:::

World
國際

台灣的阮劇團也參與此屆紀錄劇場節,並演出《FW:家的妄想》。
香港

第3屆紀錄劇場節聚焦華文地區,交流連結社會與戲劇

紀錄劇場作為一種結合社會議題和劇場形式的創作策略,近10多年在華文地區有不少實踐,如香港「一條褲製作」就以此為劇團發展方向,每年定期製作不同主題的作品,持續關注探討「真實」在舞台上呈現的可能性,並邀請海外專家來港交流。劇團於2017年及2019年舉辦了兩屆紀錄劇場節,疫情多少影響活動進行的計畫,當世界和社會變化更快追不上任何預期,紀錄劇場的意義就更值得思考。 第3屆紀錄劇場節剛在8月於香港舉行,以「社會的戲劇」為題,聚焦華文地區包括北京、上海、台灣、澳門、新加坡等地紀錄劇場的發展,與會者透過3天的研討會、展演、放映等活動面對面交流。「阮劇團」和「風盒子社區藝術發展協會」分別代表台灣與澳門,展演作品《FW:家的妄想》和《離下班還早車衣記》,前者以劇團發展,交織團員思考離開或留下的詰問,呼應當下離散的議題;後者則以1980年代澳門製衣業工人的勞動生命故事為主題。 研討會部分則有以不同紀錄劇場手段進行創作的藝術家經驗交流。首節先針對「紀錄劇場的定義」進行深入討論,事實上,正因各地劇場語境、文化接收和面對的群眾各異,創作策略的多元拓寬了紀錄劇場的光譜,然而彼此透過劇場讓社會被邊緣化、隱形的聲音得以被聽到,肯定共同的願景。不過,什麼是「真實」及與劇場「虛構」的矛盾,創作時面對的道德問題和立場的拿捏也難以清楚梳理。有與會者提出,如果「真實」無法被呈現,那麼創作者消費了議題和受訪者,又是否真的改變了什麼?而當觀眾抽離地觀看,但真正遭逢問題的人根本難以接近藝術,創作者又能否拉近不同族群的距離?這些都值得繼續思考,特別是當世界愈見紛亂之時。

文字|陳國慧
第355期 / 2023年09月號
上海

《劇院魅影》40場狂攬4,900萬,音樂劇進入3.0時代?!

整個夏季,中國演藝市場似乎進入了瘋狂的報復性消費狀態,各大演出場館迎來了疫情後最洶湧的觀演人潮。雖然北京、上海等城市街頭觸目可及坐飛機、坐高鐵,拖著行李箱來看戲的觀眾,但真正能稱得上是2023年現象級舞台劇作品的,只有上海文廣演藝集團、英國真正好集團聯合製作的中文版《劇院魅影》(台譯《歌劇魅影》)。 自5月初開始,《劇院魅影》中文版在上海大劇院全球首演。34天40場演出總票房斬獲4,850萬元人民幣,平均單場票房超過120萬元。隨後從6、7、8月起,分別於深圳、廣州等地開啟全國巡演,票房也迅疾一售而空;而10月北京站剛開出場次,出票率已超過5成。這一業績已把同樣一票難求的北京國家話劇院的經典劇碼《大宅門》、江蘇大劇院的舞劇《紅樓夢》等遠遠甩在後面了。 值得注意的是,《劇院魅影》中文版最大的購票觀眾來自平時並不太進劇場的人群,年齡集中在18至45歲,他們一年未必會看兩三次戲,但這次購票的最大動力則來自《劇院魅影》IP本身的魅力。這也就意味著,一個成熟產業化的經典音樂劇IP的確會帶動更多音樂劇之外的觀眾進入劇場,而更為重要的是,這樣龐大的音樂劇市場也必然會給當地的音樂劇人才庫帶來升級。因此《劇院魅影》中文版的出品人馬晨騁認為:《劇院魅影》中文版的成功上演和它所帶來的轟動效應,標誌著中國的音樂劇產業從原版引進、中文版製作到產業化,已完成三步跨越,將開始進入了3.0時代。不過,清醒的學界人士提示,他們真正需要面對的考驗是:3.0時代是否還能延續「魅影」的熱度?市場的下一波高潮是否能如此輕易捕捉?!仍有待觀察。

文字|李翠芝
第355期 / 2023年09月號
橫濱

接棒梅田宏明,小㞍健太接任第2屆橫濱紅磚倉庫駐館編舞家

由橫濱市藝術文化振興財團所營運的橫濱紅磚倉庫1號館,自2002年開館以來,就致力於改善舞蹈工作者的環境、推出不同跨域表演藝術結合的作品,儼然已成為日本現代舞蹈的重要推手。同時,透過主辦「橫濱舞蹈節」、參與「HOTPOT 東亞洲舞蹈平台」等方式,逐年拓展日本舞蹈的國際連結。 自2022年4月,橫濱紅磚倉庫1號館開始導入獨特的編舞家制度,與首屆駐館編舞家梅田宏明合作,結合橫濱在地的企業、大學、文化設施與社區中心進行各種演出與推廣活動。第2屆(2024年4月至2026年3月)自今年3月起進行公開徵件,由小㞍健太(Kenta Kojiri)從31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成為下一任駐館編舞家。橫濱紅磚倉庫1號館表示,今年的審查考量創意、執行力、影響力、社會性、地域性和國際性等6個面向,並且參考藝術家至今為止在國際與橫濱在地的創作活動而選出。 小㞍健太自1999年至歐洲發展,曾參與多位國際知名芭蕾舞團與編舞家作品。在2010年起往返日本、荷蘭以自由舞蹈工作者進行活動,探討在舞蹈中身體的存在方式,廣泛參與芭蕾、歌劇、音樂劇、花式滑冰等作品。2024年4月開始,小㞍健太將以橫濱作為據點,策劃相關的演出活動,以增加參與對話的機會,來強化橫濱地方的文化設施與地區居民的合作關係。

文字|新田幸生
第355期 / 2023年09月號
首爾

錄音室系列展演「 EARS-UP 」睽違5年再出發

由創作歌手崔高銀(Gonne Choi)企劃的系列展演「EARS-UP」始於 2016 年,在藝文人士匯集的弘大一帶舉辦不定期公演。演出有別於一般展演,特地選在具有小型開放空間的錄音室舉辦,讓聽眾在錄音室特有的氛圍中,更專注於聽覺的體驗。「EARS-UP」系列展演開辦以來,邀請過如獨立樂團 SE SO NEON、爵士鋼琴家尹石哲(Yun Seok Cheol)、民謠創作歌手金四月(Kim Sawol)等音樂人共襄盛舉,演出風格及內容多元。 歷經疫情後的停擺,時隔5年,「EARS-UP」終於迎來第2季的首演。場地由原本座落於延禧洞的 Studio LOG 錄音室移師至上水洞的新興複合式錄音暨展演空間「河鹿特攻隊」(Gorani Raiders; 고라니 특공대)。第2季的節目除了維持「在錄音室與多姿多彩的音樂相遇」的基調,更與觀眾相約「我們會更加留心聆聽」。崔高銀表示「希望抽出時間來到現場的觀眾們,在短暫駐留於這個時空的當下,一同豎起腰桿和耳朵,將專注的頻率校準於音樂和音樂家們帶來的故事內容上」。 第2季的首演由崔高銀領銜其樂團作為號召重新出發的上陣先鋒,並與 2022 年大鐘獎最佳紀錄片主角現代舞蹈家毛魚(More)攜手,重現去年共同合作的跨界劇目《今生是主觀題》(이번 생은 주관식입니다)的精采片段。第2季節目目前共規劃5場,於今年7月至11月間陸續登場。

文字|許景涵
第355期 / 2023年09月號
紐約

疫後衝擊爆發,許多劇團及場館裁員、減少演出

2008年的金融海嘯給美國古典樂壇帶來一波盤整,COVID-19看來對劇場界也有同樣的衝擊。過去幾個月來,全美各地不斷傳出劇團及場館裁員和減少演出的消息,讓人驚覺,疫情之後的復甦,其實才是痛苦的開始。 布魯克林音樂學院裁員13%,今年秋天的「下一波藝術節」只有7檔節目(2019年有16檔);公共劇院(The Public Theater)取消Under The Radar Festival,裁員19%;The Shed年度預算也刪節了裁一半;Signature劇院取消秋季演出;肯塔基州的Humana戲劇節結束;洛杉磯Mark Taper劇場和芝加哥Lookingglass劇團暫停;奧瑞岡的莎士比亞藝術節新季只有5個製作(2019季有11個)。上面這都還只是有全國知名度的,其他地區性的團體就更多了。據《美國戲劇》雜誌調查有40個劇團熄燈,《紐約時報》則統計出有72個最大的非營利劇團演出總量減少二成。 劇場界的難關有些原因是眾所皆知的,像是人事及製作成本增加,對藝術的慈善捐款減少,傳統上最穩固的購票觀眾(Subscribers)人數下降,愈來愈容易取得的家庭娛樂(如串流平台和電玩)降低人出門的意願,占劇場觀眾大宗的銀髮族對密閉場所的恐懼等。有些原因則似乎自相矛盾,例如有的劇團說觀眾只想看輕鬆的、喜劇的、熟悉的劇碼,有的劇團則是說新創的、多元文化、有社會批判意識的戲才造成話題引人上門。 不過大部分人都同意,疫情或許有雪上加霜的效果,但並非打擊劇場的主因,這些問題早就存在,只是在隔離期間,演出停擺,成本大大減輕,加上政府的援助,讓財務炸彈延遲引爆。現在因為要「恢復正常的運作」,才不得不面對。

文字|謝朝宗
第355期 / 2023年09月號
法蘭克福、奧芬巴赫

首度由非歐裔策展人領軍,世界劇場藝術節切換「世界」各的種可能

7月中甫落幕的「世界劇場藝術節」(Theater der Welt)由「ITI德國國際劇場組織」(Internationales Theaterinstitut Deutschland)發起,自70年代後期開始,每3年舉辦一次,每次挑選一個德國境內城市舉行,邀請不同合作單位與策展人策劃,期望藉此激盪、發展出截然不同的劇場美學,同時汲取世界的養分。今年首次同時在法蘭克福、奧芬巴赫兩城舉辦,也是首次由非歐裔的策展人主持。來自日本的相馬千秋擔任本屆節目總監,她提出4項策展理念:一、「世界」應是複數的,建議以多元視角思考世界,近一步包容廣義上所有的人類、生物與非生物;二、提出「孵化主義」概念,來自於疫情期間,等待與未知的狀態,給予「空白」與「未知」新的空間與可能性;三、通過虛擬現實擴展劇場的可能,積極支持不受傳統戲劇觀念束縛的跨學科工作和藝術實驗;四、沿著地理上的河道而行,連結起兩個相鄰的主辦城市。 在常規的劇場演出外,應用藝術博物館被打造成「孵化艙」,3層樓建築展示了一系列互動式VR作品,而泰國影像藝術家阿比查邦(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s)的《與太陽的對話》影像裝置,則是另闢展區獨立展出。另台灣藝術家許哲瑜、戲劇構作陳佾均及文本寫作陳琬尹合作的《動物園假說》也由藝術節委託製作,於莫索頓藝術中心(Knstlerhaus Mousonturm)呈現。 由各大媒體劇評可以看出,本屆節目中,前衛的亞洲藝術家作品、新移民世代跨文化的混合美學,甚或挑釁的極端美學,的確挑戰傳統德語區觀眾的觀戲經驗。 下一屆2026年世界劇場藝術節將在德國薩克森邦第3大城開姆尼茨(Chemnitz)舉辦,該城也獲選為2025年歐洲文化之都,將由開姆尼茨市立劇院、布魯塞爾The Festival Academy及歐洲文化之都主辦單位聯合策畫,回歸到歐洲文化脈絡的思維,可預見3年後又會是一次截然不同藝術觀點的排列組合。

文字|陳成婷
第355期 / 2023年09月號
曼谷

走過疫情,「國際劇評人協會泰國舞蹈和劇場獎」再度舉辦

泰國從2013年開始加入國際劇評人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heatre Critics, IATC),每年都會舉辦國際劇評人協會泰國舞蹈和劇場獎(IATC Thailand Dance and Theatre Awards),以表彰泰國表演藝術工作者的表現。 但2020年初COVID-19疫情爆發,泰國過去3年在封鎖與開放政策之間來來回回,劇場界也苦苦掙扎,歷經3年疫情,今年國際劇評人協會泰國舞蹈和劇場獎終於再度舉行,但由於泰國疫情在4月潑水節之後又有延燒趨勢,因此5月初的頒獎典禮改為在線上進行,入圍的作品必須介於2020年到2022年間發表,而且在線上發表的作品不能入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有多部入圍作品參加了過去3年曼谷藝術與文化中心(Bangkok Art and Culture Centre)主持的表演藝術計畫(Performative Art Projects),顯見這項計畫對於栽培泰國劇場界人才以及維持劇場界的興盛具有重要的貢獻。評審團每年都會頒發終身成就獎給一位具代表性的人物,表彰這位人物在泰國當代舞蹈和劇場界的貢獻,過去曾有2位得獎者後來獲得了泰國文化部頒發的國家文藝獎殊榮。 今年的終身成就獎頒給泰國第一位劇場顧問,在劇場界人稱Pom老師的拉莎米(Rassami Paoluengtong)。拉莎米是28劇場(Theatre 28 )的共同創辦人,在泰國劇場界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曾製作出多部知名作品如《Galileo》、《Man of La Mancha》以及《The Visit》。

文字|呂小珊
第354期 / 2023年07月號
檳城

喬治市藝術節7月中啟動,與台灣、澳洲文化交流

第14屆「喬治市藝術節」(George Town Festival)再度掀動7月的檳城舞台,在州內超過20個場地舉辦50多項節目。為了促進國際藝術交流,主辦當局與駐馬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合作,引進兩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歌手桑布伊,以及榮獲台灣國家文藝獎的原住民編舞家布拉瑞揚,共同帶來結合音樂與舞蹈的《得力量X路呐》。演出先由桑布伊的演唱會開場,透過自然的歌聲與台灣原住民文化進行心靈對話;接著由布拉瑞揚的舞團運用身體的力與美,探討個人的身分認同與文化傳承。這是今年「島嶼島」系列的重頭戲,該系列作為台灣與檳城這兩座島嶼的文化交流平台,已經連續第5年入選藝術節。 藝術節今年也特別與澳洲高級專員公署合作,慶祝喬治市與阿德萊德締交姐妹城市50周年,在檳城升旗山頂帶來「The Senses」音樂會,演出嘉賓包括來自澳洲的音樂人Frank Yamma和David Bridie,在熱帶雨林的環繞下感受大自然的共鳴。 為期16天的喬治市藝術節橫跨7月,7月15日在前大華戲院改造的Majestic Hall舉行開幕儀式,並於30日在世界文化遺產核心區的土庫街以《城市之光》閉幕,屆時將結合光雕投影、音樂演出、數碼裝置藝術、蠟染時裝展等活動。本屆藝術節有七成活動屬於免費參與性質,其餘售票演出包括兒童劇《我的醜醜鴨》、資深劇作家廖培珍最新創作獨角戲《美麗世界拜金女》、人文藝術分享活動《曇花堂:非典型之旅》、結合傳統布袋戲與日本偶戲的《西遊後傳:鬼婆の愛》、以及本土舞蹈家Aida Redza監製的多元舞蹈演出《bhumiMata》。

文字|陳偉光
第354期 / 2023年07月號
新加坡

跨藝術媒介演出頻仍,打開包容的視野

5月至6月,新加坡國際藝術節(SIFA)再次登場,藝術節總監Natalie Hennedige負責2022年至2024年3屆藝術節,這為期3年的主題為「表演的解剖學」,今年的副標題為「Some People」(一些人),推出了4部委約新作品,以及11個國際演出。 有趣的是,一些劇評質疑今年的藝術節作品是否過於「高檔」,另外也有劇評提出這屆藝術節的作品是否「過分自省╱自我中心」。有不同觀點與評論總是好事,本地報章也特別做了一篇訪問,專訪第一次參與藝術節的觀眾,觀眾年齡從13歲至72歲,對於許多跨藝術媒介的作品,都顯得很包容、很好奇。參與藝術,無須勇氣,只求包容、好奇的心。 另外,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一年一度的「華彩2023」也在5月至6月間展開,其中除了舞台劇表演,也有舞蹈、音樂會、特展和電視節。今年的主題為「華麗重現,代代精彩」,著重跨界合作的作品,例如南華潮劇社(推廣潮劇的社團)首次嘗試創作現代音樂劇《戲誰先說》;鼎藝團的《繡藝.留香》結合華樂室內樂與新加坡正在消逝中的手工藝(刺繡及大柱香製作);䪭樂房的《今後》結合阮演奏和婆羅多舞,呈現原創音樂劇。而本地劇團TOY肥料廠的原創劇《告訴陽光》,則講述本地南洋大學60年代的詩樂歷史,也是首次呈現南大詩樂的舞台劇,意義非凡。 自2021年以來,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的「華彩」系列向來為觀眾帶來跨藝術媒介的演出作品,雖然以推廣華語為主,卻常常能看到華語、英語和各種方言的身影,在愈來愈少年輕人使用華語的新加坡語境下,「華彩」何嘗不是一道勇敢美麗的風景。

文字|梁海彬
第354期 / 2023年07月號
香港

從上海到香港與世界,潘迪華藏品閃亮展出

南豐紗廠見證香港製衣業的全盛期,近年活化成為文創和保育的地標,加上寵物友善的環境吸引很多年輕人週末前往聚集,也經常有不少策劃獨特的文化活動,最近開幕的「她能在黑夜,給我太陽獻給潘迪華」展覽就是一個很有意思的項目。 在展覽文案中,本名潘宛卿的潘迪華被譽為「一位香港跨領域的文化拓荒者,涉足娛樂、音樂與藝術」,來自上海的她在東西文化的交織下成長,南來香港後,她更進一步邁向世界的平台。精通不同語言的潘迪華遊歷多國演唱,音樂事業在1950至1960年代開始蜚聲國際,且是香港第一位與英國EMI簽約的歌手;其後加入電視和電影界發展。1963年香港大會堂成立一週年,爵士巨星Louis Armstrong來港演唱,她就是當晚的表演嘉賓。 這次展覽的物件和文獻絕大部分來自潘迪華個人珍藏,很多珍貴藏品都保存得很好,光照片就超過萬張,由策展團隊精選不同時期的潘迪華──從兒時到少女,從日常到華麗,從生活到舞台──讓觀眾進一步認識這位劃時代跨領域的文化人物。她特別鍾愛的旗袍和其他時尚服飾亦有不少照片或實物的展示,側見60年時尚潮流的變化,亦見證香港華洋文化交匯的獨特性。其中一個展區聚焦在香港第一齣原創音樂劇《白孃孃》(1972),潘迪華是製作人和表演者。這改編自《白蛇傳》的作品由盧景文執導,顧嘉煇作曲,是當時潘和顧在海外觀賞眾多音樂劇後,期望在香港打造原創音樂劇的重要里程碑。此次展出《白孃孃》創作的文獻、手稿、戲服等等,由潘迪華完好收藏足見此劇對藝術家的重要意義。展場也展示了不少當時的藝評報導,此劇的前衛與實驗性並不受當時的觀眾歡迎,讓製作人損失不少,但卻為香港音樂劇創作帶來開拓性意義,歌曲〈愛你變成害你〉也廣為流傳。

文字|陳國慧
第354期 / 2023年07月號
澳門

舊法院黑盒劇場熄燈告別,新黑盒劇場即將啟用

疫後澳門劇場發展看似恢復正常,然而表演場地卻將迎來一場大變動。近10年來澳門本地劇場發展重地南灣舊法院黑盒劇場於今年6月停止運作,另一方面,澳門文化中心旁邊新建的黑盒劇場則將開始啟用。 位於南灣大馬路459號的前澳門初級法院,自2003年空置後,政府原意改建為新中央圖書館,但因各種問題一直無法成事。2011年起,文化局將這座原建於1951年的受保護文物逐步開放為展覽場地及黑盒劇場,並於2014年正式將二樓的法庭空間改建為設備相對專業的黑盒劇場,供民間團體免費借用,成為澳門史上第一個由官方建立的黑盒劇場。由於免費、運作具彈性、位於市中心,開放借用以來一直受到澳門劇場團體的歡迎,10多年來在這裡發表了近千場演出,成為熱門的澳門文化地標。2020年8月,澳門政府突然將原改建中央圖書館的計畫剎停,並宣布將舊法院交回司法機關使用。 澳門第一個官辦黑盒劇場於今年6月中旬正式落幕,值得一提的是在這裡舉辦的最後一個活動,並非任何現場演出,而是部分場景於這個劇場拍攝的澳門電影《海鷗來過的房間》,以舊法院的影像來跟舊法院告別。 而澳門文化中心旁邊的新建劇場,從公共建設局的網頁中得知,其全名為「澳門文化中心黑盒子劇院」,占地面積約2,230平方米,設有供彩排與小型展演的多功能室,以及兩個分別可容納140位及160位觀眾的小型劇場,根據官方公布,建築物於去年第3季已竣工,然而該「劇院」的內部設計、管理方式,正式開幕日期等,至截稿前仍尚未對外進一步透露。

文字|莫兆忠
第354期 / 2023年07月號
北京

阿那亞戲劇節熱鬧舉辦,突顯戲劇圈的「孟京輝現象」

由孟京輝、章子怡和陳明昊創立的「阿那亞戲劇節」,今年的海報以海浪為意象,定出「呼喊與細語」主題,於6月15日至25日舉行。今年共有38部國內外戲劇作品,演出110場,其中14 部來自德國、法國、義大利、比利時、日本、匈牙利等12國的作品都是首次在中國演出。除了演出,今年的戲劇節新設了暢所欲言的單元「青年導演峰會」,以主旨演講、主題論壇、青年辯論與無邊界對話4個板塊組成,其中主題論壇的兩個題目「成為職業創作者從校園/民間出發」和「中國青年戲劇發展之路代際、身分與創作立場」彰顯了目前戲劇圈創作力困窘的現狀,需以各種手段激勵年輕一代的創作者投入。 孟京輝主導的北京青年戲劇節曾被譽為培育當今重要導演及創作者的重要平台,而在孟京輝2016年確立為烏鎮戲劇節常任藝術總監後,整個中國戲劇圈基本上成了兩極之象,一是國有院團保守傳統的話劇,二就是「孟京輝現象」。孟京輝幾乎無處不在,除了在北京、上海和杭州三個專屬劇場外,他還在北京、烏鎮、阿那亞、杭州、深圳、成都等地主持戲劇節,手握大批資源,也需要源源不絕的內容,希望有自己創作空間且不願受體制約束的年輕創作者自然向孟京輝靠近,形成了「孟京輝現象」。 疫情後,表演藝術市場看似即將復甦的當下,「孟京輝現象」至少為中國戲劇創作保留了較大的空間,且為有心投入的年輕創作者提供了展現能力的平台,與別的表演藝術比起來,戲劇確實比較可以期待。但「孟京輝現象」背靠的仍是國家資源,很容易成為體制外的另一個體制,歸根結柢,思考如何建構一種健康的、有著自然生長力的戲劇生態才是長久之計。

文字|王泊
第354期 / 2023年07月號
東京

表演者要求政府整備法案,避免AI威脅生存與技術傳承

當以AI創作的作品獲得各式獎項優勝時,關於「什麼是藝術的本質」掀起了一波新的討論,更引發相關從業人員的不安。以自由接案的演員與音樂人所組成的日本藝能從事者協會,就在5月份向日本文化廳提交了一份請求書,表示人工智能(AI)可能會導致表演藝術從業人員失去工作,要求政府立法改善。 他們主張法律必須明確規定關於表演者樣貌、聲音與動作的相關權利,並給予特別保護。同時,也強調透過AI所生成的數據必須要回饋給表演者作為報酬。在記者會上,有演員表示僅僅幾天的拍攝就能透過掃描將身體的形象與動作建檔,不禁擔心未來市場需求的減少。特技演員則指出,若未來表演工作被AI給取代,就無法進行人與人之間技術的傳承。另外,也有人認為將會造成演出費用降低、表演數據被任意使用等問題。 此外,今年3月份日本音樂著作權協會(JASRAC)也邀請音樂創作者與律師,舉辦了以AI生成音樂和著作權為主題的研討會,引起了業內人士高度的關注與討論。但是,這樣的擔心絕非僅限於表演藝術領域中,今年6月針對全日本20至69歲人口所進行的調查裡(註),也發現高達六成以上的人認為會對工作產生影響、約四成的人對AI未來的介入感到不安。當AI科技日益進展的同時,創作者、使用者與法律的關係該如何與時俱進,已是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 註:資料引用自Cross Marketing公司所實施之調查報告。

文字|新田幸生
第354期 / 2023年07月號
首爾

K-MUSICAL MARKET 擴大舉辦,引領韓國原創音樂劇進軍海外

由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和藝術經營支援中心(Korea Arts Management Service)主辦的「K-MUSICAL MARKET」,是韓國國內第一個聚集國內外音樂劇專業人士與投資者的專門展會,自 2021 年起引領韓國原創音樂劇面向國際市場,在劇作授權、招募商業投資等方面成果顯著。 邁入第3屆的「K-MUSICAL MARKET」今年於6月27日至7月1日舉行,以開發新投資契機為目標,向國內外音樂劇製作公司和創投公司廣發邀請,透過事前公開徵選,選出 15 部重點推廣作品及《The Last Man》、《紅蓮》、《L'art Reste》、《Ludwig: Beethoven the Piano》共 4 部公開展演作品。與往年不同的是,本屆入選參展作品除了可獲得後續海外宣傳支援,亦將於今年10月及12月分別在美國百老匯和日本東京舉辦的特別展會登場。 本屆展會除了公開展演以外,主辦單位也廣邀來自美國、英國、中國及日本的音樂劇製作團隊、劇場相關人士、演出製作人等 16 名業界專家抵韓,針對疫情後全球音樂劇市場動向、演出市場數據整合案例、設立音樂劇專屬創投基金、演出著作權相關法律知識等主題,一同探索韓國國產音樂劇進軍國際的可能性。 在展會期間,為了促進更具深度的業界交流,主辦單位也為音樂劇製作公司、創投公司及劇場相關人士安排300場以上的一對一商務會議。此外,非業界人士也可以透過官方網站預約觀賞本屆參演的音樂劇,提供一般民眾共襄盛舉的機會。

文字|許景涵
第354期 / 2023年07月號
倫敦

奧斯卡得主丹尼爾.卡盧亞將任「圓屋」表演藝術中心聯合總監

位於倫敦北邊肯頓區(Camden) 的「圓屋」表演藝術中心(Roundhouse)於6月宣布演員丹尼爾.卡盧亞(Daniel Kaluuya)將成為他們的聯合藝術總監(associate artistic director)。卡盧亞最為人知的電影作品包括《逃出絕命鎮》與《猶大與黑色彌賽亞》(於 2021 年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卡盧亞正是在肯頓區長大,他人生中的第一堂表演課就發生在圓屋表演藝術中心。 圓屋表演藝術中心是一個綜合表演空間,其主舞台為大型音樂劇、演唱會、音樂表演的空間,而其小劇場則是各種新舊戲劇展演的舞台。卡盧亞被任命為聯合藝術總監後的首要任務,就是於院內創辦名為「59 中心」(center 59) 的青年劇團,協助 13 至 25 歲志在成為演員的年輕人,提供每小時最高 2 英鎊的表演課程,提供年輕人創作與發展才華的空間。「59 中心」不僅培養年輕人的表演技藝,更將確保中心與英國表演藝術產業的連結,幫助年輕演員建立工作網絡。 卡盧亞認為,為下一代打造一個堅固的平台是維持產業活力的關鍵,他表示:「20年前我就來圓屋上過表演課,因此能回到這個社區與圓屋一起為表演藝術發展做出些貢獻,我覺得非常有意義。」 圓屋的首席執行官 CEO 兼藝術總監戴維(Marcus Davey)很歡迎卡盧亞回到圓屋與他一起工作,對此他也感到很榮幸。戴維說:「從丹尼爾10幾歲時來到這裡,我們就看著他努力耕耘,逐漸成為一個英國家喻戶曉的演員,再讓世界都知道這個名字。」戴維以卡盧亞為例,告訴大家當年輕人有空間和機會得以表現自己與發展他們的創造力時,他們可以走很遠,成為有影響力的人,因此與卡盧亞一起在圓屋創造這個青年劇團是很重要的任務。

文字|林大貂
第354期 / 2023年07月號
里昂

劇院補助遭刪,經濟危機波及「文化分權」政策

受COVID-19疫情與烏俄戰爭影響,通貨膨漲、能源價格高漲衝擊法國表演藝術界,加上右傾政客刪減文化補助,使劇場人陷入存亡之秋.這場危機讓業界人士開始反省「文化免議」的原則是否造成作品過度生產?從1950年代開始推行的「文化分權」(dcentralisation culturelle)政策是否面臨僵局? 4月底,奧羅阿大區(Auvergne-Rhne-Alpes)文化委員會以「溝通不良」為由,刪除「新世代劇院」(Thtre Nouvelle Gnration)的年度補助,讓這座42年來致力發展青少年劇場的里昂戲劇中心陷入財務危機.這場風波其實源自劇院總監Joris Mathieu,他公開批評當地右派政府以恐怖手段干預文化事務:缺乏專業協商、以區域平衡為藉口任意刪減補助金、文化預算分配不符合人口比例等。此舉重挫法國引以為傲的文化分權政策,使劇場成為政府節省預算的刀俎。 事實上,新世代劇院並非唯一的受害者,里昂歌劇院和民眾劇院(Thtre National Populaire de Villeurbanne)的補助款也遭刪減,使兩個國立場館不得不樽節營運,被迫暫時閉館或取消演出。據民眾劇院副總監Florence Guinard表示,當前的窘境讓所有人必須面對公立劇場發展的僵局,它為何如同私立劇院,要承擔盈利、效率、明星化的問題?我們該如何實踐它服務民眾的價值? 目前,法國表演藝術界面臨產量過剩的難題。根據統計,2019年文化部委託的700齣舞蹈創作,有24%只演過一次,而2.3%才能巡演超過5年。市場萎縮、補助樽節等問題讓各大場館必須放棄獨家製作的專利,採取共製、「健康負成長」的永續經營模式.藝術家也必須思索如何拉長時間,創作出精緻且優良的小型作品,而非一味地貪圖炫目且燒錢的大型製作。

文字|王世偉
第354期 / 2023年07月號
法蘭克福

法蘭克福戲劇院宣布,下個劇季將全由女導演執導主要製作

法蘭克福戲劇院(Schauspiel Frankfurt)於5月中正式宣布,2023/24劇季的主舞台製作將全部由女導演執導(100 % Frauenquote),藝術總監安塞爾姆.韋柏 (Anselm Weber)表示,這是基於多年來共同經營出來的良好工作關係,戲劇院與多位女導演合作的成果斐然才有的決議,不希望被貼上任何意識形態標籤,當然也並非要刻意排斥男性導演。這樣的決策非德國首例:2018年時,卡斯魯爾市立劇院(Staatstheater Karlsruhe)曾為改革當時內部性別比嚴重失衡、時有性騷擾訴訟的狀況,由同為女性且位居行政高層的導演安娜.柏格曼(Anna Bergmann)強力推行100%女導演保障名額,成功引起關注並成為仿效對象。其後「戲劇盛會」也自2020年起持續每年50%女性創作者與團隊入選保障名額,並計畫施行至2024年。 二戰後重建的法蘭克福戲劇院,現址位於歐元塔(Eurotower,前歐洲中央銀行所在地)正對面,向來是德西地區重要的戲劇場館。6年前,該場館曾因整個劇季幾乎只由男性導演主持大型製作,且女性藝術家與工作人員薪資遠低於男性,同工不同酬的現象為人詬病,被劇場評論平台「夜間評論」(nachtkritik.de)大幅報導,引起輿論非議。爾後幾年,戲劇院便著重經營並挖掘具備大型劇場製作經驗和能力的女性導演,並建立長期合作關係。上述政策發布同時,法蘭克福戲劇院也列出下一季合作的導演名單,2023年有聞名於歐陸的克勞迪婭.鮑爾(Claudia Bauer),將推出改編自布紐爾電影的新劇;生於斯洛維尼亞,也在今年戲劇盛會10選名單中的馬泰亞.科列茲尼克(Mateja Koležnik)帶來莫里哀喜劇《守財奴》;以親子劇場知名的克里斯蒂娜.拉斯特(Christina Rast)重新詮釋經典德國童話《默默》;此外還有青年導演潔西卡.格勞斯 (Jessica Glause)改編伍爾芙的《奧蘭多》及約翰娜.韋納(Johanna Wehner)的《德古拉》。

文字|陳成婷
第354期 / 2023年07月號
紐約

舞台劇《排除》描繪好萊塢對華裔歷史的曲解

隨著電影《媽的多重宇宙》拿下多項奧斯卡大獎,Disney+強力推銷改編自華裔作家楊謹倫的《American Born Chinese》(楊紫瓊和關繼威也擔任要角),美國華裔似乎成為影劇圈的新寵。但華府Arena Stage上演的舞台劇《排除》(Exclusion)顯示,美國百年來的排華歧華意識並沒有消失,只是潛藏起來,當與「(白人)美國」的利益衝突時,又會浮現。 《排除》的中心人物是一個叫Katie的華裔歷史學家,她的美國排華法(Chinese Exclusion Act)歷史書被好萊塢相中,要拍成電視劇,然而在改寫的過程中,她發現與歷史相對應的部分被不斷改掉,像是華工被白人吊死,女裁縫的角色變成妓女,受壓迫的中醫師變成身懷武功絕技的復仇者等。當她質疑這與事實不合時,她的白人製作人只是不斷提醒她,這是電視,觀眾要看的不是「歷史的真實」,而是「情緒的事實」。 《排除》的劇作家Kenneth Lin自2007年以來已經有近10部舞台劇在全美演出過,正與作曲家Jason Robert Brown合作《霸王別姬》的音樂劇版。但就像許多劇場工作者,他也寫電視電影劇本,在Netflix熱門劇《紙牌屋》當過編劇,對好萊塢並不陌生。他的舞台作品《Warrior》、《Kleptocracy》都有政治的背景,《紙牌屋》尤其是講政壇的風雲詭譎,但《排除》的重心不是政治,而是好萊塢娛樂工業的公式化、膚淺化、利益至上的原則。因為走的是情境喜劇的風格,有些議題不能談得太深,白人製作人的角色刻畫說得好聽,做是另一套也有些落入陳套,但好萊塢乃至美國社會對華裔歷史的片面認識及曲解,擇其對己有利者所用的態度,仍相當清楚地呈現出來。

文字|謝朝宗
第354期 / 2023年07月號
檳城

詩人「假牙」詩集《我的青春小鳥》再度改編,上演「資深演員」版

馬來西亞著名詩人假牙(陳文瑞)的詩集《我的青春小鳥》自2005年上市以來,其鬼馬幽默和天馬行空的文字席捲文壇,先後在馬來西亞、台灣和中國等地多次再版。2018年時,旅居台灣20多年的劇場導演莊雄偉在閱讀詩集後深受打動,決定接受剃刀實驗劇場的邀請,回到家鄉檳城執導一部改編自假牙詩集的肢體劇《末日青春》,以詩句結合肢體的演出形式,把假牙32首詩作搬上黑箱劇場,一舉榮獲ASLI戲劇聯盟第16屆「戲炬獎」年度最佳戲劇和最佳改編劇本,以及第17屆BOH Cameronian Arts Awards劇場組最佳燈光設計。 當年由於屬意的中生代演員配合不到檔期,劇組重新招募的都是新生代演員,導演為了配合年輕人的狀態,把演出主題調整為「正值青春」,才有了《末日青春》的誕生。經過5年的沉澱,莊雄偉意猶未盡,決心重啟當年最早設定的演出版本,再度與剃刀實驗劇場合作,起用8位擁有20、30年經驗的資深演員,共同打造以「回顧青春」為主題的全新演出《我的末日青春小鳥》。有別於之前的版本,導演大膽採用現場樂隊伴奏的方式,與檳城著名獨立音樂廠牌「活聲聲音樂文化」的樂團合作,為假牙詩句譜曲,讓演員親自演唱,給觀眾帶來「拉闊版」(Live)的全新體驗。 劇組不惜工本,把檳城地下音樂基地Soundmaker Studio從黑箱改裝成酒吧,讓觀眾在裡面飲食、拍照、喧嘩、跳舞,隨著詩句和演員的流動,一起體驗前所未有的沉浸式演出。《我的末日青春小鳥》最終演出10場連連爆滿,刷新檳城中文劇場的演出紀錄。

文字|陳偉光
第353期 / 2023年05月號
曼谷

泰國電影「金天鵝獎」更改參賽規定引發影人抗議

泰國電影界最知名也最具權威的「金天鵝獎」(Suphannahong National Film Awards)今年邁入第31屆,這個獎項由泰國文化部和泰國國家電影和內容協會聯合會(National Federation of Motion Pictures and Contents Association)頒發,台灣人熟知的電影《薩滿》(The Medium)就橫掃了2022年的金天鵝獎。 但3月下旬泰國電影界掀起一股抵制金天鵝獎的風潮,許多電影從業人員在社群媒體上以「#抵制金天鵝獎」的hashtag表態,起因是泰國國家電影和內容協會聯合會頒布3項新規定,包括參賽的影片必須在戲院上映,如果只有在串流平台無法參展;影片必須要在泰國至少5個區域上映,或是在5大城市曼谷、清邁、春武里、府、呵叻府及洛坤府上映;至少5萬人次在電影上映期間到電影院買票觀看電影。 開出這樣的條件,幾乎等於宣判獨立電影無法參賽,就連曾在2022年入圍威尼斯影展地平線單元最佳影片的《光陰解剖學》(Anatomy of Time)也無法參賽。另外還有人質疑,這些條件是否在獨厚泰國兩大電影院通路Major Cineplex和SF Cinemas,因為電影必須要在戲院上映的話,就必須要經過這兩大通路同意。 《光陰解剖學》的導演薩拉伍(Sarawut Kaewnamyen)就在社群媒體上發文表示:「難道只是因為我們製作預算不高,且沒有財力負擔在大型電影院通路上映,才無法參賽嗎?」泰國國家電影和內容協會聯合會副會長阿迪薩(Adisak Limparungpatanakij)為了抗議這些規定已經辭職。 經過連日來的延燒,國家電影和內容協會聯合會緊急在3月31日發布新規定,電影只要在2022年1月到12月之間完成且在戲院或其他平台上映至少7天,片長超過60分鐘就可以參賽。

文字|呂小珊
第353期 / 2023年05月號
新加坡

濱海藝術中心培育新創,酷兒製作為弱勢療傷

濱海藝術中心今年落實了3項嶄新培育計畫,分別是「華藝醞釀場」、「PLAYlab」、「TRIP」,為本地藝術工作者提供資源進行實驗與創作。 「華藝醞釀場」邀請兩位經驗豐富的劇場人分別進行創作。他們利用中心的排練及演出場地,在今年2月各自邀請觀眾觀賞他們的「過程展現」,並交流反饋。「PLAYlab」則公開邀請藝術工作者為兒童觀眾創作戲劇表演,今年3月,獲選的5組藝術工作者們在中心提供的表演場地裡呈現演出。演出之後,所有創作者也與藝術中心進行了匯報和反饋。「TRIP」是培育新晉導演的平台,通過公開招募的方式,選出兩名年輕導演,讓她們在藝術中心旗下的常年節目系列「The Studios」中執導創作。「TRIP」為期兩年,新導演有機會向3位資深導演定期進行諮詢會學習,今年4月份,她們都各自呈現了執導作品。 另一方面,自今年初,本地劇場陸續呈現了3部探討酷兒議題的演出。1月份於M1藝穗節呈現的《Never The Bride》探索新加坡男同志婚姻的各種可能性;戲劇盒於3月份呈現《色染雲朵時》,這部引錄劇場(verbatim theatre)(編按)作品探討年長酷兒群體所面對的創傷與困境。必要劇場也在3月份呈現《Old Gaze》,這是該團酷兒系列三部曲的最終版,劇團以荒誕喜劇形式探索年長酷兒在新世代所面對的掙扎。自去年新加坡廢除377A條文,男性之間的性行為不再被視為刑事罪行以後,藝術工作者們不約而同地在創作中回應這項決定,劇場向來是反映現實、提高社會意識的空間,更是為弱勢群體展開癒合過程的寶貴平台。 編按:紀錄劇場的一種,源起於英國,相較於發展較早的德國紀錄劇場,引錄劇場更著重口述語言的特性,劇中的一字一句,甚至語氣及停頓均來自錄音訪問。

文字|梁海彬
第353期 / 2023年05月號
香港

重點演出紛上陣,新任總監潘惠森為香港話劇團推出第1個劇季

隨著香港藝術節落幕,陸續有大型表演團體和主辦單位推出重點演藝項目。香港話劇團新任藝術總監潘惠森主導的第1個劇季,以其個人影像作為主視覺,強調其視野與角度如何打造藝術上的不同發展。事實上這劇季有3個劇目都是潘惠森作品,包括重新修訂其早期作品《小島芸香》的《小島.餘香》、新作《親愛的.柳如是》和《從金鐘到莫斯科》,各有特色和時代背景,充分顯示潘惠森的確是目前香港本地擅於架馭古今題材的編劇高手;至於去年因疫情未能上演全部場次的音樂劇《大狀王》將會重演。而人事的新安排中,隨著前任助理藝術總監馮蔚衡離團另覓發展(但她仍擔綱主演劇季新作《醫.道》),劇團晉升現任駐團導演方俊杰、導演/演員劉守正和邱廷輝為助理藝術總監,從1位女導演轉化為清一色男性的藝術團隊,會擦出什麼新火花?值得觀察。 西九則舉行為期4週的首屆大型舞蹈節「自由舞」,以女性舞蹈藝術家為焦點,探討當代社會議題與她們的關注,這些主題在疫情後特別值得探索。其中開幕節目《女俠傳奇》是德國編舞2人組Lisa Rykena和Carolin Jngst的作品,透過顛覆典型漫畫超級英雄形象重新思考性別。在疫情隔離期間的家中引發奇思演化為創作,是Inbal Pinto在《異想客廳》期望帶給觀眾對日常的新想像。而梅卓燕以婚嫁為題的新作《囍紅色的承諾》也是讓舞迷期待的作品。 另一方面,城市當代舞蹈團也推出了新舞季主題「熱身嘛」,讀起來與英文Its Summer呼應,貫徹了藝術總監伍宇烈的玩味特色;中英劇團新劇季則以詩人泰戈爾《飛鳥集》中的名句為題,帶出「生如夏花」的力量,亦是在疫後對生命的反思。

文字|陳國慧
第353期 / 2023年05月號
成都

「沉浸式」演出風行,首輛雙層話劇巴士開出

暮春4、5月對於江浙滬來說,是最好的演出季節之一。超會玩的上海灘率先在靜安戲劇谷推出了專屬打造的戲劇路演巴士,整個巴士就像是一個沉浸式的演出魔盒,戲劇售票亭、化妝間、舞台打卡點、戲劇小超市等應有盡有,彷彿整個戲劇現場都被裝進了巴士中。 此外,上海知名喜劇品牌「開心麻花」則與成都文旅集團、成都公車集團聯手,合力打造了全國首輛雙層話劇巴士,在成都市中心的商圈和地標景點,正式一路上線駛行。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美食+交通+話劇+旅遊」跨界融合的夜間消費新場景,整個巴士分為兩層,上層是演出空間,下層為演出後台,半封閉的演出空間能容納乘客觀眾30餘人。故事以民國時期一家麵粉廠的傳奇《撈金晚宴》為背景,乘客上車即入戲,人在車裡,車在戲裡。一路上,意外一件接著一件發生,劇情也無限反轉。在60分鐘的時間內,乘客可以吃喝玩樂,看劇觀光兩不誤。不管男女老少,都可以挑選道具、頭飾和服裝,參與到劇中並找到自己的角色。 乘坐一次話劇巴士的票價為一人118元人民幣,因為體驗新奇,營運僅半個月,話劇巴士就從每週4輛增至8輛,而週末更受年輕人歡迎。不過,因為演出空間是由普通公車改造而成,表演區域也僅是不足1公尺的狹窄過道,因此對於劇情、演員和調度的要求就很高,甚至還要考慮到時長和交通的擁堵等,出品方開心麻花承認「這樣的專案沒有可參考的樣本,劇本和營運方案幾經推翻才得以成型」,而業界專家也謹慎地認為,這樣的演出形態究竟是沉浸式戲劇的一次拓展,還是市場行銷的一個噱頭,尚有待於對劇本、演技和觀眾反響等的深入觀察。

文字|李翠芝
第353期 / 2023年05月號
北京

「元宇宙戲劇節」開幕,孟京輝《浮士德》開場

ChatGPT的影響不小,只是沒想到在5.0尚未發布前,孟京輝就搶先推出以「斯芬克斯」為名的「元宇宙戲劇節」,似乎誰對科技先上頭,誰就走在前面。但是戲劇裡的元宇宙是什麼?是另一個空間?還是角色的錯位?或只是看完戲後更迷茫的感知?孟京輝認為,每次工業或科技的變革,都會催生一次文藝復興,元宇宙戲劇或許並不想創造什麼,只是想比其他的藝術類型先來一下文藝復興而已。 孟京輝新作《浮士德》是戲劇節開幕大戲,利用VR和動作捕捉技術,將浮士德、魔鬼、浮士德夫人數位化,在劇場和元宇宙之間虛實相交,至於觀演經驗是否會因這種多維度沉浸的形式而徹底改變,可能仍需由觀眾的體驗決定。科技到底想在戲劇裡做什麼?會把戲劇改變成什麼樣子?或許正是這個戲劇節最讓人關注的地方。 號稱全球首屆的元宇宙戲劇節在3週內演出中外百位創作者的65部作品,除了搶先科技植入,讓AI、虛擬的人與物都成為戲劇主角外,在一般劇場演出外,也進入北京各大美術館、商場和社區,同時在線上與上海、廣州、阿那亞、紐約、巴黎、柏林等地聯動,並與美國Re-Fest戲劇節互動,在紐約和洛杉磯呈現演出、展覽和戲劇人之間的對話。戲劇節也將打造成首個全球性的內容集中分發平台。這些動作如果最終證明有效,那麼科技之功不可沒,這個戲劇節算是新科技時代的藝術領頭羊。希望它不僅止是新奇的名稱,蹭蹭AI熱度而已。 孟京輝認為浮士德出賣靈魂給魔鬼換來新人生這個脈絡,很像是元宇宙給人類的一種新的可能性,只是這種可能性不知會是什麼代價換來的。就像ChatGPT不斷地迭代更新,我們同時也不斷地在失去什麼。

文字|王泊
第353期 / 2023年05月號
亞維儂

亞維儂藝術節新任總監首發,帶領觀眾深入流動的世界觀

4月初,葡萄牙導演羅提吉斯(Tiago Rodrigues)揭曉第今年亞維儂藝術節的神秘面紗.在首任外國總監的策劃下,這場具有77年歷史的藝術盛會不僅承接了前人樹立的文化典範與價值,也開創出深具前瞻性的全新風貌。 在羅提吉斯的主導下,今年的藝術節跳脫了國家種族與美學形式的分野,以「英文」作為策展主題.他希望帶領觀眾深入流動的世界觀,以審視近代殖民史的複雜脈絡、文化的多元性與人類的共通價值。在44檔節目中,共計有33齣全新創作,其中一半是世界首演。受邀創作者裡,75%是首次造訪亞維儂藝術節的新面孔,更有55%是女性。黛麗克(Julie Deliquet)是繼莫虛金之後,史上第二位榮登教皇宮的女性導演,她將改編美國紀錄片大師懷斯曼(Frederick Wiseman)的作品《福利》(Welfare),探討現代社會的機制失調。 「人類的脆弱」彷彿是今年藝術節大多數節目的共同主題。無論是波蘭導演陸帕探討流亡創痛的《移民》(Les migrants)、法國導演戈瑟蘭描繪存在虛無的《滅絕》(Extinction)、米洛.勞突顯政府非法侵占農民與原住民土地的《亞馬遜的安蒂岡尼》(Antigone in the Amazon)、巴西藝術家Carolina Bianchi和Cara de Cavalo控訴迫害女性的《新娘╱晚安,灰姑娘》(A Noiva e o Boa Noite Cinderela),這些作品都直指當代社會的矛盾核心,展現出「弱」的力量。 今年亞維儂的亮點還包括非典型劇場空間的開發。肯恩的新作《人間樂園》(Le Jardin des dlices)將重返久違7年的波旁採石場(Carrire de Boulbon),透過交織復古和科幻的風格一探荷蘭經典畫作。里米尼紀錄劇團導演凱吉則與6位跨領域藝術家,將帶領觀眾在森林中經歷一趟長達7小時的《共享風景》(Paysages partags)。

文字|王世偉
第353期 / 2023年05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