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纪泽
-
特别企画 Feature
文本、即兴、多媒体 「变」出互动的惊奇--合拍剧团的剧场美学
导演麦克伯尼在合拍剧团进行的一系列创作,从村上春树小说改编的《象的消失》The Elephant Vanishes,到由日本偶像深津绘里担纲的《春琴》等等,都使用了多媒体影像,用即兴排练的方法,融入演员的故事。即使故事梗概是从文学性浓厚的小说改编,舞台上的说故事方法,依旧充满了精采的画面和情节,跳脱原著文字的限制,自成一格。
-
特别企画 Feature 专访合拍剧团艺术总监
麦克伯尼 把故事说到在观众心中「活」起来
是剧场导演,也是跨剧场、电视与电影的演员,文学底子深厚、却又具备肢体剧场功夫的麦克伯尼,对剧场的思考与创意,与其他剧场创作者有何不同?对于与另一个文化的跨界合作,他又有什么样的体会?透过越洋专访,让我们在其作品《春琴》到访台湾之前,先走进麦克伯尼的世界。
-
特别企画 Feature 从谷崎润一郎的作品出发
《春琴》星光熠熠 展露独特日本美学
由谷崎润一郎的散文《阴翳礼赞》与小说《春琴抄》改编的《春琴》,是一个古典的日本故事,运用了多重视角,有数个叙事者,用多方说法,在舞台上将三味线宗师春琴的一生呈现出来。剧中不但有实力派的日本女星深津绘里,还有常与彼得.布鲁克合作的笈田胜弘,更请来大师级人物本条秀太郎写作全剧的三味线音乐,熠熠星光令人不能忽视!
-
戏剧
联合资源的一种集体创作
这次诚品戏剧节的郭文泰和河床剧团,与其说是策展,不如说他们企图和四个团体进行集体创作,而资源、人才分享的精神,又有人民公社玩乐兼革命的气质。在小剧场整体社群资源不丰富,联系网络又相对密切的情况之下,这样的资源共享也许可以激荡出某些意想不到的火花来。也让风格不一的每个团体,发挥自己的主场优势,强调剧团特色,带领观众讨论剧场的每个面向。
-
回应与挑战
不是身分格格不入,而是创作脉络不同
台湾本地小剧场和美国写实主义剧场的确有不同的脉络可循,观众在观赏不同脉络的演出之后,如果还硬要把两方放在同一个天平上,不考虑双方不同的背景,以同样的基准评断孰优孰劣,不论对任何一方都显得不公平。
-
美国
从学院走入剧院的说书人
去年以《变形记》获得东尼奖最佳导演奖的玛丽‧齐玛曼,相当「学院派」,一直都在大学担任表演学系教授,并且喜好从古典文学的长大文本中寻找创作灵感,把古老的故事说得生机盎然。近期她更致力于制作与战争有关的《特洛伊女人》,也将与菲利普‧格拉斯合作,她说:「我非常反对现今美国对全世界强悍的态度,而这出戏正好给我一个机会表现立场。」
-
戏剧
即时连结郭文泰!(Real-Time Contact )
郭文泰的演出看似没有任何现实状况的描写,可以放在任何一个社会框架里,但他强调布景和技术的前卫剧场理念,还是得算在美国写实主义的脉络中,和他本人难以脱离的美国剧场传统,透过「共时性的连结」来解读。他所谓的「总体艺术」,如果在他的作品里清晰可见,让本地剧场工作者和观众瞠目结舌,也仅是一种格格不入的示范。
-
新秀登场
放洋的樱花
从小在日本长大,一九九三年到美国念大学、研究所,目前正在西北大学博士班苦读的小野田奈津(Natsu Onado),是美国芝加哥目前相当受瞩目的新一代剧场工作者;此外芝加哥的几家商业剧场也采用她的舞台设计,以一个求学中的年轻设计者而言,她在职业和前卫剧场界均已奠定相当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