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拍剧团的作品除了故事之外,结合了从装置艺术家、音乐家提供的各式元素,充满了不同媒材间「互动」的知性美感。(图片提供 合拍剧团)
特别企画 Feature

文本、即兴、多媒体 「变」出互动的惊奇--合拍剧团的剧场美学

导演麦克伯尼在合拍剧团进行的一系列创作,从村上春树小说改编的《象的消失》The Elephant Vanishes,到由日本偶像深津绘里担纲的《春琴》等等,都使用了多媒体影像,用即兴排练的方法,融入演员的故事。即使故事梗概是从文学性浓厚的小说改编,舞台上的说故事方法,依旧充满了精采的画面和情节,跳脱原著文字的限制,自成一格。

导演麦克伯尼在合拍剧团进行的一系列创作,从村上春树小说改编的《象的消失》The Elephant Vanishes,到由日本偶像深津绘里担纲的《春琴》等等,都使用了多媒体影像,用即兴排练的方法,融入演员的故事。即使故事梗概是从文学性浓厚的小说改编,舞台上的说故事方法,依旧充满了精采的画面和情节,跳脱原著文字的限制,自成一格。

麦克伯尼自剑桥大学英文系毕业,但却对肢体剧场有浓厚的兴趣。在寻找自己的肢体语言时,他曾拜师于法国默剧大师贾克.乐寇门下。乐寇的默剧舞台,其精髓不在于小丑装扮、化妆,而是抛弃语言,用肢体动作,一个人运用简单的身边事物,「变」出一场表演。麦克伯尼自陈乐寇的表演方法,对其作品有相当深厚之影响(注1,在他的作品里,的确也俯拾皆是由演员肢体主导的「变化」。往往一件稀松平常的日常物品,在演员的手下,能有意想不到的用途:如桌子拼起来变成游泳池,枕头变成面包,椅子变成人等等,一物多用,任何物件都有变化、改变的潜在机会。如此在故事中,用持续不断的变化挑战观众成见,出奇不意,给予观众出乎意料的惊喜。东方观众对于这种以简驭繁,在京剧、歌舞伎中常用的象征手法,自然不陌生,不过在 麦克伯尼创立剧团的伦敦,这种有如魔术、不落言诠、千变万化的舞台概念,常常让观众看得目不转睛,连声叫好。

多媒体运用  深化剧场氛围

合拍剧团从一九九○年代起的一些作品,如讨论记忆、失忆的Mnemonic,就积极运用多媒体影像,请来和加拿大导演勒帕吉(Robert Lepage)合作过的多媒体艺术家Michael Levin当全剧艺术总监。两人合作,在运用多媒体上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作品,则是二○○三年在伦敦首演,一年后又再次全球加演的作品《象的消失》。此作品起源于合拍剧团和日本世田谷剧场的一个合作案,因为多媒体非常成功地营造全剧气氛,呼应小说家笔下孤寂冷清的现代人际关系,在英美两国演出时,全剧即使以日本演员用日文念白、打字幕的方式搬演,反应依旧非常热烈。此作品改编自村上春树的三篇短篇小说,这三篇的人物平淡无奇,分别为公司职员、家庭主妇和一对新婚夫妇,而几乎没有情节和「故事」,大部分的事件,都在叙事者的脑海中发生。如公司职员自认看到一头大象缩水终至消失;家庭主妇不满平淡无奇的家庭生活却不知如何脱逃;刚结婚的新郎在新婚之夜想要吃宵夜,新娘居然提议抢廿四小时麦当劳等奇思异想。多媒体影像的运用,丰富了这三个短篇故事的内容,有时作为背景呈现东京繁忙的街景、有时交代剧情切换新闻播报、有时则表现主角所见所闻,如报纸、车内的后照镜等等。全剧的氛围,因为这些多媒体画面之大小、颜色、声量的变换,而能快速转换。观众即使坐在镜框式剧场的座位上,却有如被吸入这个舞台上创造的环境,进而认同剧中人的心情。合拍剧团更神乎奇技地,把全剧用其命名的大象,「变化」为一台电视机:当观众看到本应是有血有肉,有重量、有庞大存在感的大象,居然被极度压缩,成为电视萤幕内一只眨呀眨的眼睛,多少能感受到原作和剧团编导,暗示这些角色,失去个人意见,在家庭、公司、夫妇关系里,不被视为活生生的人,而被视为可摆布的物体、人生中的道具。

文本当参考  添加更多演员故事

合拍剧团即使改编文学作品、搬演莎士比亚经典文本,麦克伯尼和旗下演员工作的状况,通常是仅把故事作为参考,没有固定剧本,就开始排练。至于最后在舞台上会是什么光景,完全看哪位演员投入多少而定。例如描述十九世纪印度数学家生平的A Disappearing Number,由数学家的故事起头,加入各演员的私人经历,最终在舞台上,呈现了两条交叉的主叙事线。排练的时候,众人则轮流说故事、演别人的故事;演员投入的多,故事精采,那么届时在舞台上就会多一些篇幅,因此排练合拍剧团的戏剧,演员投入得越多,收获也越大;故事会因为参与演员的不同、参与程度高低,而有可能完全不同。在此剧中,导演自己也身兼演员、说书者的任务,串起故事和影像。因此导演不是「导」(direct)戏,而是担任了devise的工作,引发、主持戏剧的流向和主题。这一套完全以参与者生活经历为本的戏剧创作方法,跳脱了文本、肢体剧场的划分,让参与者说自己的故事,以参与者为主,导演退居为编辑者,传统最重要的故事和肢体技巧,由众人一起发想。因为此方法强调人人参与,最终演出亦是由参与程度决定,打破了传统演员、导演的上下区别,不仅有相当数量的职业戏剧团体对此方法情有独钟,在社区、学校、社会团体间,也相当受欢迎。

合拍剧团极受观众欢迎,雅俗共赏,即在于其表演依旧以故事为主轴,不论是由小说改编,或是从演员身上发展剧情,其多数作品,都能让观众看完之后,说出一个剧情大要来,加上多媒体的大量运用,满足了观众听故事的欲望,又有影像动画甚至偶戏可看,娱乐性十足。导演本人对跨文化题材深感兴趣,从日本的村上春树、谷崎润一郎,到与知名印度当代音乐家Nitin Sawhney合作,不断地从异国表演元素中吸取养分。曾经合作过的多媒体艺术家,除了上文提到过的Michael Levin,还有美国前卫剧团The Builders Association的制作Nick Schwartz-Hall、影像艺术家Peter Flaherty等等。因此合拍剧团的作品里除了故事之外,结合了从装置艺术家、音乐家提供的各式元素,充满了不同媒材间「互动」的知性美感。而其作品往往不避讳商业气息,融合艺术文化与可看性,挑战观众对于艺术、文化的定义,如《春琴》就由日本偶像剧演员深津绘里出演、但音乐找了日本三味线宗师本条秀三郎担纲。这几年导演麦克伯尼本人更进军好莱坞,演出多部商业电影,角色多为阴晴不定、心机莫测高深的反派,他在电影里的表演方式,和英国莎士比亚剧场出身,后来投入电影的多数演员,也有非常大的不同。

观众各取所需  还能和作品互动

因此看合拍剧团的戏,观众可以各取所需,听故事的听故事、看装置的看装置、喜欢文学的来看改编版本、看表演的来看从默剧一脉相承的独特演出方法,或是仅仅为了在舞台上瞻仰难得一见的明星丰采,合拍剧团也可以满足。最有收获的观众,该是对以上种种表现手法皆有兴趣,那观察、吸收媒体间的互文性,更是惊喜连连,鲜有冷场。因此合拍剧团成功之处,除了多媒体在戏院里制造出一个有「吸纳」作用的环境之外,让观众处于其中,却主动地思考、理解作品元素,和作品互动(注2,才是其作品叫好叫座的最大原因。

 

文字|王纪泽 英国华威大学剧场研究所博士

 

注:

  1. 请参考乐寇所著Le Corps Poetique 的英文译本,由麦克伯尼撰写序文。Lecoq, J. The Moving Body, London; Methuen Drama, 2009.
  2. 互动概念在合拍剧团的发展,请参考本人博士论文:From Interaction to Interactivity, Department of Theatre Studies, University of Warwick, UK, 2009.

 

参考书目:Heddon, D. ; J. Milling. Devising performance: a critical history. Basingstoke;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6.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秋天艺术节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