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曙芳
-
最PAR!
跳舞场中的巴尔托克
几年前,曾在英国的世界音乐节目睹玛塔和音乐家合奏团的现场演出。玛塔身著传统服饰,是个瘦小秀气的匈牙利女子,可她一张口唱,我几乎是松了一口气,毕竟,玛塔还是我所知道的玛塔,音乐家合奏团还是我所认识的音乐家合奏团。在快速同质化的世界音乐潮流中,这一点已经弥足珍贵。
-
挪威、奥地利
幸福的爵士子民
往爵士乐节去的和往阿尔卑斯山去的backpacker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多著便鞋,后者则足裹登山靴;前者读著音乐节目表,后者读著地图。 欧洲每个大都会几乎都有两个以上的爵士乐节,然而,许多品质精良的爵士乐节实际上发生在像Saafelden这样的小城。
-
声音剧场
Eric Satie钢琴作品的手风琴录音现场手记
Stefan在迷宫一般的义大利高速公路上迷路了,从 机场转了好几个大圈才到 Briosco。为什么要这么大费周章,跑来这个米兰近郊 的小镇上录音呢?我很好奇。Stefan卖个关子,说:「你一会儿就知道了,那是 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地方。」 车子在Giulini夫人的别墅前停下来,与其说是「别墅」,还不如说是「城堡」来 得恰当。高耸巨大的圆拱形木门,被实铁牢牢框著,样子根本就是电影里中世纪的古堡。如果这时候,门一开, 有个巴洛克衣著的人带著假发走出来,我是一点也不奇怪。 Giulini的仆人帮我们开了门,来过此地不下二十次 的Stefan显然跟大家都十分熟络:「嘿,费德里哥, 我们这次住哪一间房呢?」 因为别墅实在太大了,数十 个房间,每次看Ginlini夫人高兴怎么分配,就睡那儿。 那么,Giulini夫人自己呢?谢天谢地,她并不住这儿。兴致好的时候,她一星期多半只来一天,过一晚上。据说她是米兰时装界的名人,家财万贯,别墅不少, 但脾气古怪,难以捉摸。仆人们在她莅临当天总是沉默恐惧,把房间打扫得纤尘不染,还穿上白制服,戴上白手套,恭敬服侍。简直像是 殖民地时代的遗老。 所以,虽然别墅的录音条件很诱人,却没几个人能够登堂入室,Stefan Winter成了这里唯一的常客。 录音的大厅在东厢左边入口。因为常年不住人,石壁都泛著森冷的气息,我们拾级而上,穿过恬静的回廊,走廊两边这时又出现紧闭的几扇门,想是通往不同的厅房。这时,Stefan推开走道尽头的两扇灰门。 我走进偌大的厅中,惊慑不能言语,深怕一说话就会从这个美丽的梦境醒来。黄昏的余光自三层楼高的十四扇绿框天窗折进厅里,黑色的屋梁撑住粗厚木条搭建的屋顶,十七世纪的壁画完好在一面墙上展开。从来不晓得褪色的粉红色与绿色搭起来是这么典雅。 与Stefan已经合作十年的录音师Adrian早就把麦克风架好了。地上铺了一层白布,以防止声音的过度折射。德国人的敬业态度叫人不得不服气,从音控室出来的每一条管线都被妥当安排,不至绊脚。录音直接透过一台Tascam进行,在混音桌上当场mix成两轨,录进DAT。由于录下来的音乐是以原音呈现,麦克风的选择与摆置因此都扮演关键性因素。 晚上八点,这次录音的主角Teo
-
声音剧场
冬天的故事
Stefen真正迷恋的是「故事」(story) 而不是「纪录」(document), 他的生命本身是个高潮迭起的故事, 他的每张音乐制作背后,也都隐约有情节。
-
异人馆
北极雪地之狼
在维撒拉的创作里,旋律与音乐是最重要的一环。灵感则源源不绝来自日常生活;可以是他养的鸟、乌龟、狗、猫,也可以是一扇窗、一堵门、一通电话。
-
世界音乐
没有一个声音是无辜的
过去一百多年来,西洋音乐及其观念的密集对外扩展,甚至强行影响其他音乐文化的发展,已经酿成全球音乐发展史上最显著的现象。乍看之下,西洋音乐是统一了天下,成为国际语言,但再一思索,从古典音乐到摇滚乐,其参考音源也愈倚重其他地方的民俗音乐,没错,有为数不少的非西方音乐传统正随著「现代化」过程而急遽消失,然而七〇年代点燃的「寻根热潮」也造就了一批对文化认同具有强烈觉醒意识的音乐人,这股力量进入九〇年代正是如日中天。
-
世界音乐
世界是变大了,还是缩小了?
一九八七年,「世界音乐」一词正式被催生於伦敦一酒吧,将当时已急遽成长却无法被归类于西方原有乐种的世界各地音乐列入「世界音乐」范畴。问题是,世界那么辽濶,音乐如此分歧,就像森林中绵伸交错的枝条,容或植根树种互异,却经常不免叠合在彼此的光影里,这使得「世界」与「音乐」这个复合名词,从被发明以来就不曾眉淸目楚。
-
演出评论 Review
发亮的惊叹号
柯瑞亚在难以预期的实验中,还维持一种危而不乱的流畅节奏,像坐拥一整个大玩具间的顽童,玩得兴高采烈、花样百出。
-
演出评论 Review
震耳欲聋的爵士火车
我很佩服他们对于推广爵士乐锲而不舍的努力,然而,要想在音乐层次上升级为一流乐团,恐怕还需一段长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