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爱乐 疫下开展百年乐季 开幕音乐会网路直播 俄国经典映照当下忧伤氛围
创立于一八八二年的俄国天团圣彼得堡爱乐,在疫情下为该团的第一百个乐季揭幕,九月廿五日的开幕音乐会也因此安排了线上直播,让全球乐迷观看,在副艺术总监阿雷席夫的指挥下,呈现了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与萧斯塔可维奇的第一号交响曲。在白色与枣红色为基调、贵气典雅的圣彼得堡爱乐协会大厅中,座无虚席,观众戴著口罩欣赏,兴奋之中,也微露些许伤感
创立于一八八二年的俄国天团圣彼得堡爱乐,在疫情下为该团的第一百个乐季揭幕,九月廿五日的开幕音乐会也因此安排了线上直播,让全球乐迷观看,在副艺术总监阿雷席夫的指挥下,呈现了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与萧斯塔可维奇的第一号交响曲。在白色与枣红色为基调、贵气典雅的圣彼得堡爱乐协会大厅中,座无虚席,观众戴著口罩欣赏,兴奋之中,也微露些许伤感
面对疫情影响、带来巨变的表演艺术环境,中国境内交响乐团如何因应?位于偏远西北的西安交响乐团,利用地利之便,在秦岭山脉六个独特景区举办云上音乐会,一方面推广音乐一方面也展现壮丽风景,争取到赞助支持也收得行销之利,可谓三赢;位于首都的北京交响乐团则在新任艺术总监李飚带领下,以线上线下方式,跨界跨境思维,为乐团拓展新的空间,与天津交响乐团、河北交响乐团合作演出,不仅增强了北交的活动能量,亦为北京乐坛带来新局面。
在疫情横扫全球下,世界也因之改变!欧洲多个从春夏迄今的音乐节、艺术节,虽然场馆被迫关门而取消现场演出,但也延伸出线上演出的特别企画,让音乐的力量不受时间、空间的阻隔,透过电脑萤幕穿透各地人心。这也可能成为音乐世界的新常态,而在5G网路世代,线上演出的音乐时延问题解决,全球同步演奏音乐成为可能的情况下,是否亦会产生新的音乐作品与新的美学?看来,这正是今日作曲家的全新挑战!
二○二○年是贝多芬两百五十周年诞辰纪念年,大湾区(编按)四个重要城市的旗舰交响乐团,不约而同地都以贝多芬作为乐季节目的主题,这当然是因为乐圣的管弦乐作品在音乐史上具有难以匹敌的地位,在技巧上和内容精神上都至高无尚,但更重要的是因为贝多芬的音乐,直到今日非仅在大湾区、在世界各地仍拥有庞大的「铁粉」,是票房的保证,这才是各大小乐团都争相演奏贝多芬的真正原因。将贝多芬打造成为「无敌巨匠」的现象,亦可见出乐团要设计叫好叫座的节目的不容易和急切性。在这种情况下,且看看这四个乐团的贝多芬专题的具体设计,亦可见出各个乐团的心思所在。
密密麻麻的乐季节目,看起来什么都好想看,但时间有限、分身无术,如何精挑,怎样细选,真是让人可以困扰个几天几夜!本刊特邀六位国内外赏乐达人,分享他们非看不可的新乐季三档演出,帮你画出重点,选出今年的「绝不错过」!
近期的几个演出如城市当代舞蹈节的《证言》,香港艺术节的苏黎世芭蕾舞团《安娜.卡列妮娜》、勅使川原三郎的《崔斯坦与伊索德》与中国国家京剧院《帝女花》,刚好都用了「拼贴融合」的手法。不管是从文学、歌剧转化为舞蹈,或是将粤剧转化为京剧,「拼贴融合」的手法用来转化不同的艺术形态会是一种有效的手法,不过,这却绝非是万应灵丹,如以这四个制作来看,效果亦是各有不同。
从俄罗斯作曲家齐尔品邀请鲁迅撰写《红楼梦》歌剧剧本为起始,到去年诞生于美国西岸的英语歌剧《红楼梦》,可说是迟了八十年才圆了这场歌剧梦。该剧今年三月在香港艺术节亚洲首演后,隔半年后的九月终于回到《红楼梦》诞生的中华大地,先在小说背景的北京举行了中国大陆的首演,接著到湖南长沙、湖北武汉,共演出了六场,同样大受欢迎,但演出前后也引发了大量争议,从使用语言到内容架构,都引发讨论。
珠三角周边被规划为「大湾区」发展,区内四大城市的旗舰乐团在九月开始的新乐季,亦各展示出求变以求增强竞争力的态势。但每个城市的发展过程都必然会形成一种文化传统,如何能在传统中去芜存菁,沉淀出文化实力来力争上游,便成为各个乐团面对的挑战。
〔台湾〕 面包傀儡剧场硏习会招募学员 为培育社区剧场领导人才,面包傀儡剧场推出「补天计划」,由彼德.舒曼和两位资深团员负责编、导、演、设计、制作等方面的指导,同时创作一出大型傀儡剧《补天》。 硏习期间为一九九四年的一月廿二日至二月七日,为期十七天(不含二、三月份的巡廻演出)。硏习会地点在台北市。招募对象:剧场工作者、教师、学生、社工等,男女老少不拘。 核心学员四十名需经面试甄选,另见习学员的人数不拘,不需甄试,有兴趣者请塡具简历、照片寄「台北市重庆南路二段86巷9号1楼425环境剧场」。洽询电话:(02)301-4070。 (编辑部) 〔大陆〕 台湾系列名剧演出 由台湾中国戏剧艺术中心、上海话剧艺术硏究会、上海现代人剧社共同合作,首次在大陆策划组织台湾舞台名剧的系列演出,向大陆观众介绍数十年来台湾戏剧的成就和艺术特色,将由两岸双方携手合作演出。 系列台湾名剧演出的首批剧目,经两岸戏剧专家的审定,选择台湾作家马森的《花与剑》和新一代戏剧作家郭强生的《给我一颗星星》这两部舞台剧,演出时间为今年十一月至明年元月,除在上海演出外,还将赴北京、天津参加「中国小剧场戏剧展演曁国际硏讨会」,以及前往南京、武汉、福州、成都等大都市巡演。 首批两部剧作搬上大陆舞台,所需制作费总计为十五万人民币,将仰赖两岸的艺术界和企业界赞助,并毎年定期推出新戏。 (编辑部) 首届中国相声节 由文化艺术局、中国曲艺家协会等联合主办的第一届「中国相声节」,十月廿五日在安徽省合肥市揭幕,为期一周。 这次相声节是国家级大型表演艺术活动,来自各地的廿四代表队的卅五段相声作品,集中展现了当前相声艺术发展的形势。而日本、法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等地同行也应邀参加观摩交流活动。 (萧勇)
〔台湾〕 皇冠推出舞蹈夏令营 皇冠舞蹈工作室推出「舞蹈夏令营」,分别硏习芭蕾(由美国的Joseph Levinson指导),现代舞(由香港的彭锦耀及美国的Thomas Warfield指导)及舞蹈风格(纽约大学的教授Marcia Siegel主讲,罗曼菲担任翻译),上课时间由7月4日开始,详情请洽716-8888。 (编辑部) 〔大陆〕 女子交响乐团筹组 为了迎接一九九五年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大陆将组建中国第一支女子交响乐团,这是日前著名女指挥家郑小瑛在北京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正式发布的消息。据她介绍,这个乐团拟在原「爱乐女」室内乐团的基础上成立,编制暂订为一百人。鉴于目前女子管乐人才缺乏,现已委托中央音乐学院有关专家公开招收学员并进行培训。乐团成立后,还计划与台、港女指挥家张培玉、叶咏诗及两地妇女乐团开展交流与合作。 (萧勇) 北京钢琴大赛加紧筹备 订于九月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国际钢琴比赛,近日已确定评委会及入围选手名单,共有十三位来自世界各地的评委以及四十七名选手──从二十五个国家(地区)的一百五十四位报名者中筛选出,包括台湾的颜华容和林玮琪。 (萧勇) 小泽征尔的出生地 经中日双方共同查考,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的出生地最近在沈阳发现。小泽于一九三五年九月一日生于沈阳,父亲是牙科医生,一九四一年全家返回日本。寻访自己的出生地,是小泽多年的愿望;在深入调查后,现已确认位于沈阳和平区人民体育场附近的一座建筑物是小泽的出生地。目前这里保存完好,正式挂出「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出生地」的铜牌。小泽及家人于五月上旬应邀到沈阳,重访故里,这期间他还指挥沈阳交响乐团举办了音乐会。 (萧勇)
这次所选三个向大家推荐的节目:《大兵的故事》、白建宇钢琴独奏会、浦契尼歌剧之女英雄记事簿,都是从节目能为大家带来「新的感悟」出发。
编钟作为两千多年前的古代乐器,当年演奏的是怎样的音乐,已不可知,亦已不可能重现,在这种情况下,期待我们的作曲家能将之视为是「现今」的乐器,以之来展现现代人的感情,采用现代的手法为编钟寻找「新声」,将之赋与全新的音乐生命。
这次香港艺术节邀来义大利历史悠久的圣卡洛歌剧院,带来三套节目以飨乐迷。其中喜歌剧《呷醋丈夫》是现代新制作,是不折不扣的胡闹喜剧,音乐轻松,歌曲演唱难度也不高,情节中亦无戏剧性高潮,透过导演罗西在服装布景、道具与演出调度等等非音乐因素上出奇招,方能让观众顺利观赏到终了。
NSO真的确知需要的是什么?确知乐团的定位了吗?以近几年多次观赏NSO的节目,和长期「保持距离」的观察,答案还是应该肯定的。问题只在于所需的正确吗?定位对吗?那就必须要在具体的策略推行时作出调整,这个策略调整的基础,便在于乐团的领导层,必须要具备「知己知彼」的能力了。
这五首结合了西洋乐器的筝乐室内乐作品,尽管手法不同,内容相异,但都能展示出新的视野、新的空间,呈现出现代都市人在现今生活中的感受,一种新的音乐感觉;无论是古筝,还是西洋乐器,都只是作曲家手中用以表达个人情感与观点的工具,不同的民族文化色彩都未有著意运用其中,更多的已是一种国际性、都市性、现代性的音乐面貌。
在戏剧市场化越发将戏剧变成「消费品」之时,剧场诗意性、文学性日渐消淡,舞台「粗口」成风,喜剧闹剧充斥,在官能性、娱乐性挂帅的情况下,如何去增加香港剧场的多元化?如何去让诗意性、文学性的戏剧继续存活?甚至应该去探讨消费性、市场化的戏剧制作,是否可以同样保留戏剧的诗意性、文学性?
音乐上能见出新意的是在紫禁城三希堂的一幕,演乾隆皇帝的男中音巫白玉玺与演张容的老生唐文华的「对手戏」,前者浑厚而带有鲜明美声歌剧唱腔的歌声,与后者沉厚苍劲的老生腔韵,相互辉映,而无丝毫龃龉。
〔台湾〕 国立艺术学院舞蹈硏习营 国立艺术学院舞蹈系将于八月十五日至九月九日举办一个年轻编舞家的暑期硏习营,系主任罗曼菲邀请了台湾、大陆、印尼等国的编舞家一起相互切磋,并在最后发表他们创作的新作品。 (编辑部) 暑期说唱艺术硏习班 喜爱说唱艺术的朋友有福了。成团已十年的汉霖说唱艺术团于今夏暑期举办相声艺术硏习班,并邀请了大陆三位名嘴──「相声二赵」赵振铎、赵世忠及竹板快书大师梁厚民一同来传道授业,从认识竹板、认识相声到说唱的种种艺术内涵及绝活都有精采的讲解,有兴趣者请洽该团(02)708-2270。 (编辑部) 合唱艺术硏讨会 由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主办,台北艺术家合唱团、台北艺术家文教推广基金会承办的83年度合唱艺术硏讨会,将于八月一日至四日假台北市立音乐图书馆展开为期四天三夜的硏习课程。 此次硏讨会,特别邀请了大陆著名的合唱指挥家杨鸿年与会,就合唱音响平衡、音准等问题发表硏究报告,并于晚间指导台北艺术家合唱团示范合唱的练唱过程。 (编辑部) 〔大陆〕 王洛宾遭谴责 近一个时期,大陆媒体就「西部歌王」王洛宾「出卖民歌」一事进行抨击。上海音乐学院硏究员戴鹏海在《人民音乐》杂志上撰文〈民歌岂能出卖!?〉,首先发虽。该文援引王洛宾与晏茜茜(台湾凌风公司法律代表)的合约书后指出,民歌是千百年来我们祖先的集体创作,是全民共享的精神财产。他认为,〈靑春舞曲〉、〈达坂城的姑娘〉、〈阿拉木汗〉等都是民歌,王洛宾不过是收集、记谱、整理、改编者,并非创作者。事态目前仍在发展中。 (萧勇) 中央音乐学院首位台籍硕士 中央音乐学院培养的琵琶专业硕士硏究
〔台湾〕 国乐、传统戏曲节目甄选 国立中正文化中心为推广传统戏曲,培养国内国乐创作人才,即日起开放「传统戏曲」节目以及「雅韵系列」国乐节目甄选。 「传统戏曲」包含国剧、歌仔戏、其他地方戏曲的传统或新编剧码,征件期限为八十五年一月三十一日截止,经评选后由中心提供制作经费,于国家戏剧院演出。「雅韵系列」的申请对象为传统及现代国乐团或民族乐团,甄选时间至八十四年十一月三十日止,经评选后的优秀团体将于国家音乐厅演奏厅演出。以上甄选办法可洽询(02)343-1630 姚小姐。 (编辑部) 两大艺术节台北热闹上场 国立中正文化中心(两厅院)策办的「一九九五台北国际艺术节」和中国都发会企划执行的「东区艺术节」,九月底皆开锣上演,将持续进行至十、十一月。 「一九九五台北国际艺术节」节目内容分为戏剧、音乐、舞蹈三类,邀请演出的团体有美国A.R.T.剧团、杨丽花歌仔戏、云门舞集、圣马丁学会管弦乐团等,参与的音乐家则有贝恩.怀寇、史塔勒、彼得.许莱亚、阿胥肯纳吉等。详细节目表请洽询(02)3431364。 「东区艺术节」以推动顶好商圈及社区的互动为主旨,举办各种形式的街头活动及户外舞台表演,表演地点主要在忠孝东路和仁爱路之间,以敦南圆环为轴心,参与的团体有人体舞蹈剧场、丝瓜棚演剧社、伊甸黑门乐团、吴佩倩舞极等,活动洽询(02)7739471顶好社区工作室。 (编辑部) 〔大陆〕 官方要求振兴昆曲 文化部昆剧指导委员会近期召开全体会议,讨论了「昆指委」章程、工作要点、政策措施,确立了文化部振兴昆剧的战略目标。据悉,「昆指委」名誉主席由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全担任,主席由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担任。会上决定:对国家重点扶持的北京、上海、浙江、江苏、湖南昆剧院(团),首先给予资金保障,实行全额拨款,同时加强宣传,主动争取企业和社会各方的赞助。高占祥强调:
在本刊三个月来推出的「九四回顾」系列专题中,我们见到了过去一年台湾的文化、艺术工作者所呈现的创造活力,以及今年可能继续发展的趋势。同样地,香港对岸的艺文工作者在面临九七压力下,展现出另一种活动面向与思考。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