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国乐演奏水准、拓展青年音乐家国际视野,台北市立国乐团首度成立「明日之星国乐团」,打造具评选机制与国际视野的暑期夏令营青年乐团,为台湾国乐教育写下重要新页。「明日之星国乐团」于8月15日至21日进行集训,8月19日在台北市中山堂中正厅,8月21日将在高雄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音乐厅举办两场「璀璨星声―TCO明日之星音乐会」,盛大首航,展现70位青年学员一周的集训成果。
创立「明日之星国乐团」的台北市立国乐团团长郑立彬表示,国乐年轻学子需要更宽广的视野,更高强度的历练,也要有机会跟国际同侪交流,「明日之星国乐团」正肩负起这样的责任,「现在不做,未来就没有舞台给这些孩子。国乐不能一直在自己的小圈圈打转,我们要带著这些年轻人,往世界走。」
郑立彬表示,自己年轻时曾四度参加亚洲青年管弦乐团(AYO),那些经验成为他一生的音乐养分。「这些训练让我第一次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合奏,什么叫做和来自世界各地音乐家的互动。我一直在想,国乐界为什么没有?这件事不能再等下去了!」郑立彬认为,学习音乐的学子们若是在年轻的时候能建立跨文化的经验与连结,对往后音乐之路的发展绝对有帮助。

本次营队由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指导,台北市立国乐团主办,郑立彬担任指挥,并邀请香港演艺学院中乐系主任张重雪(二胡)、香港中乐团柳琴兼小阮首席葛杨担任大师班讲师及音乐会独奏。课程涵盖分组排练、大型合奏训练及专题讲座,著重提升学员的合奏观念与专业技能。
音乐会曲目选择上,「明日之星国乐团」也展现了高度企图心,如李敏中的《火光》柳琴协奏曲及刘文金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是经典曲目;张朝的《七彩之和》是国乐交响曲代表曲目;卢亮辉《青春奔放》则是全国学生音乐比赛指定曲,非常适合在这场音乐会中呈现。郑立彬表示,这些曲目的演奏技巧要求高,篇幅大,情感层次丰富,希望年轻国乐学子能在学校以外,有机会接触这种真正有份量的作品,在视野上得到启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两位来自香港的国乐名家坐镇外,这次台北市立国乐团声部首席也会参与教学指导,并在音乐会上与这些国乐青年学子同台演出,郑立彬表示大家都很愿意投入,「我想这代表了大家也都看到国乐教育的缺口,也愿意一起补上。」
2025「明日之星国乐团」首年举行,学员来自海内外,包含台湾、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美国、英国等地的青年国乐人才参与,彰显台湾国乐教育在亚洲乃至全球的影响力,郑立彬期盼未来持续扩大规模,增设奖学金与国际交换计划,打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化国乐培育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