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戏在户外地坪上演出。(沈福馨 摄)
特别企画 Feature 特别企画/安顺地戏

古老神秘的安顺地戏

傩是古代先民酬神驱邪的一种原始舞蹈,迄后演变成傩仪、傩戏。贵州安顺地区自明代屯军带进傩戏,融入民间生活;今日地戏的演出即是当年军傩的流变遗存,因持续古风古貌,而有中国古代戏剧活化石之称。

傩是古代先民酬神驱邪的一种原始舞蹈,迄后演变成傩仪、傩戏。贵州安顺地区自明代屯军带进傩戏,融入民间生活;今日地戏的演出即是当年军傩的流变遗存,因持续古风古貌,而有中国古代戏剧活化石之称。

世界上的戏剧艺术中,像安顺地戏那样具有奇特魅力的,虽然不能说是仅有,但可以说是罕见。它在中国大陆民间已流传六百来年,风靡了多少代人;近年到欧洲演出,也使千千万万的外国朋友为之倾倒。

安顺地戏是贵州高原独有的一种文化 现象,主要在称为屯堡的一些村寨中流行。每逢春节或稻谷扬花的农闲时分,由农民组织的地戏班子就要按照祖上遗规「开箱」,请出金碧辉煌的「脸子」(木雕面具)戴了,穿上色彩斑烂的战裙,背挿绘有龙虎图案的战旗,手持刀枪和扇巾,在锣鼓喧天中威武地进入一个空旷的坝子,经过「扫场」的仪式,便载歌载舞表演起来。表演无丝竹伴奏,锣鼓却敲的急徐有致,富有音乐感。演员的唱腔更是高亢嘹亮,钻山应谷。而且腾挪跳舞非常整齐。随著现代文明进入屯堡,可供农民观赏娱乐的玩艺已不少,但每逢地戏时总是人山人海,围的水泄不通。由于一个屯堡基本上只演一堂戏(表演一个历史故事的连台本戏),许多中年以上的观众对剧中人的唱词说白都已烂熟于心,但他们不避寒风或烈日,仍然站在那里如醉如痴地观赏。

据初步调查,明初朱元璋实行「调北征南」和「调北平南」的策略,屯军和移民将流行于中原的一种艺术带到贵州安顺一带,与当地文化融合,便形成了地戏。地戏分布在以安顺为中心的普定、平坝、长顺等县、市,迄今发现的剧团有三百多个,剧目有近三十个之多,内容都是传说中的历史故事,与演义小说和民间说唱有密切的关系,如封神、三国、说唐、说岳、英烈传等等,全是军事题材,很少有爱情故事,更没有民间生活的内容。有的屯堡人认为,祖宗当年来此屯军,非常寂寞,见周围少数民族能歌善舞,便将唱本的唱词加上动作自娱,于是有了地戏。现在地戏剧中人仍以第三人称说唱,显系民间唱本留下的痕迹。由此,硏究者认为地戏是由说唱演变为戏剧的中间阶段。也有人认为地戏之所以全演军事题材,是屯军农垦之余练武的一种方式;而戏目内容都是宣扬忠君爱国,则是屯军道德规范的教化表现。

但是,这些不足以说明地戏的所有文化蕴涵。地戏在屯堡具有神奇的魅力,还另有深刻的原因。地戏在安顺民间称作「跳神」。在《贵州通志》上载有一幅「土人跳鬼之图」,有人认为画中人戴有面具,断定「跳鬼」与「跳神」(地戏)是一回事。

从实际情况看,地戏与鬼没有什么关系,与神倒是紧紧联系在一起。戏中的人物是神化了的,他们之中的正面人物虽然都是中国历史演义传说中的贤君和良将,但在屯堡人心中又都是天上的星宿,只是演地戏时才请他们到凡间走一走。地戏选择在春节和稻谷扬花时演出,也有借助神力驱邪纳吉或祈祷丰收之意。

学者们则从地戏中发现了「傩」的踪迹。中国远古时代的先民对大自然和人生的灾变不理解,便有戴面具酬神驱邪的一种傩舞出现,以后演变成傩仪、及与艺术结合而娱神娱人的傩戏。傩分宫廷傩、民间傩与军傩,地戏即军傩之流变遗存。明代屯军后裔为缅怀祖风和思念故土,地戏乃流传至今,而且古风古貌犹存。于是,安顺地戏遂有中国古代戏剧「活化石」之称。

 

文字|胡维汉 贵州省文联主席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秋天艺术节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戏谱

即戏剧脚本。安顺地戏的剧目如照历史年代列序有《封神》、《大破铁阳》、《东周列国志》;《楚汉相争》、《三国》;《大反山东》、《四马投唐》、《罗通扫北》、《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粉粧楼》、《残唐》;〈二下南唐》、《八虎闯幽州》、《三下河东》、《九转河东》、《五虎平西》、《五虎平南》、《精忠传》、《岳雷扫北》;《英烈传》、《沈应龙征西》、《黑黎扫五关》等。目前已知消失的剧目有《东周列国志》、《郭子仪征西》、《黑黎打五关》。从剧目上看,元代忽必烈的英雄业绩全不见列,似可窥解为明代正统军傩不为敌者立传。

(取材自《民俗曲艺》63期)

傩的发展经历了傩舞、傩仪、傩戏三个阶段。《书经.舜典》载「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即是傩舞的原始雏型。一九七三年靑海大通县出土新石器时期陶画上,有头戴兽角、身配兽尾的五人结手舞蹈之图像,为发现最早之傩舞的纪实。

《周礼.夏官》中记载了方相氏率神兽及侲子队伍驱逐邪魔的仪式,说明西周春秋时期傩仪已相当完整,并有宫廷傩及民间傩之分,并行流布。迄宋,文献所示,傩仪不仅转化成傩戏,而且已有一定规模。

傩发展至明淸,贵州史籍上有「逐傩」扮面具戏的图文。安顺地戏据考即为明洪武年间江西籍塡南屯军所带进的戈阳腔化的军傩,基本上保持了明初传入时的原样。地戏一词则见于淸道光七年《安平县志》所载「灯火爆竹,扮演故事,有龙灯、狮子灯、花灯,地戏之东」,文中所述与今安顺地戏演出状况几近相同。

(取材自《民俗曲艺》 63期)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