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尙佛事的屯堡村民,把地戏中的英雄视为命运的主宰,祈福纳吉的祭祀仪式,自然就成为地戏中的一部分了。
安顺地戏是留存的一种古老的民间戏曲,在其戏剧本体中就包容着诸多的祭祀因子。当剧中人物被罩上「神」的光晕后,崇尙佛事的屯堡村民在把地戏看作节庆娱乐的同时,也把剧中英雄视为自身命运的主宰者。稼禾的丰歉、村寨的平安、人畜的兴衰既依靠科学技术也依赖神灵护祐。如此,祈福纳吉的祭祀仪式就自然地构成地戏的组成部分了。
安顺地戏中的祭祀仪式有如下几种:
一、开箱
演出前的仪式之一。包括四项步骤:
1.请神。在开始跳地戏的当天(一般是年初二),将前一年演出结束后封存于「神柜」内的面具从存放处抬出,安放在佛座或神龛或院内或寨门前。柜前设供桌,摆设香烛、糖食、果品、刀头、雄鸡、豆腐、米饭、酒茶等供品。在选定的时辰,或由戏班负责人(俗称「神头」)率领该剧主要人物(只能是正将),或由德高望重的长辈老人代表全村,在供桌前焚香点烛叩拜,念开箱祝祷词,敬请本戏的众位神灵(只请正将不请反将)下界来到人间。
2.敬神。念完开箱词后随即开柜请出正将面具,按次序排列在供品后面,由神头或寨老念敬神词,祈望众位神灵护祐村寨万事如意永隆永昌。念毕,用活的红公鸡一只,将鸡冠掐破(此称「小捡」,若剁下鸡头称为「大捡」),边念点鸡词边用鸡血点柜头、柜脚等处。其词也无非是「雄鸡点柜脚,富贵荣华子孙多」之类祈祷村寨吉祥富裕之意。
3.参神。点鸡完毕后由村中妇女参拜众神,或念祝词或颂佛经。
4.顶神。参神完毕后由神头或寨老呼名穿上戏服的演员上前来顶戴面具。先帝王,后文臣武将。演员顶戴之前,须先「打素坛」,将柏树枝燃烧,或将烧红的煤块放入一盆凉水中,借烟气、水气上窜时,演员从上面跨过借以冲掉人身上汚秽之气,以免对神不敬;再用盆中水净手,恭恭敬敬接过面具戴上。
二、参庙
演出前的仪式之一。演员顶神后,剧中主要「神灵」(正将)要在正将元帅率领下,到村庙、土地庙去参拜庙神,有如过往官员拜谒当地州官,以示礼貌。
三、扫开场
演出前的仪式之一。地戏演员参庙后,敲锣打鼓来到演出场所,此时场中空地已围成圆场。先由两个小童跳进场子,边打花扇表演边唱扫场词。其意是两小童奉玉皇大帝旨意,来到人间庆贺新春,边打扫教场以利众神驰骋保护村寨,边说贺词祝贺村寨发财发富。这个仪式将演出前的淸场赋予了神话意义。
四、扫收场
正戏演完后的仪式之一。一般由六位正将、两个小童、和尙、土地来进行。和尙来自峨嵋山,土地来自南天门。整个仪式主要由和尙、土地来主持。他二人互相盘问来历,互相逗乐打趣,获得观众的阵阵笑声,使严肃的仪式掺入了喜剧的色彩。之后,和尙、土地唱扫场词,有的地方加念佛经。其意是将一切好的扫进来,把一切坏的扫出去,护祐村寨风调雨顺、淸吉平安、家庭祥和、六畜兴旺。
扫完场,由元帅点兵,土地押阵,在鞭炮声中绕场一周后,走出村寨几十公里处卸装,回寨。有的地方,面具还要用戏装包裹使其不外露,以示神灵不回头直达天庭。
五、封箱
这是地戏结束的仪式,包含二步骤:
1.敬神。演员从村外卸装回到寨中后,或在戏场或在面具存放处安放一门板,将全部面具排列其上,正将排上边,反将排下边,仍以各色祭品安放于面具前,燃点香烛,焚烧纸钱。由神头或寨老念敬神词,酬谢诸神的辛劳和施福。之后,村里有求愿的、还愿的男男女女,抬来自家的祭品敬供于众神面前,叩头烧纸钱,许诺祝祷。
2.封箱。村民敬完神后,由神头或寨老上前焚纸念封箱词,请神归位。然后将面具一个个小心翼翼地放入神柜内。
六、辞别与送别
地戏班应邀到外村演出所行仪式。
1.辞别。在选定黄道吉日出发的当天,演员全身披挂,头戴面具,在主帅率领下,鸣锣击鼓,浩浩荡荡往水井、桥、祠堂、寺庙、风水树、寨门、土地庙等处一一辞别列祖列宗和把关神灵。
2.送行。戏班辞行完来到村口,村中父老在寨门口设桌摆酒,为远征的众兵众将「神」送行。由寨老唱送行词,祝愿军队得胜班师回村。众将领酒三杯,上马出征。
七、接风与参拜
地戏班应邀进入邻寨时举行的仪式。
1.接风。戏班到达外寨后,外寨父老要在村口设案接风,以示对人与「神」的敬重。由当地寨老敬酒祝词,主帅上前领礼,表示感谢。
2.参桌。参桌犹如猜谜。是根据所演剧目或剧中人物,或选择应时应景的吉祥事物,在桌子上用实物摆成谜面。如:跳《三国》,桌上放一个马笼头,一枚铜钱,谜底即喩指「曹操潼关遇马超」;桌上放五颗谷子一盏灯,谜底即喩指「五榖丰登」。参桌出谜称之「闯门锤」,是考验地戏队有无水平的一种方法。一般要设三至五张桌子,有的戏班曾碰上设十二张桌子之事。能参,则表示地戏班懂礼规、有水平,会得到好的款待。
3.参拜。戏班参完桌后,要在寨中参井、参庙、参桥、参树、参祠堂、参寨门等。其唱词大意皆是祈望神灵护祐之意。参拜完后,戏班下场扫场演出。
八、开财门
这是地戏演出期间,有的人家修房建屋、远出求财、门庭不吉等,就礼请戏班上门为主家举行开财门的仪式。有的戏班面具存放于人家户,也上门为主家开财门。有的戏班则把此仪式纳入正式演出前的仪式之一。
「开财门」是由主帅率六人或八人(包括两个小童)来到主家通说吉利。锣鸣鼓响中来到主家门前,主家大门紧闭,先由小童上前念「踩财门」词,再由主帅上前唱赞贺主家开门大吉、财源滚滚、贵子高登颂词,一道道大门就在「好话多说」的赞美中打开。
在「开财门」时往往加上「参桌」。一是增添欢庆色彩;一是借桌上物谜多说主人家喜欢的「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一团和气、永子永生」等好话,让吉利「神气」笼罩在主人家房宅屋宇,而主家也绝不会吝惜给戏班利市钱的。
九、送太子
此仪式在众多民间戏剧中皆有。这是中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统观念所衍生而成。那些没有生育、没有男孩的夫妇,期盼膝下有「床头骑竹马」的娇儿,于是把地戏中樊梨花阵前产子、长坂坡赵云救阿斗等有关儿子的情节视为先兆而期以应验。在地戏演出期间,无子的家庭礼请戏班上门「送太子」。在一片赞歌祝祷中,一木头刻制的小儿就来到主人家,先和其「母」共床一日,再供奉于主家神龛上,享受着人间烟火,祝祷其能转世人间。若主家果真得子,要重礼酬谢戏班,还愿送还木头「太子」。据传,六十多年前一大户人家「送太子」后果得麒麟,礼送某戏班每人一块几两重的银牌呢!
十、架马和开光
为面具艺人雕刻地戏面具时的仪式。
1.架马。当艺人被礼请至某村坐堂雕刻面具,要选定适宜动斧的吉日,挂上鲁班祖师神位,燃香点烛,用活公鸡「小捡」祝词敬献,架上马凳,放上木头,砍上一斧以示开工。第二天,专心实意投入全部面具的雕刻。
2.开光。面具雕刻完上彩后,「神」还未来到人间。雕刻艺人选定吉日将所有面具陈列于神龛前,举行「开光」请神仪式。用活公鸡一只「小捡」后将鸡血一一点在每个面具上,边点边念长篇开光词。经这样神圣的仪式,一面面木制面具才赋有了「神」的圣灵,才能去完成村民所祈求希冀的目的和任务。
以上所述,是地戏中的祭祀仪式。从中可见,地戏既有金戈铁马的故事引人入胜,又有神秘宗教仪式的福祐功能,它存在于经济文化相对比较落后的农村就不奇怪了。正因如此,也才保留了令人惊诧而内涵丰富的一个古老剧种。
文字|帅学剑 贵州省安顺地区文联主席
参桌实例
金官屯地戏队应邀赴伍家关演出《粉粧楼》后回到金官,村民于寨口迎接神兵神将回营,设案参桌。第一个谜面是一个铜锣和一个月饼。谢元军师上前唱答:
一轮红日照乾坤,
元帅领兵转回程。
众位老幼来迎接,
寨前摆酒迎尊神。
罗家父子团圆会,
金官家家更欢腾。
不知猜得对不对,
高抬贵手留下情。
第二个谜面是鸡蛋一个,水果糖数颗。谢元军师唱答:
一张桌子四角方,
桌上摆得有名堂。
罗元被困鞑靼国,
罗家遭难走四方。
平完番邦奏凯歌,
鞑靼终究要降唐。
罗家父子团圆会,
不知猜得当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