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艺术
创作新潮

与声音玩出一条创作之路

谢韵雅Mia的人声实验

Mia(谢韵雅)是台湾极少数以「人声」实验作为创作媒介的创作者,在她的作品中,虽然混合了肢体与录像艺术的媒介,但是「人声」的「玩耍」是她在每一次表演中重复使用、也是最容易见到其潜力与爆发力的创作元素。Mia在声音实验上的自信,源于台湾并无此创作传统,且没有师承与流派的压力。比较起她在作品中大量使用的肢体元素,显得更能悠游于音色的选择与即兴。

Mia(谢韵雅)是台湾极少数以「人声」实验作为创作媒介的创作者,在她的作品中,虽然混合了肢体与录像艺术的媒介,但是「人声」的「玩耍」是她在每一次表演中重复使用、也是最容易见到其潜力与爆发力的创作元素。Mia在声音实验上的自信,源于台湾并无此创作传统,且没有师承与流派的压力。比较起她在作品中大量使用的肢体元素,显得更能悠游于音色的选择与即兴。

蓝调吉他大师莱‧库德(Ry Cooder)在一次访谈中谈到人声的魅力,他说:「如果我能唱,我绝不会去弹吉他。」

以嗓音诠释乐音是人类文明的精华,而唱出旋律已不是发声唯一的途径,人声作为一种乐器,「玩弄」出没有固定旋律线的各类声响,早已形成当代音乐家的另一条创作路径。其中,梅芮迪斯‧蒙克(Meredith Monk)或许是启发许多艺术家走上挑战声音极限的启蒙者。

自行摸索玩耍之道

Mia(谢韵雅)是台湾极少数以「人声」实验作为创作媒介的创作者,在她的作品中,虽然混合了肢体与录像艺术的媒介,但是「人声」的「玩耍」是她在每一次表演中重复使用、也是最容易见到其潜力与爆发力的创作元素。

Mia在声音实验上的自信,源于台湾并无此创作传统,且没有师承与流派的压力。比较起她在作品中大量使用的肢体元素,显得更能悠游于音色的选择与即兴。当然,因为没有可循进的前人之路,在人声实验上,Mia也得倚赖自己的摸索。

二○○○年,Mia拿到一笔补助,往纽约进修艺术行政,虽然只有半年的时间,却确认了她在声音实验上的潜力与天分。自小喜欢舞蹈与音乐,却因父母为劳动阶级无法负担学习的费用,Mia无缘接受学院的训练。自小学到大学,Mia都得靠课外活动来满足自己声音与肢体上的表演欲望。纽约的半年,对于Mia来说,充斥著各样的可能与鼓励。先是上了蒙克两天密集的Voice Lab,在课堂上结识了同好,组成一个相互砥砺的实验三人组。在一次被鼓励的即兴发声的场合、在人才济济的纽约,Mia以奥地利Yodel(注1)吟唱为基本发声形式,加以自己的声音特色,在纽约艺术家琳‧布克(Lynn Book)举办的一个开放的竞赛中,获得布克的赏识并夺魁。比赛的首奖是免费参加布克的声音工作坊六个星期,获奖对于当时的Mia来说无疑指向了一条更清楚的创作道路。

作为一个没有受过学院训练的创作者,Mia充分享受了纽约艺术环境的开放──不检验创作者背景,只探究其当下的表现。她在发声上粗砺原始的能量受到她的老师布克毫不保留的激赏。

从各说各话到迈向成熟

从纽约回到台湾,Mia尝试与生活及创作上的伴侣史考特‧培瑞尔(Scott Prairie)继续探索声音与肢体的实验,并开始尝试加入概念性的剧场元素。今年四月在华山音乐馆的音乐演出《声之动──城市部落的乐音》中,乐器扩编至非洲的Djembe鼓与中国南胡(吴政君Alex)、贝斯吉他与法国号(Scott Prairie)、吉他(Pieter Thys),加上一些原住民乐器像是非洲拇指钢琴(Thumb Piano)、澳洲雨棍(Rain Stick)。Mia以Loops(声音回路器)辅助将自己的声音堆叠层次,企图创造更大的空间,踢踏舞者蒋薇华带进新的节奏与声音,偶尔乐器与声音擦撞出小火花,但是在节奏交替与器乐即兴时的互动上仍缺少对话、聆听与回应的能力,因此形成各人在演出上的各说各话,没有主体的结构与层次。

华山的演出后,Mia安排并客席比利时乐人Pieter Thys在柏夏瓦的演出,这次反倒是Mia就声音即兴的发挥上表现极佳的一次,在各种民谣发声上自在地穿梭,可见其渐渐脱离了声音模仿的阶段,与Pieter、Alex三人在极小而亲密的演出空间,细腻的聆听与观察成了彼此堆叠再生出即兴的良好基础。因为没有「剧」的牵绊,没有太多的「表演形式」穿插其中,Mia以声音与Pieter和Alex对话时更为大胆自由。大量使用喉音与口腔形状的变化,而不以脑后共鸣发声,使得Mia的声音玩耍出不同地域民谣歌者的特色,一会儿保加利亚山区的女歌、一会儿蒙古草原长调……,但也同时越来越难辨识出声音的源头。当一切都难以辨识时,也就是Mia人声实验成熟期的开始。

「人声实验」创作中,许多女性的创作者在民谣传统中寻找灵感与素材,以突破发声的特质与潜能,Mia当然也循著这轨迹。许多女性乐人以此而为名,超越原本传统音乐创作的成就。Ida Kelarova在捷克的International School of Human Voice就是以女歌启发声音与肢体潜能而著称。Ida早年为捷克家喻户晓的演员,近年在捷克乡间开办声音与肢体工作坊,招生对象为欧洲各国的艺术工作者,授课的老师除了Ida自己外,还有来自各地的著名民歌者,例如捷克吉普赛歌者Vera Bila,她们带来不同于西方美声的发声方式,呈现不同的声音美学。

独立女声 超越传统

当代创作者越来越难满足於单一形式的创作,因而在表演形式上力求突破。Ida Kelarova的妹妹Iva Bittova延续其父亲吉普赛提琴手的香火,但不满足于古典音乐训练与民谣音色的重复,她玩耍出提琴与人声的同时竞赛,挑战各样的不和谐音阶与模式,扩大音乐的意义,成为Iva Bittova易于指认的音乐特色。当然,Iva Bittova熟稔于各种音乐形式,年轻时也走过传统民谣的路径,使得她在人声实验上奠有稳固的基石。

希腊女歌手Savina Yannatou以空灵的美声与默契良好的Primavera de Salonika乐团搭配出一首首传统名曲,但是她终究不能满足于美好的旋律,在人声的各样实验中超越旋律的极限,努力寻找独立精神。

八○年代芬兰民谣女歌兴起的实验与传统并进的风格,西贝流士音乐学院第一届民谣系开启的「我们女人」(注2)的声响,十数位女性乐人同时发自身体底处的声音,巨大而震撼,女歌不仅止于优美,不仅止于叙事。

 追求独立与独特性是创作者最大的前行动力,Mia在人声实验摸索的道路上,选择了一条台湾甚少艺术工作者走过的路径,只能靠著参与国外乐人的工作坊、采集民谣民歌、开办自己的工作坊与聆听国外女性乐人的实验作品等自我学习,再将素材转化为创作元素。选择一条国内没人踏过的创作路径,Mia的辛苦可见,其快速的成长亦可见,对于Mia的声音表现与潜能,笔者给予最大的掌声。

文字|钟适芳 音乐工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1‧Yodel是一种运用真假音转换、源于阿尔卑斯山区一带的山歌唱腔。

2‧芬兰「我们女人」Me Naiset(we women)乐团成立于一九九二年,团员之一的Anna-Kaisa Liedes较为知名。 

相关网站

莱‧库德其人其作:http://www.ry-cooder.de

琳‧布克其人其作:http://www.voicelabnyc.com/about.html

延伸阅读

本刊第五十一期《奇幻女子──梅芮迪斯‧蒙克》,俞秀青,页61~65,1997年2月。

本刊第五十一期《编织彩色挂毡──蒙克和她的作品》,黄尹莹,页66~69,1997年2月。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