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温暖的剧场小窝里,彼得.布鲁克和他的国际团队创作了《摩诃婆罗达》、《樱桃园》等二十五部以上的作品。这些演出都带有一种简约的美感,这多少得感谢北方剧院的空间所提供的空间限制,让作品的力量还原到演员能量与观众想像力上。要回到演员中心,不光是减少道具就可以达到,还得靠剧院本身良好的声学效果来支持演出。
当《摩诃婆罗达》于巴黎北方剧院(Théâtre des Bouffes du Nord)演出之前,彼得.布鲁克注意到这出九小时的史诗巨作,谢幕时太阳刚好从东方缓缓升起,而且恰好位于剧院后方天幕的位置,于是他决定做个尝试。在首演的隔天清晨,后方大门缓缓打开,观众看到金黄色的曙光洒进剧院,温暖了整个空间,大家都觉得这是难忘的神圣经验(隔天来看的人就没那么好运,太阳被乌云遮住了)。
贫穷反而带来空间的自由度
根据长期与彼得.布鲁克合作的舞台设计与空间大师勒加(Jean-Guy Lecat)表示,彼得.布鲁克一直将北方剧院视为一种生命轨迹。所以打从一开始,他就不打算重新整修剧院内部,反而是保留斑驳的墙壁,让观众感受到时间在空间留下的痕迹。或许是将错就错(但这也通常也是大师的厉害之处,他们能将劣势转为优势),北方剧院具有一般剧院所不能拥有的灵活度,剧团可以依他们当下制作的需要,在墙上打出一扇门或是作任何空间变更。反正这本来就是个粗俗空间,贫穷反而带来空间的自由度。
北方剧院建于一八七六年,只知道建筑师曾在莫斯科读过书,但这位神秘人物却盖了一个令后人感到赞叹的奇妙空间。由于当初是设计成音乐厅,所以它的声学效果特别好。不过不知什么原因,这个表演空间几经易主,一直没有起色,二次大战后的最后一场演出是《第二性》大师西蒙.波娃的剧作,之后此地就成了流浪汉遮风避雨之处。寒冬来临时,躲在剧院里的游民会将身边可见之物拿来生火取暖,也造成内部几次火警。
所以当彼得.布鲁克接手时,这里真的是断垣残壁。原本文化部预估得花一大笔费用和两年的时间才能完全整修好,可是彼得.布鲁克宁愿只花四之一的经费,然后在三个月内开张演出。他们将升降舞台移走,将前排观众席拉高,把表演区往前移,创造了一个让演出与观众共处一室的空的空间。剧院开幕首演的作品不令人意外,是莎士比亚的作品《雅典人泰门》。
接近莎士比亚时代的伊丽莎白式剧院
北方剧院最特殊之处,就是它的内部空间基本上是个圆形,非常接近莎士比亚时代的伊丽莎白式剧院。深爱莎士比亚的彼得.布鲁克,对此空间有一种特殊的直觉,也因此他才能独具慧眼,选中这个空间(之前阳光剧院的莫努虚金也来看这个空间,最后她选了弹药库)。一九八九年,当莎士比亚同期的玫瑰剧院被考古学家挖掘出来时,人们发现其内部空间与北方剧院非常类似,都是一个圆形,而且尺寸也差不多。这件事也让彼得.布鲁克也为他的选择感到高兴与骄傲。
一九七四年,彼得.布鲁克将国际剧场研究中心(C.I.R.T.)改名为国际剧场创作中心(C.I.C.T.)之后,正式迁入北方剧院。名称的改变,标示著彼得.布鲁克的团队已经准备好从实验的阶段,进入面对观众的演出阶段。之前的非洲之旅与美国巡回,让他们掌握了更具普遍性的剧场表现语言,如今他们终于要安定下来,要和观众共同拥有一个家。
在这个温暖的剧场小窝里,彼得.布鲁克和他的国际团队创作了《摩诃婆罗达》、《樱桃园》、《众鸟会议》、《乌布王》、《那个男人》等二十五部以上的作品。这些演出都带有一种简约的美感,这多少得感谢北方剧院的空间所提供的空间限制(有限制才有自由),让作品的力量还原到演员能量与观众想像力上。要回到演员中心,不光是减少道具就可以达到,还得靠剧院本身良好的声学效果来支持演出。
「好的空间不用维持太久,一辈子就够多了」
虽然北方剧院没有华丽装潢,可是就像很多内部发黄的小酒馆一般,一种特殊的亲密感反而让人觉得这里更美,更加生气勃勃。有位日本建筑师来造访此地之后,也在东京的世田谷区盖了一间具有类似舞台的剧院(Setagaya Public Theatre)。关于北方剧院的沧桑,彼得.布鲁克说:「一个空间被建造完成后,它的意义自然会不断改变,因为当下是不断在变动的。以前英国的服装或家具广告有一句广告辞,其实透露了某种剧场空间的真理:『它可以用一辈子』——我觉得这句说得太好了,因为好的空间不用维持太久,一辈子就够多了。」(Lecat 2003:252)
主要参考书目
Brook, Peter Threads of Time, N.Y.: Counterpoint,1999
Lecat, Jean-Guy and Todd, Andrew The Open Circle: Peter Brook’s Theatrical Environments, London: Faber & Faber, 2003
Welles, David A Short History of Western Performance Spa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