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种个性的灵魂,同时控制同一个身体,时而恢复善良的杰寇,时而化身为邪恶的杀人魔海德。(宽宏艺术 提供)
焦点专题 Focus 音乐重咸剧情热辣 善恶之间的强硬对比

音乐剧《变身怪医》的创作背景与特色

所谓「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善哉斯言,人们也许对外在事物有克服万难的毅力,对掌握自己却经常犹疑不定,甚至怀疑到底哪个才是真的自己。过往有许多以主角具多重个性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唯《变身怪医》Jekyll & Hyde把这个构想推到极端:服药就可以把人性中的善恶分离开来,在人体内轮流执政。

面对这个永世无解的人性议题,《变身怪医》提供了一种搔到痒处的趣味。观众一边鄙恶剧中刻意塑造的暴力、血腥,却又从中尝到嗜血的刺激。如果这部剧不是那么麻辣,票房恐怕不会那么好,这岂不是台上、台下齐变身吗?吊诡啊。

所谓「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善哉斯言,人们也许对外在事物有克服万难的毅力,对掌握自己却经常犹疑不定,甚至怀疑到底哪个才是真的自己。过往有许多以主角具多重个性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唯《变身怪医》Jekyll & Hyde把这个构想推到极端:服药就可以把人性中的善恶分离开来,在人体内轮流执政。

面对这个永世无解的人性议题,《变身怪医》提供了一种搔到痒处的趣味。观众一边鄙恶剧中刻意塑造的暴力、血腥,却又从中尝到嗜血的刺激。如果这部剧不是那么麻辣,票房恐怕不会那么好,这岂不是台上、台下齐变身吗?吊诡啊。

 音乐剧《变身怪医》

6/17~20  19:30 

6/19~20  14:30 

台北 国家戏剧院

6/24~27  19:30 

6/26~27  14:30 

台南市立文化中心演艺厅

7/1~4  19:30 

7/3~4  14:30 

台中中山堂

7/9~11  19:30 

7/11~12  14:30 

高雄市文化中心至德堂

INFO  07-7809900

个人喜欢《变身怪医》的理由,比一般观众多一点不同的「同行」观察角度。因为它和那些天王名剧如《歌剧魅影》、《狮子王》…比起来,是一部相对贴近我们,值得观摩比较的参考剧目。我称它为「后韦伯世代」的代表作品之一。作曲家法兰克.怀德恩(Frank Wildhorn,简称「野角先生」),其年纪、出身背景、观念、技巧…都与我们这个世代创作者接近。以下为大家做点说明。

素人音乐家先发唱片,从地方杀进中央

《变身怪医》从地方小剧到世界名剧的过程,台湾听众可说有点精神上的参与。这部剧名气起初不大,传到台湾时,压根儿没什么人知道它是啥玩意儿。那年是一九九一年,它以一张不起眼的唱片传进台湾。当时它确实己经首演(或说试演),但只在休士顿地方剧院演出,离百老汇还远。作曲家时年三十二岁,只比二十多岁的我大一点点。据我所知,这个在大学主修历史和哲学的「素人作曲家」,在学期间就开始创作这部初试啼声之作,这个背景也格外让我心有戚戚。

由于纽约居大不易,羽翼未丰的野角先生想由地方杀进中央,便采取先发唱片的策略。他成功了,这部作品虽然戏剧略有不足,但在音乐方面功夫下得深,在媒体传播下果然获得巨大成功。尤其〈就在此刻This is the Moment〉,富有激亢的情绪搧动力,被许多表演活动或体育盛会采用为主题曲,得到爆炸性的曝光度,堪称一曲成名。

毕竟这种走红,是流行音乐领域的斩获,并不等于「剧」本身的成功。虽然对一部剧作而言已经算是「够本」,但是野角先生还是锲而不舍,往后数年加以改良后,终于在一九九七年正式进驻百老汇,距首演已经过了七年。野角先生的努力获得回报,他是后来唯一同时三部剧在百老汇上演的美国音乐剧作曲家。我们眼睁睁地见证了他从青涩到大放异彩,并成为登陆台湾的前几部音乐剧。

周游各种题材,不凸显地方色彩

「后韦伯世代」的美国音乐剧作曲家,特点是受到强烈的欧洲风格影响。在美国本土音乐剧繁华落尽后,八○年代欧系音乐剧以宽广多变的音乐风格、深厚的人文素养,异军突起,席卷美国百老汇市场。看在新生代眼里,受到相当程度影响。野角先生的轨迹便是如此,尝试走「国际」、「多元」和「文本剧」的路线,向传统歌剧也较多取法。如同韦伯一样,他周游于各种题材,每部作品呈现不同样貌,也因为「地方性」不强,更广受世界各地接受。

他的作品不以凸显美国风格为诉求,不管《波奇与贝丝》(一译《乞丐与荡妇》)、《我爱红娘》或《西城故事》的道地美国,或是《真善美》式的「欧皮美骨」,他都不要。《变身怪医》有雄浑、才气纵横的作曲技巧,但可以看到许多欧系音乐剧的「模组」。往后作品,也大致呈现这种世界风,及人文历史的爱好(别忘了这是他的本行)。例如《红花侠》Scarlet Pimpernel(1997)《南北战争》The Civil War(1998)、《卡蜜儿》Camille Claudel(2003)、《吸血鬼德古拉》Dracula, the Musical(2004)、《卡门》Carmen(2008)、《基度山公爵》The Count of Monte Cristo(2009),以及在日本发表的《绝不说再见》Never Say Goodbye(2006)。从一九九○到二○一○年之间,一共有十四部作品问世,堪称创作力旺盛。

知道这个背景,对《变身怪医》的音乐设计逻辑便不难理解。野角先生在大学时期就喜爱苏格兰小说家史蒂文生(Robert Louis Stevenson)一八八六年出版的小说《化身博士》The Strange Case of Dr. Jekyll and Mr. Hyde,如同《歌剧魅影》一样,有著悬疑、惊悚、浪漫的特质。找到剧作家布里克斯(Leslie Bricusse)合作,故事背景设定在一八八五年的伦敦。这是一部几乎没有阳光、充满阴暗压力的戏,场景若不是在暗无天日的医师实验室,就是在伦敦的黑街、红灯户、贫民窟。

直接夸大赤裸铺陈,重咸口味感官刺激

《变身怪医》的故事结构很简单,一个孝顺、正义感的医生杰寇(Jekyll)为了医治父亲的病,拿自己做活体实验,注入一种号称可以分离控制「善」、「恶」元素的药剂。结果善与恶是分离了,但并没有被控制。两种个性的灵魂,同时控制同一个身体,时而恢复善良的杰寇,时而化身为邪恶的杀人魔海德(Hyde)。这样的故事背景,提供强大的对比可以发挥。不过,毕竟野角先生当时血气方刚,采取直接、夸大、赤裸裸的手法铺陈,使整部剧失去让人自行品味咀嚼的想像空间。

显然,剧作者和作曲家想借此描述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无法摆脱的善恶挣扎。中国人的老祖宗一、二千年前就不断思辩这个问题,例如孟子的性善说、荀子的性恶说。因此这个题材可以马上唤起人们的共鸣,不过本剧剧情设计依然有些牵强之处,让人觉得说服力不够。例如正义感十足的律师朋友约翰,要带杰寇医师去「散心」,却去了秽暗、犯罪的伦敦黑街,这样的朋友也未免太有创意了些。又如化身为杀人魔的海德,连环杀害的都是伪君子或恶棍,可说是内心忿恨心情的解放。但下一个杀害的却是自己心爱的、善良的女朋友露丝,逻辑很难转过来。

本剧最成功、也是让我最有意见的部分,还是它的音乐。每首歌曲都像是轮廓太深、色彩太浓的画像,把一种讯息重复的、重击的灌输到观众脑里,固然带来剧烈的感官刺激,但在重咸的舞台视觉效果联击下,真是有鸡汤煮成狗血的感觉。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评论与回响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热血真诚的代表歌曲导聆

在漫长数年的修订过程中,《变身怪医》的剧情和歌曲有不少更动,历来发行的各版本唱片,多少都有些差异。目前我所知道的唱片版本有「录音室版」、「首演版」、「伦敦版」、「维也纳版」、「匈牙利版」、「剧场DVD版」…野角先生可能见到善用媒体的重要,所以毫不保留地一录再录。

〈表象之歌Façade〉、〈善与恶Good 'N' Evil〉

〈表象之歌〉可说是本剧的主题曲,Façade可说是表象、面具,意谓人们虚伪的外表,在剧中以合唱方式出现四次之多,词意无外乎对人性的虚伪冷嘲热讽。〈善与恶〉则是剧中杰寇在黑街认识的酒女露西所唱,同样强调了人性的善恶对立。音乐本体是好的,标准「群众」(如《悲惨世界》的序幕)、「欢场」(如《西贡小姐》的酒吧场景)两个模组。但是过度强调单一讯息,无法不让人感到做作。试想,一群好色男闯入花街要看牛肉场,火辣的舞女一边跳著挑逗的钢管,歌词却是社会学者写的「论人性善恶」,如何不叫人感到突兀。

〈接纳我的一切I Must Go On/Take Me As I Am〉、〈曾经在梦中Once Upon a Dream〉

两首标准的情歌,女主角艾玛(Emma)如同《魔笛》中的夜后,存在的目的好像就是为了现身在上、下半场各唱一首大情歌。她以观音菩萨慈悲之姿,理解、包容、支持杰寇医师,甚至安详、悲悯地接受杰寇的死亡。歌曲非常优美,但同样稍有过甜、制式的问题。

〈别无选择/就在此刻Now There Is No Choice / This Is the Moment〉

好吧,虽然是一首夸张、搧情、煎肝煮肺的歌,同样犯了不节制的毛病,但无疑的,它是本剧最大的成就,是本剧得以屹立的重要原因。本曲由两首歌联篇组成,前段《别无选择》像是一个慢板序奏,《就在此刻》进入快板高潮,结构上有完整的伏笔、铺陈、发展和结尾,把一个人在困境中下定决心,把握时机大干一场的心情,描写得淋漓尽致,把「决心」升华到一种至高、至福的终极境界。设计是老梗,但不论旋律的设计、词曲的结合、力度效果,都达到相当高的完成度。我们可以从中看到青年野角,以贝多芬精雕打磨的苦功,推出铿锵有力、无懈可击的作品,无怪乎各界争相拿它作为鼓舞、造势的音乐。

〈对决Confrontation〉

这是本剧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作品之一,难度之高,大概要杀死许多男歌手。这是一首仇敌对决的歌曲,但却由同一个人来演唱。此时杰寇和海德「两个灵魂」在同一个身体里面对骂起来,而且要拼个你死我活。借由灯光和造形特效,观众活脱脱看到同一个演员在舞台上精神分裂、变脸互斗,是全剧的高潮点。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