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楼》中青年男女的浪漫互动。(安琪艺术舞蹈团 提供 )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南瀛走春.府城漫舞/传统vs.舞蹈 代表团队

从「民俗技艺」迈向「艺术舞团」──安琪艺术舞蹈团

安琪艺术舞蹈团的年度公演《登楼》在归仁文化中心演出。若从台南火车站乘车,约莫半小时路程。抵达这个被司机唤为「草地所在」的文化中心时,四下静悄悄幽暗的民宅显得有些冷清。下车前,司机问,「是去文化中心喝喜酒吗?」

安琪艺术舞蹈团的年度公演《登楼》在归仁文化中心演出。若从台南火车站乘车,约莫半小时路程。抵达这个被司机唤为「草地所在」的文化中心时,四下静悄悄幽暗的民宅显得有些冷清。下车前,司机问,「是去文化中心喝喜酒吗?」

票口旁设置了一个临时铺位,服务人员招待观众取用切好的喜饼小块,说与演出相关,「台南大饼」伴随著食物香味,是北台湾少见的前台风景。

《登楼》作为安琪舞蹈团首次发表的舞剧,将庙埕嬉游、做「十六岁」成年礼、出阁前制饼提亲等府城女性成长历程化入民族舞表演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桥段,是传统的手帕舞在舞者手中成为制饼师傅转动的饼皮,舞者到台下分送真饼,年纪小的观众咬了一口,「好好吃!」引起一阵喧笑。

首度推出舞剧  与在地食品结合行销

舞团的艺术总监杨安琪,于一九九九年将舞蹈社转型为舞团。要成为舞团接受公家机关补助,必须每年发表创作、举行公演,平日营运舞蹈社教学,到了公演时就得投入制作,行销、宣传、排演……十多年下来,舞团摸索出两种演出模式:在中大型舞台的演出仍以民族舞为主,由杨安琪和舞蹈社教师一同编创;另外的小型展演则让教师编制芭蕾、现代等类型舞作,不加限制。

从过去汇演式的民族舞,到此次首度推出舞剧,创作上杨安琪逐年给自己松绑,「把民族舞的东西做成剧场式,与观众互动」,不再画大浓妆、不再穿传统戏曲般的厚重服饰,降低观众看表演时的压迫感。

寻求企业赞助,在表演中做置入性行销,也是一个新尝试。有了将「女子出嫁」搬上舞台的构想后,恰好从事食品业的友人支持,原本想以橡胶制作道具,因缘际会却想到手帕舞和饼皮的相似连结,最终编成了「手帕饼舞」的段落,杨安琪也对此尝试满意。

发展路途多艰  有几分能力做几分事

出了首善之都,经营艺文表演团队的挑战不少。杨安琪坦言,在台南,民族舞仍普遍被视为民俗技艺,亦即,地方上有节庆喜事,民族舞团就会受邀搬演,「斗闹热」,也造成了民族舞团盛行的潜在原因,「就和台南县被称为艺阵之乡是一样的道理。」

即便自许成为艺文表演团队,地方资源严重不足,也让创作者陷入焦虑。团队一年的补助经费曾拿过五万元,演出补助拿过三万,不到制作费一成;县市合并后,文化部门还在磨合中,演出补助相关政策和补助款还未稳定,申办手续也变繁复;即使申请了公演场地,也可能因台北来的大型演出而被迫改档期、改地点。

在这些现实之下,舞团经营一方面设法自力救济,一方面提升企画能力,以文建会、国艺会等国家级补助来源为目标。「但我们也知道全台湾这种团队太多了」,有几分能力做几分事,杨安琪说,至少「我现在是因为兴趣、喜欢去做」。吸收前人经验、把传统旧品换新装,吸引更多观众,杨安琪以「艺术舞团」为名,未来希望在不拘于民族舞的前提下,无压力地从事创作。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