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绘八十年战争期间,西班牙人攻打弗拉芒地区村庄的油画,Pieter Snayers绘于1666年之后。(本刊资料室 提供)
特别企画 Feature 无界限—完全比利时 Crossing Over Belgium/文化开门/历史社会篇

多民族走过的足迹 多元中的团结力量

比利时历史生成和当前社会氛围

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走过多个族群统治的过往,形成了比利时今日多语言文化的面貌与独特的政府体制。经历六次宪政改革,甚至曾一年半内没有联邦政府,而最近政经声势都上升的法兰德斯地区更出现要求独立的声浪……比利时国家的格言为「团结就是力量」,建国以来就存在的文化多样性,在政治上形成善于妥协的精神,未来全国人民如何继续在多元中团结,让人拭目以待。

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走过多个族群统治的过往,形成了比利时今日多语言文化的面貌与独特的政府体制。经历六次宪政改革,甚至曾一年半内没有联邦政府,而最近政经声势都上升的法兰德斯地区更出现要求独立的声浪……比利时国家的格言为「团结就是力量」,建国以来就存在的文化多样性,在政治上形成善于妥协的精神,未来全国人民如何继续在多元中团结,让人拭目以待。

比利时王国面积三万零五百廿八平方公里,北边与荷兰接壤,东边是德国,东南为卢森堡,南方相邻的是法国,西边则濒北海;全国地势平坦,西、北两半部皆在海拔两百公尺以下,最高点位于东南方,仅六百九十四公尺,平坦的地势,多少也是该国在历史上屡遭外人入侵的原因。行政区划上,全国分成三个「区(Régions)」:法兰德斯区(La Région flamande)、布鲁塞尔首都区(La Région de Bruxelles-Capitale)及瓦隆区(La Région wallonne)。法兰德斯区也称为弗拉芒区,位于北半部,面积一万三千五百廿二平方公里(占全国44.29%);瓦隆区或称瓦隆尼亚区,在南半部,面积一万六千八百四十四平方公里(占55.18%);布鲁塞尔首都区在全国中央,但为法兰德斯区所包围。

二○一三年六月一日比利时全国居民共11,156,136人,其中:6,409,934人(占全国57.46%)住在法兰德斯区,主要使用荷语;3,581,929人(占32.11%)住在瓦龙区,主要使用法语,但境内东边列日(Liège)省有九个紧邻德国的乡镇市属德语区,其居民总数为76,754人;1,164,273人(占10.44%)住在布鲁塞尔首都区,约八、九成说法语,一、二成说荷语。荷语、法语与德语为比利时的官方语言。

多民族统治过的这方土地

比利时于一八三○年脱离荷兰王国(或称荷兰联合王国)独立,当时的荷兰王国主要包含今日的荷比卢,但成立前后才十五年。欧洲列强在一八一五年六月结束的维也纳会议中,讨论如何于拿破仑战败后重划各国领土,为防止法国日后向北扩张,决议将信奉天主教的比利时与信奉喀尔文新教的荷兰合并成一个缓冲国。这也埋下日后比利时独立的种子。

现今比利时这块土地,远在史前时代就开始有人类活动,西元前五十七年罗马人入侵时,住民为塞尔特(les Celtes)人,到西元五世纪,由后来入侵的日耳曼族法兰克(les Francs)人统治。在罗马人统治时期,比利时的南部罗马化较深,北部较浅,法兰克人入侵后,较多的人进入比利时北部,在当地使用他们的日耳曼方言,而进入南部的法兰克人,人数较少,被罗马文化同化了,因此至少在九世纪,比利时就已经划下了南、北不同的语言文化界限。比利时一直受到欧洲不同民族与政权的统治,自十五世纪末至十八世纪末,还先后被西班牙及奥地利管辖过,但北部居民倾向日耳曼文化南部居民拉丁化的分歧始终持续著。一七九四年起,接管的是法国,直到一八一五年。

比利时建国后终于能维持独立,不过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都遭遇到德军长期占领。第一次大战结束后,凡尔赛和约重新划定德国的疆界,将德比边境属于德国的Eupen及Malmedy两个郡纳入比利时版图,当中包含了今日的德语区。

两语言族群的拉锯纠葛

比利时在十八至十九世纪法国统治期间,法国推行法语,法兰德斯地区使用荷兰语受到压抑或限制;在荷兰王国期间,国王Guillaume 1er d’Orange则企图使荷兰语成为法兰德斯的官方语言。比利时独立时,北部居民使用荷语方言,南部居民使用法语方言,虽然北部居民较多,但订定法语为官方语言,一来显示反对Guillaume 1er 的政策,再者当时全国无论南北上层社会流通的是法语,而选举制度下缴纳选举税获得选举权者也大多数是说法语的族群。法语是官方语,意味著在政治、行政、司法、教育、军队等方面只使用法语,不过每位国民在一些场合仍然可以用自己熟悉的任何语言沟通。

一八四○年起,不满唯有法语是官方语的法兰德斯知识分子发起「法兰德斯运动」,希望荷兰语能取得与法语相同的地位。至十九世纪末,他们在司法、行政、教育等方面获得一些进展,在一八九三年修改选举法后,全民也都有了投票权(虽然有钱者可以多投一两票)。面对法兰德斯运动,瓦隆区担心失去法语主导的优势,也出现反制势力,彼此抗衡。一九一九年再修选举法,改为一人一票,年龄也降至廿一岁(妇女则自一九四八年起方有投票权),这有利于人口居多数的荷语族群。一九三二年的语言法,将全国分成法兰德斯与瓦隆两语言区,各区以单一语言为原则。在一九六○年代,语言的分歧已导致南、北在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产生差异与分裂。一九六二至六三年的语言法确立了荷、法语的语言边界,而布鲁塞尔为一双语区;天主教鲁汶大学于一九六八年起分割成荷语及法语两独立大学,法语鲁汶大学被赶出位于法兰德斯的鲁汶,后来另在瓦隆区的新鲁汶(Louvain-la-Neuve)设校;广播等媒体分成荷语及法语;全国性的政党分成独立的荷语政党及法语政党;法兰德斯的人均国民生产毛额在一九六六年首次超越瓦隆区。

六次宪改打造当前政治体制

比利时南北的对立愈演愈烈,互争全国的政治、经济资源,若不从事宪政体制改革,恐将危害到国家的统一与和谐,联邦政体或许较可满足自主的要求。「区」的划分就相当于一些联邦国家的「州」或「邦」。除了「区」以外,基于文化自主的原则,一九七○年代开始的宪政改革建立了荷语、法语及德语三个「文化共同体(Communautés culturelles)」,主管与语言关系密切的文化事务,一九八○年代「文化共同体」的职权再扩张至教育等领域而改称「共同体」。一九九三年的第四次宪改完成了目前联邦体制的架构,「共同体」与「区」成为组成联邦的实体,各自拥有政府及议会,只是荷语共同体与法兰德斯区两者的政府及议会均合而为一。比利时的「共同体」与「区」拥有极大的自主权限,与联邦政府皆被视为国家的最上层机构,且立于平等地位。二○○一年及今年七月完成的两次宪政改革,都在将更多联邦的职权及经费移转至「共同体」与「区」。

二○一○年六月十三日,比利时举行国会议员选举,选后筹组联合政府,经过将近一年半的协商,直到二○一一年十二月六日,新的联邦政府才宣誓就职。各政党磋商期间就是在寻求对第六次宪改的共识,组阁及修宪历时冗长,可看出寻求共识之不易。比利时荷语区在立国初期尽管人口较多,但文化、经济方面均处于劣势,努力争取权益,近年则情势逆转,希望获得更多自主,独立的声浪也不时出现。主张法兰德斯独立的政党新弗拉芒连线(Nieuw-Vlaamse Alliantie;N-VA)在上次选举获得最多席次,虽未能成为联邦政府的执政党,但声势浩大。国会议员任期四年,下一次的选举将在二○一四年举行;共同体与区议会的议员任期五年,也将在明年改选。为配合二○一四年欧洲议会议员的选举时程,比利时预定在明年五月廿五日举行「三合一」选举,选举结果及随后联邦与地方政府的组成,将可进一步看出民意趋势。

多元中团结的力量

以土地面积或人口来看,比利时只能算是一个小国,但是在啤酒及巧克力方面,却是全球最大的王国。比利时艺术家在新艺术(Art nouveau)及漫画等领域卓越的表现,也先后风靡整个欧洲,乃至美洲及亚洲。今日布鲁塞尔已经成为欧盟的代名词,欧盟在台机构——欧洲经贸办事处将欧盟格言“United in diversity”翻译成「在多元中团结」,这句话也常说成「多元一体」、「异中求同」或「多元的统一」,欧盟希望欧洲多元的文化、传统、语言能成为会员国一起迈向和平繁荣的资产。比利时自己国家的格言为“L’union fait la force”,「团结就是力量」。比利时建国以来就存在的文化多样性,在政治上形成善于妥协的精神,未来全国人民如何继续在多元中团结,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秋天艺术节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