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五六七年起,伦敦就有专业剧场的出现,更在王室与政府政策的推动下,步步积累数百年,才有当今蓬勃的「戏剧之都」!近年面对低迷经济的困境,伦敦剧场经营者亦致力创新,让艺术推广与创作能量持续发热。而整体剧场产业的分工精细,包含研究与剧评的持续不辍,都让伦敦的剧场生态得以丰富健全。
对于艺文爱好者而言,伦敦是一座让人永不厌倦的城市。从地铁站里的乐手,到歌剧院的芭蕾,各式表演应有尽有,只怕一周七天不够用。 无论是蓬勃热闹的西区商业剧院,或是持续创新的受补助剧场,活络的表演艺术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观光客,亦是带动伦敦旅馆、餐厅相关服务业产值的重要亮点。
专业剧场出现早 补助机制助长蓬勃
专业剧场在伦敦出现的时间极早,一五六七年,由旅馆改装而成的「红狮」(Red Lion,在现在的白教堂一带),被认为是最早提供定期戏剧演出的剧院。而后在一五九九年开幕的「环球剧院」(The Globe Theatre),成为莎士比亚戏剧作品重要的演出地点。历经黑死病、伦敦大火、英格兰联邦时的清教徒统治时期,戏剧活动一度沉寂,到了一六六○年查理二世复辟,他个人对戏剧的爱好,也让剧场逐渐复兴。伦敦剧场历经数百年的更迭,今日荣景亦非一蹴可几。在这当中,也历经数次对于相关政策的论辩,例如皇室中的内务大臣(Lord Chamberlain)曾握有核发戏剧演出准演证的大权长达两百卅年,凡是「影响善良风俗」的剧情,皆可能被内务大臣封杀,无法上演,即便一九○九年曾被包括萧伯纳在内的七十一位剧作家、导演等人发表公开信抗议,仍是直到一九六八年,内务大臣的审查制度才被取消。
除了对演出内容的解禁之外,二次大战后,在经济学家凯因斯的倡议下,大不列颠艺术理事会(Arts Council of Great Britain)的设立,确立了政府经费挹注艺术的政策取向。一九九四年,国家乐透基金(The National Lottery Fund)成立,目前乐透彩券的收入有百分之八,可透过分配,补助全国的文化机构。同年,大不列颠艺术理事会分割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斯及北爱尔兰四地,负责给艺文团体及机构的补助分配。英国政府的文化观光媒体部并不直接涉入补助款的审核与发放,亦是文化政策上著名的「一臂之距」原则的体现。
尽管英国在一九九七年将「创意英伦」等口号、政策落实在国家政策中,整体的艺术发展也并非全无阻碍。二○一○年,现今的联合政府上台不久,便宣布要删减各项政府支出,连带地也影响到受补助的各文化单位。在理想状态下,尽管来自政府的补助减少,艺文单位仍可从企业赞助、私人慈善捐款、或是商业活动(如作品授权、商品贩售)等营收来源补足缺口。然而自二○○八年后的经济衰退,在收入减少的情况下,如何刺激观众掏腰包买票、如何寻找更多企业赞助,成为剧场的重要课题。若是艺文单位进行组织瘦身,意即用较少的人担任更多的工作;在此同时,亦须兼顾创作的发展,实属不易。
剧场经营突围创新 从艺术到商业成为可能
固然英国的经济似有回春之兆,剧场经营者的创新精神,也展现在开源节流的策略上。尤其是对顺应社群媒体、数位科技兴起的热潮,随之运用与结合,无论是在作品本身,或是行销策略上,皆有所突破。同时,在观众开发方面,大馆所如国家剧院(Royal National Theatre)、南岸中心(South Bank Centre)、皇家歌剧院(Royal Opera House)或是英格兰国家歌剧院(English National Opera),有特别的教育及观众开发部门,办理家庭日、教育推广等活动,也固定针对经济上较为弱势的失业者、六十五岁以上长者、学生、十六至廿五岁青年等,提供可负担的优惠票券;也常见为听障、视障观众安排有辅助的特殊场次,让每个人都有机会体验剧场 。在这当中,也常见企业捐助合作的案例,例如国家剧院的Travelex 十二镑票券,巴克利(Barclays)银行跟丹玛仓库剧院(Donmar Warehouse Theatre)合作的十镑前排票等,都成为阮囊羞涩的观众们之福音。
另一方面,受补助剧场近年推出的新作,常在艺术性上受到肯定,不仅获奖无数,甚而进一步转移至西区进行商业演出。作品首先在受补助的剧场中上演,演出数周至三个月不等,口碑及票房建立后,转移至商业剧场继续演出,票价也会往上加个至少两成。如此一来,受补助剧场的档期亦可移给别的新制作,维持创作能量。大型场馆除了自行制作的节目之外,亦可见与小型剧团合作的作品,如国家剧院在二○一三年便与Punchdrunk剧团合作,推出走动式演出《溺死者》。较小型的Fringe剧场如汉普斯丹剧院(Hampstead Theatre)、阿尔美达剧院(Almeida Theatre)、皇家西史塔佛剧院(Theatre Royal Stratford East)、巴特西艺术中心(Battersea Arts Centre)等,位址皆与西区有段距离,上演作品多较具实验性和批判性,敢于挑动诸多议题的敏感神经。
除此之外,鼓励社区居民的参与,以及培养青年演员、导演、剧作家的计划,也常在受补助剧场中见到。以老维克(Old Vic)及杨维克(Young Vic)剧场的「双区计划」(Two Boroughs)为例,因两者位在伦敦Lambeth与Southwark两区交界,此两区居民可凭地址证明免费索票,或购买非常低价的票券,同时区内的学童、青少年有机会受邀参与教育活动。换言之,这些剧场并不孤立于周边环境之外,而是敞开大门,努力与邻居对话。
产业规模分工精细 艺术生态丰富健全
长达数百年的剧场发展至今日,伦敦剧场已然形成分工精细的产业规模,如演员经纪人协助安排演员试镜机会、专门的剧场行销公关公司也协助小型、巡回剧团打理媒体关系。以制作端来看,从创作源头、舞台技术、到前台观众服务,皆有具规模的专业分工。成立于一九○八年的伦敦剧场协会(Society of London Theatres),是剧场经营者、制作人的同业协会,与演员、音乐家工会,共同维护从业人员及雇主的法定权利与义务,并且举办联合的剧场行销计划;依旧蓬勃的媒体评论家、国家政策智库、学术机构的参与和研究,也给予了整体剧场发展丰富的养分。迷人绚丽的舞台背后,这些努力经历长久的累积,环环相扣,对表演艺术生态而言,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