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美族Pakalungay(Tai Pera 绘图)
特别企画 Feature 艺术家的成长处方笺╱民俗考

标志自我的成长:通过仪式与成年礼

在很多社会中,只有通过成年礼之后的人才会被认定为成年人,他们将成年礼视为生命周期中相当关键的仪式,是一种脱离儿童状态的生命仪礼;成年礼标志了一个有潜力的个人如何被社会真正接纳,并被期待能赋予一定责任和义务。一般来说,我们常常可以听到人们用「通过仪式」来指称成年礼,但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仪式?而参与成年礼的人们又都「通过」了什么?

在很多社会中,只有通过成年礼之后的人才会被认定为成年人,他们将成年礼视为生命周期中相当关键的仪式,是一种脱离儿童状态的生命仪礼;成年礼标志了一个有潜力的个人如何被社会真正接纳,并被期待能赋予一定责任和义务。一般来说,我们常常可以听到人们用「通过仪式」来指称成年礼,但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仪式?而参与成年礼的人们又都「通过」了什么?

身体与文化之间:看见成年礼

一九二五年,一位未满廿四岁的美国女性只身远赴南太平洋的小岛萨摩亚进行田野调查,并在三年后将成果整理出版成《萨摩亚人的成年》一书,在当时的美国社会轰动一时。她,就是日后被誉为美国人类学之母的——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有感于长期困扰美国社会的青少年问题,米德疑惑这样的状况是否真是所有青少年共有的宿命,在展开调查后她发现:相对于美国青少年所遭逢的风暴和压力,萨摩亚年轻人在孩童过渡到成人阶段的过程中似乎毫无困难。透过这本让她一举成名的经典民族志,米德明白地告诉美国社会大众:「塑造人行为方式的主因,是文化而非生物因素。」换言之,在青少年问题来自教养还是天性的争论上,米德毫无疑问地站在前者——也就是文化的一方。

米德的研究,出发自人类学一个相当核心的问题——跨文化之间我者与他者的异同。她试图透过对异文化的实地考察,发现人类的共通人性和个别社会的文化多样性,以此进一步厘清文化特殊性与生物普同性之间的关系。她聚焦于生命周期之习性发展的立场,提供我们进一步思考划分这些不同生命阶段的意义。

不同生命阶段的社会分层,让社会成员可以自我或彼此识别应如何参与社会的规范与期待。生物性的身体提供了人类最基本的共同点,生命周期作为无法避免也无可逆转的生物过程,透过年龄所进行的社会分化完成的既是一种纵向的安排准则,同时也横向地将人口划分为数个属于同一年龄范围的同等群体;这些针对人群的社会分化成为了社会中劳动分工的基础,维系社会的有效运作。尽管人类学家也承认未必能在所有社会中都找到相对应的人生阶段组成,但普遍来说,所有的社会都将人的一生区分成不同阶段,这些社会化过程造成了人生的断裂,人们也必须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阶段,被赋予新的身分、权利和义务。

以成年仪式来说,便象征个人脱离儿童期的依赖和母子纽带,成为能够自立的社会成人。一个社会成员转变的契机,可能来自于身体成熟的内在因素,通常包含第二性征的出现,较准确者如女子初经的到来,有时也以年龄进行经验论式的概估;也可能来自于完成某些标志性任务的外在因素,如第一次获得猎物、或者成功习得某种通常是性别化的技能。进入成熟过程的社会化须由文化来满足,其中经历的第二性征发展和青年强烈性欲也须透过文化加以教育或约束;由此我们可知,人生物性身体的成熟作为一个渐进的转变过程,身体上的成熟往往还必须伴随文化赋予个别生命阶段的意义,才能让社会有效整合与自我延续。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台湾的成年礼之一

阿美族Pakalungay

在年龄组织兴盛的阿美族,通过男子成年礼是一个加入组织的重要途径;以都兰部落为例,年龄组织大致在十二岁以后开始加入,每一年龄组织成员年纪以三至五年为范围。Pakalungay是阿美族年龄组织的最初阶层,过去进入Pakalungay代表男孩正式进入组织架构并将开启在会所制度的生活;在进入Pakalungay的仪式中,达到既定年龄的男孩会由头目手持藤条象征性的鞭打,并给予一串Tangful(臀铃)配戴。就字面上来说Pakalungay是指「被使唤的人」,其训练模式以「服从」为最高指导原则,等同传递部落讯息的传令兵,因此腰上系的Tangful也是为了进行讯息传达的功能。晋级成为Kapah(青年组)的仪式中,最重要的Pakayapay(更衣礼)是由家人帮忙穿上表现身分象征的服饰,代表已从原先只系铃铛的Pakalungay,转换为添增Kayap(男子下半身裙裤)、Alusaysay(披肩)与能追求异性的Alofo(情人带)的Atangas阶段,这意味著成为「调皮捣蛋」的「准青年」,是处于成年与未成年之间的尴尬时期,必须等到观察期结束才能在之后正式授与专属的年龄组级名称,真正转换为配戴头饰的Kapah。

Pakalungay是早期阿美族男性不可避免的人生经历,部落公共事务的推动与联系也都紧密牵系著从会所教育出来的男子,然Pakalungay在当代却不再具有高度的强制性;因此,当代的Pakalungay成为文化重构的关键,结合年龄组织制度的传统架构及训练营基础为基础的当代思维,让部落能够继续培养Pakalungay作为人力资源,以此建立起稳固的年龄组织基础。

 

台湾的成年礼之二

台南做十六岁

台南「做十六岁」主要源于民间对七娘妈、临水夫人、鸟母、婆姐等女神的信仰,在早期生活条件薄弱、医卫不发达的情况下,妇女多向这些妇孺守护神祈求生产平安和孩童生养顺遂。其中,因七娘妈是儿童的守护神,当幼儿周岁时家长会到庙中请求收养为契子、契女,以「加絭」和「挂絭」仪式请来护身符挂在幼儿颈上保佑平安顺利成长,此后每年七夕的七娘妈诞辰须由父母陪同回到庙里参拜、过香来「换絭」,直到十六岁成人时携带祭品到庙里还愿并「脱絭」,答谢七娘妈多年的照顾与庇佑。台南「做十六岁」仪式的盛行也与五条港的经济活动发展有关,清朝时期五条港港口贸易繁华,不乏聘请童工担任搬运工来补足劳动缺口,然尚未成人的童工按例只能领到半薪工钱;因此,当地工人家中若有小孩年届十六,便会盛大举行「做十六岁」科仪,公开表示已经成为可支领全薪的大人。

台南「做十六岁」活动于不同时空背景下逐渐转至庙中进行集体仪式,近年来更由政府与民间庙宇结合扩大办理,在每年七夕加入许多地方政府主办的大型相关活动。台南「做十六岁」的仪式围绕著七娘妈的祭祀,除有主要象征物的七娘妈亭,也增列许多与女性相关祭品;在仪式过程中,礼生穿戴状元服进行「钻七娘妈桌脚」或「钻七娘妈亭」等仪式,并在祭拜后将纸亭烧化,宣告孩童被七娘妈的照顾告一段落,往后更加独立、不再依赖,象征一种时间与关系的切割。

 

台湾的成年礼之三

牛角做出幼

来自闽东长乐、福州、连江各地的马祖居民各村传统习俗各异,解除战地政务后地方人士为提升马祖观光能见度,将不同村的习俗加以改造、发明成为马祖重要庆典活动,如马祖三大秋祭的出现也是这波观光浪潮的结果。其中,以临水夫人信仰为基础的「牛角做出幼」原是闽东传统民俗,近来也由牛角社区综合其他生命礼俗合并扩办为具在地特色的文化节庆。福州话「出幼」又称为「出童子」,字面上是执行让孩子平安脱离幼儿期的仪式,有过关除厄之意;「做出幼」仪式针对十六岁的少年,宣告脱离孩童时期进入另一人生阶段,在祈求礼生平安健康之外,也是家长感念临水夫人看顾和庇荫的酬谢,让孩子能顺利长大成人。

参与礼生身穿唐装、手拿戒尺,在仪式前先向家长和师长鞠躬,感谢其养育与教诲之恩,并在地方耆老们祭拜之后正式展开仪式:首先由道长为在场礼生撒上净水,接著带领礼生过火炉入庙,在锣鼓与牛角低鸣的齐奏下绕行庙埕三圈,再由地方耆老在礼生身后盖上临水夫人的平安印,并在饮成年酒、领平安蛋之后,由耆老为过关完成的礼生一一进行加冠礼,最后点上鞭炮向天地宣告礼成。典礼结束后,家长带著前一晚制作的红斗进入庙里替孩子祈福,斗内摆有白米、枝条以及筷、尺、剪、烛、花、线、镜、板等喜乐吉庆的红色物件,各自有不同的象征意涵;带回家的红斗可以放在祖先牌位前,以此祈求未来一帆风顺。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