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避「密闭、密集、密接」空间的防疫原则下,日本的室内场馆首当其冲,表演场地立刻关闭,排演多时或早已进入宣传、售票阶段的演出被迫取消或延期,名导平田织佐以仿佛正在上演一出「荒诞派戏剧」来形容这场巨变。政府虽有纾困方案,但申请繁琐条件严苛,团队只好一边申请,一边对外募资求援。不能现场演出,剧场创作者也未停下脚步,甚至发展出「ZOOM戏剧」这种线上新表演型态。而灾难也刺激著创作者的思考,新的戏剧思潮正在创生……
二、三月中,钻石公主号事件尚在余波荡漾,四间大阪的音乐展演空间(Live house)爆发日本国内最大规模的新冠病毒群聚感染,总计出现八十三名确诊者,足迹遍及日本全国十六个行政区。有鉴于此,日本政府归纳出回避「密闭、密集、密接(近距离接触)」空间的防疫原则。该原则于三月底经过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在媒体上的强力宣导,成为日本防疫的核心策略。回避三密空间的准则一出,包含剧场、音乐厅、电影院等同时聚集大量观众的室内场馆首当其冲,表演场地立刻关闭;排演多时,或早已进入宣传、售票阶段的演出被迫取消或延期。日本现代戏剧界知名导演平田织佐(平田オリザ)更以仿佛正在上演一出「荒诞派戏剧」来形容这场巨变。
申请纾困手续繁复 剧团募资自求生路
《读卖新闻》转述日本国内主要售票网「PIA(ぴあ)」 在五月底的统计,自今年二月至明年一月一整年间取消或延期之演唱会、表演艺术、体育赛事等节目,合计约四十三万两千场,推估票房损失高达六千九百亿日圆,占全年总营收的77%(注1)。若单看戏剧相关团体,依据「紧急事态舞台艺术Network」所发表的调查结果,截至五月中旬,已有十四个演出团队的损失超过一亿日圆,其中更有五个剧团损失在十亿日圆以上。
比起企业化经营的大型剧团与场馆,小剧场的情况更加严峻。许多小剧场演职人员平时即仰赖影视的临时演员或是排班制工作来维持个人生计与剧团营运。但是疫情导致影视产业停工,而夜间七点过后的禁酒令与回避三密原则也使餐饮业纷纷暂停营业。在无戏可演又无工可打的双重冲击下,小剧场的生存窘境无疑雪上加霜。
日本政府在疫情初期,先投入约四十四亿日圆进行纾困,随后在五月底又针对文化艺术活动投入了五百六十亿日圆。具体措施包含减税优惠;提供无利息、无担保的防疫专案融资,并且发放持续型的纾困补助金:法人团体最高补助两百万日圆(注2);自由创作者则能申请上限一百万日圆的纾困补助。中央层级外,各地方政府与民间基金会也提出各种针对独立创作或网路播映的补助计划,协助艺文团体度过危机。
不过申请中央政府补助的手续繁琐,还须举证今年所得比去年同期减少超过50%以上;更被要求切结今后会持续从事艺文创作,种种严苛条件也饱受艺文界抨击。不少剧团一方面申请政府纾困,一方面也透过集资平台来寻求大众支援。其中大部分是中小型剧团的单独募资,最受瞩目的则属近年来致力打造日本版百老汇、迪士尼音乐剧的「剧团四季」。该团为了填补年度三分之一场次公演取消所造成的庞大收入缺口,展开目标一亿日圆的群众募资计划。另外也有跨剧团的导演、演员、制作公司共同发起「延续舞台艺术于未来基金(舞台芸术を未来に繋ぐ基金)」的募资方案,筹措支持今后整体表演艺术创作环境的资金。
除了剧团在纾困上各自奋斗,四十个大型剧团、剧场及表演艺术经纪公司也发挥团结力量,组成前述的「紧急事态舞台艺术Network」(注3),建立资讯共享的联络网。透过该团体架设的入口网站,即能快速掌握经费补助与剧场防疫措施等所有相关支援情报。
无法现场演出 开发新的线上表演方式
在商业剧场的运作机制中,观众的上座率直接影响收益;就创作面而言,观众的参与及反馈,同样是完成作品的必要条件之一。剧场停演的初期阶段,不少剧团或剧场在原订演出期间于YouTube等影音网站线上直播,或将过去的演出免费于网路上公开。这个阶段至少先让戏剧表演不至于中断,也发挥了抚慰观众的功能。近期剧场解禁之后,剧团陆续重启演出,但是目前多以线上付费观看的方式,暂时将剧场从地面搬到「空中」。而活跃于远距办公期间的「ZOOM」等视讯会议软体,也意外成为新的创作平台,甚至发展出「ZOOM戏剧」这种新表演型态:演员透过视讯排练,观众也透过视讯欣赏现场演出。这个尝试不只限于现代戏剧,传统戏剧如歌舞伎演员松本幸四郎便预计自六月底起上演以「ZOOM」为舞台的「图梦歌舞伎」(注4),透过现代视讯软体重新诠释古典名剧《忠臣藏》,颇受瞩目。
首都圈之外的县市较早解禁,剧场恢复运作后所面对的首要课题,即是如何保持观众间的社交距离?五月初,冲绳县的「宜野座村文化中心」发布一张维持两公尺社交距离的观众席照,照片里所呈现的空荡座席其实已算「客满」。馆方也提出质问:「如此一来,音乐会还开得成吗?」这张照片引发业界关注,同时提醒著表演场馆必须思考即将面临的「新日常」(注5)。
日本戏剧学者川岛健曾提出在剧场中观众与作品进行物理性对峙,而这个空间也让作品在被「消费」的瞬间得以可视化之观点(注6)。因此无论是线上收看或大幅渐少观众入场率,都迫使原本提供作品与观众「物理性对峙」的剧场观念势必重新调整;而因应后疫情时代下作品与观众的新互动模式,甚至也需要找出相符的创作方式。
灾难刺激思考 书写戏剧史的新页
剧场活动尽管暂时停顿,戏剧的历史却仍在继续往前走。
日本当代戏剧最新一批创作者是经历过二○一一年东日本大地震、福岛核电事故,及二○一六年神奈川相模原市养护院杀人事件的「千禧世代(ミレニアル世代)」。在社会长期蔓延著无助、恐慌的氛围中,形成了描绘弱势者眼中世界、或是主张软弱权利的「软弱也无妨派(弱いい派)」。然而今年这场疫情,世界各地无一幸免,所有人的立场不再是旁观者,而是亲身参与其中的体验者与弱势者。对于创作者与观众而言,又将会是个激发新戏剧思潮的养分。
位在小剧场圣地下北泽的「本多剧场」,在六月一日东京解除剧场管制当天,随即推出分别由十一名演员演出的独角戏DISTANCE。连续七天的「线上公演」,吸引将近七千名观众付费收看。从创作理念到观众的支持,可以看见戏剧界的脚步没有因为疫情而停止,反而更加积极回应,摸索今后与疫情共生共存的距离(注7)。
在此同时,早稻田大学演剧博物馆认为因疫情取消,无法顺利演出的作品同样是构成戏剧史的重要成分。因此从学界立场提供另一种助力,启动了史无前例的「未上演」海报、文宣等相关文献的收集计划,以记录、保存疫情下的戏剧活动轨迹。
疫情终将过去,观众会再次回到剧场,舞台上群星再度闪耀,新的创作思维亦会不断创生。令和时代戏剧史的第一页从新冠疫情开始书写,即使先由一出未经排演的荒诞剧开场,但是在舞台上身经百战的戏剧人,必定能迅速地精准走到自己的位置。
注:
- 参www.yomiuri.co.jp/culture/20200531-OYT1T50099/。
- 仅限资本额在10亿日圆以下,或从业人员少于2000人之民间团体。
- 「紧急事态舞台芸术ネットワーク」(jpasn.net/index.html)。
- 「图梦」(zumu)二字的日文发音与ZOOM相近,也带有实践梦想的意涵。
- 宜野座村文化中心目前已不再维持间隔2公尺的社交距离,而是依照冲绳县的防疫指示,开放最多5成的观众进场。
- 川岛健《演出家の诞生―演剧の近代とその変迁》(东京:彩流社,2016),页147。
- 日本自5月底开始将防疫方针由消极封锁调整为「With coronavirus」的新日常生活。
文字|李思汉 早稻田大学演剧博物馆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