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

镜花水月─国光30戏曲沉浸剧场光影展 引领观众穿越虚实

文字|张震洲
官网限定报导  2025/05/08
本次策展企图创造一个灵魂私语,自我诘问,虚实迭映,时空失序,勾出自己都梳理不清的心底隐密,层层映照,向内凝视幽微人性的沉浸空间。 (国光剧团 提供)

国立传统艺术中心国光剧团于1995年成立,今年迎来成团30周年,标志著台湾当代戏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国光剧团以「台湾京剧新美学」为核心,长年坚持以创新的态度对话传统,开创出属于这个时代的京剧语汇。国光剧团于此时推出一系列精采展演活动,并于5月在双融域盛大推出「镜花水月─国光30戏曲沉浸剧场光影展」,以戏曲美学结合高规格沉浸式体验,带领观众穿梭于虚实交错的戏曲光影世界。

镜花水月─国光30戏曲沉浸剧场光影展

2025/𝟱/𝟭-𝟲/𝟭  𝟭𝟭:𝟬𝟬-𝟭𝟳:𝟬𝟬

每周一公休,𝟱/𝟵(五)𝟱/𝟭𝟭(日)𝟱/𝟭𝟱(四)𝟱/𝟮𝟱(日)不开放

台北  双融域 AMBI SPACE ONE(台北101 5观景台售票口旁)

国光剧团成立之初,正值京剧在台面临剧种式微的险峻时刻。历经成员们的筚路蓝缕与持续努力,国光不仅坚守传统,更以「创作」作为剧团艺术发展主轴,逐步建立出精致且具有代表性的美学品牌。艺术总监王安祈自2002年领军以来,确立了编、导、演三位一体的创作模式,从《阎罗梦》《王熙凤》开始,一路到《金锁记》《快雪时晴》《狐仙》《百年戏楼》等,均由台湾主创团队制作,作品紧扣当代脉动,展现出与时俱进的艺术生命力。

从2024起,国光更有意识地重制代表性新编剧作,如《狐仙》、《三个人儿两盏灯》、《天地一秀才─阎罗梦》等,打破新编戏「一演即止」的魔咒,推动新戏成为经典。这些作品透过新秀传承、演员交替的方式,展现戏曲生命的延续与蜕变,也为传统注入崭新活力。今年6月底的团庆演出节目重点之一,便是青年旦行演员黄诗雅挑战全本《王熙凤大闹宁国府》。此剧由京剧梅派表演艺术家魏海敏传授,弟子黄诗雅在名师带领下,挑战诠释经典人物《王熙凤》,不仅展现出青年演员在传统技艺上的厚植,也让这出曾引领京剧新美学的重要作品,得以在新世代观众中再次绽放光彩,同时也象征著国光剧团在新编戏经典化过程中的重要传承成果。

作为国光30周年重点展演之一,「镜花水月─国光30戏曲沉浸剧场光影展」将沉浸式光影设计结合戏曲美学,以全台最高规格五面沉浸投影与环绕式音响场域,打造出一座虚实交错的光影庭园。展览以「游园」、「入魂」、「相遇」、「凝视」四大概念为体验主轴,引导观众从惊鸿一瞥的邂逅,到与经典角色的深层灵魂对话,再到内心自我的探索与凝视,层层递进,呈现出如梦似幻、流转不息的戏剧魔幻时空。

此次展览从国光历年经典演出中「召唤」角色回归,并以视觉影像结合唱词、念白与音乐,让每位角色成为当代文化意识的载体。透过虚实映照的手法,观众不仅能感受到剧场幻觉,也能体悟到剧场与现实生命之间微妙的依存关系。正如展览主题「镜花水月」所示,国光希望带领观众在光影交错中,照见岁月流转、时光沉淀后的人性幽微与文化记忆。

国光剧团30年来持续探索京剧与当代艺术的多重可能,不断与跨国、跨界、跨领域创作交流。今年4月刚与翃舞制作携手推出《精卫》,融合京剧、舞剧与诗剧元素,激荡出新的抒情语汇。5月登场的「镜花水月」沉浸展更是国光结合科技与京剧的新实验,展现国光剧团在传统与创新之间的灵活姿态。

凝视聂光炎广告图片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