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当代文化实验场(C-LAB)「异响共声」展演计划于9月3日至7日参加2025林兹电子艺术节,获得热烈回响。本计划由文化部主办、驻德国代表处文化组支持,并由C-LAB台湾声响实验室执行。这是台湾首次在文化部支持下组成艺术家团队,登上具全球指标性的林兹电子艺术节舞台,与国际多元展演交流互动,展现亮眼成果。
C-LAB自2018年成立以来,持续推动国际连结,此次参展也是继今年1月与林兹电子艺术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后的重要合作实践。「异响共声」(Polyphony)展演计划不仅呈现C-LAB台湾声响实验室在声音科技与跨域创作的成果,也运用作曲、机械动力、互动程式、AI演算、电声设计、器乐演奏、VR舞蹈创作等多样形式,展现台湾科技艺术的当代多样性。
9月3日开展以来,人潮络绎不绝,部分作品已有相关国际单位探询邀请巡展可能。此外,3日晚间,驻奥地利代表刘玄咏亦特地出席观赏卢佳慧于林兹电子艺术中心Deep Space 8K呈现的《向旸》、《蝴蝶兰》两件影音作品。5日则由叁式及Cicada演出《 Drift in Time》,当晚座无虚席,两场演出均获得现场观众热烈反馈。
此外,由林兹电子艺术节主办单位特别于4日为C-LAB举办的国际艺术人士交流会中,台湾团队与来自各国的艺术专业人士探讨当代科技艺术的发展与挑战及探询未来合作交流可能,现场气氛热络。C-LAB营运单位台湾生活美学基金会董事长彭俊亨亦亲赴林兹,出席4日举行的林兹电子艺术奖(Prix Ars Electronica)颁奖典礼,见证科技艺术未来的新潜能,其中亦有台湾创作者获奖,显示台湾科技艺术在国际舞台上的持续能见度及潜力。
9月6日在林兹安东.布鲁克纳大学的Sonic Lab的「流变仪」音乐会演出亦获得在场专业人士赞叹,整场演出紧凑丰富,全场爆满、座无虚席。观众更于演后热情前来恭喜并切磋交流,迟迟不舍离去。
彭俊亨亦偕同C-LAB台湾声响实验室主任黄意芝及文化部驻德国代表处文化组秘书张祥裕,一同拜会2025林兹电子艺术节执行长暨艺术总监薇若妮卡.蕾柏(Veronika Liebl)及艺术节统筹与节目总监克莉丝托.鲍尔(Christl Baur),展开台奥在科技艺术与当代文化科技领域的深入对话。蕾柏及鲍尔都欣见数量可观的台湾艺术家参与该艺术节展演,也谈及未来可望与C-LAB展开更多元的驻村等交流合作,蕾柏并提及对台湾传统文化元素的兴趣,鲍尔则提议与科学等不同领域的机构合作之重要性。同时,董事长彭俊亨亦于此行会晤未来实验室(Futurelab)共同创办人暨林兹电子公司首席技术长霍斯特.赫特纳(Horst Hörtner)及资深研究员安娜.韦丝(Anna Weiss),详细了解该部门的创立背景、在林兹电子艺术公司旗下的重要角色以及与工业产业界的密切合作,相关之实践足以作为C-LAB旗下的科技媒体实验平台的重要参照。
本次「异响共声」跨域展演计划,透过多位艺术家与科技团队的合作,从不同角度探索创作,展现台湾在国际科技艺术交流中的创新能量,不仅作品获得现场热烈关注,让台湾创作者拓展国际视野、保持实验创新的动能,也进一步巩固了台奥之间的艺文合作基础。未来C-LAB期盼能持续推动更广泛、多元且深度的科技艺术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