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伤人的话常常就藏在最亲近的人之间,绿光剧场本周末登场的亲情觉醒大戏《八月,在我家》,描述父亲下落成谜后,三个女儿返家,面对母亲掀起尘封多年的真相,姊妹们也卸下压抑的沉默,家庭风暴一发不可收拾。这出改编自普立兹得奖作品,绿光改编落地本土化,仍部分忠于原著,希冀用更亲近的语汇跟生活场景带领观众认识世界级的作品。
2025/9/5 19:30
2025/9/6 14:30、19:30
2025/9/7 14:30、19:30
2025/9/12 19:30
2025/9/13-14 14:30
台北 国家戏剧院
2025/11/7 19:30
2025/11/8 14:30、19:30
2025/11/9 14:30
高雄 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歌剧院
2025/11/15-16 14:30
台南文化中心演艺厅
2026/1/10 14:30、19:30
台中市中山堂
《八月,在我家》把家直接搬上舞台,一座「两层楼剖面房子」让观众宛如潜入其中,窥视著家庭内部的隐密角落。尤其在观众席上,仿佛置身阳台,观看隔壁邻居上演一出八点档般的家庭战争,笑声与沉重交错之间,意外浮现出一种荒谬却真实的黑色幽默。场景调度上,家人们时而分散于各种角落,剧中有一幕全景直击所有演员在不同房间同步演出,声音跟动作交错叠加,各种情绪与反应皆表露无疑,带来强烈的「多线叙事舞台感」。
时而聚拢的13位演员则同框于一场 「中式餐桌戏」,瞬间成为舞台上最强烈的视觉焦点。看似团圆的氛围感,言语却是犀利且伤人的刀锋相对,瞬间成为舞台的视觉焦点。而圆桌背台的演员,在导演以角色设定下,就像是家里那些沉默或寡言的人一样,默默待著但也没有缺席一样,透过特别设计的座椅高低与走位调度,则巧妙地让即使是被「背对」的演员也能被观众看见,突显了角色之间的细微关系。

而圆桌上的菜色充满华人家乡味,剧中经典菜色则忠于美国原著的「砂锅菜」。在落地转译后,特别选择了「红烧狮子头」这道经典料理上桌。这道菜不仅是餐桌的家常佳肴,更象征了家庭即便是纷争后,依然能重新组合、凝聚于圆桌前。观众看见演员们真实地夹取食用时,仿佛被带回自己生命里的家庭餐桌现场,成为跨越舞台与观众之间的共同记忆。
这一出台湾剧场少见的全明星盛会,绿光剧场2025世界剧场系列之年度大戏《八月,在我家》13位剧场一线实力派演员,由包含王琄、吴念真、姚坤君、颜嘉乐、邓安宁、朱宏章、张丹玮、梁正群、张晴、黄士勋、邓雨忱、Miyaw Sika洪淳晨、王芝方等人一起激荡飙戏能量。剧中除了这13位举重若轻的演员们,这次重演版本更加入一把木吉他Live演奏,剧组刻意让演奏回归简约,强化演员的表演张力,观众在现场可以感受到陪衬的木吉他声,像是一个观察和包容家庭故事的「角色」。

导演吴定谦表示:「《八月,在我家》一直摆在我心中很重要的位置。历经11年后,我对这出戏有些哭点跟以前不大一样,可能因为年岁增长,这次排练时,感受到演员们在塑造角色有一种『举重若轻』的心境,无需张狂地呈现内在,更写实呈现出一个家的真实样貌。若没有13位优秀的演员,这家人也是不可能完美重现。」
吴定谦说:「虽然我在排练场里很多抱怨,其实,氛围是欢乐又互相信任。也多亏每个演员都愿意尝试与调整,让角色越来越鲜明。」他笑说自己像「幼稚园园长」,因为大家都是很会演但很难控制的演员。舞台剧魅力就在于演员彼此的默契与现场感,最大挑战在「对话节奏」,那才能真实呈现家庭里的紧绷与疏离。

这次以特别主演身分现身的吴念真,虽然只出现在第一幕的演出,但对于这出戏仍有感地说:「《八月,在我家》是一出戏,却更是一面犀利的透视镜。不同的生命个体一旦有了家人的关系,以爱为名的巨大无比的压力下,反而成为每个人的负担。人们常说家是最坚固的堡垒,而在此同时,它也可能是难以逃离的牢房?」最后,吴念真感性呼吁,这出戏结束的时候其实才是这个家重新的开始,所以你会微笑走出剧场,但眼角可能泪水未乾。
吴定谦认为这是一出「有泪有笑的黑色幽默喜剧」,看完会觉得「我的家庭其实蛮幸福的」。女演员们都认为戏很写实,能让观众找到与自己家庭的共鸣。同时也觉得看戏就像「看到自己」,也可以提醒我们要努力让自己自在、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