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
FUTURE VISION LAB 2024穹頂展演新境界 台澳舞蹈交流共製作品台北試演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秋季展演熱鬧登場,戶外穹頂劇場「FUTURE VISION LAB 2024」於11月起在東草坪與大家見面;由C-LAB與澳洲編舞研究發展中心「關鍵路徑」持續三年的「臺澳舞蹈創作交流計畫」,歷經互訪駐村,結合科技和舞蹈跨域創作,也將於穹頂劇場試演共製作品《我記得住機器記住我記住的》,精采展演一路到年底不停歇。
-
2024六本木藝術之夜 首屆RAN Focus聚焦台灣藝術家
2024年「六本木藝術之夜」將於9月27日至29日在東京六本木登場,匯聚世界各地藝術愛好者齊聚一堂,今年大會特別設立「焦點臺灣」(RAN Focus[Taiwan])單元,由文化部贊助、駐日本代表處臺灣文化中心協力、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策畫,策展人吳達坤策展,邀請包括西瓜姊妹、辛綺、何曉玫MeimageDance舞團、袁廣鳴、陳普、張方禹、蔡筱淇吉川公野等七組台灣藝術家參展,透過裝置藝術、影像與舞台表演等形式,用台灣獨特魅力點亮「六本木藝術之夜」。
-
《演算法和諧》德國威瑪藝術節首演 科技與舞蹈共舞
2024德國威瑪藝術節自8月21日至9月8日盛大舉行,並首度規劃「臺灣焦點」單元,由文化部指導,駐德國代表處文化組支持,包括雲門舞集等五組臺灣藝文團隊赴德國演出,其中由歐亞藝術網絡組織、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臺灣聲響實驗室和陳乂工作室共製之新作《演算法和諧》為臺灣單元壓軸閉幕演出,展現科技和舞蹈共構的魅力。
-
2024聲徜音樂節:Wandering 跨樂種風潮初秋來襲
「2024聲徜音樂節:Wandering」自8月23日至9月15日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登場,以當代音樂聲響為主軸,促發跨樂種交流對話,結合器樂、電聲、裝置藝術、影像、樂團等多元呈現,並以AI人工智慧融入音樂創作,包括台、義、法、德、英、加、日、韓、印尼、香港等90多位當代影音與多媒體創作者共襄盛舉,推出14組節目,囊括超過20件新創作品展演呈現,另有講座、工作坊,傳遞國際新觀點與聆聽文化,為觀眾帶來多層次的當代音樂饗宴。
-
2024玩聚場藝術節 用藝術延伸競賽精神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主辦「玩聚場藝術節」邁入第七年,持續以「遊戲」與「聚集」為策劃核心,將於8月3日和4日熱鬧展開,以「極限 NUMBER ONE」為主題,邀集眾多表演藝術團隊挑戰極限,帶來最神祕、最自由、最日常等各種「最」的展演活動。C-LAB執行長謝翠玉表示,今年主題呼應今夏體育競賽盛事,玩聚場也算是另類競賽,讓大小朋友在最輕鬆、最歡樂的氣氛中,一起來評比誰最厲害。
-
2023玩聚場藝術節──SHOW ME A PLATE! 表演盛宴打造新「台味」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於本周六、日舉行「2023玩聚場藝術節──SHOW ME A PLATE!」,豐富多元的節目內容,適合各年齡層參與,欣賞馬戲、音樂、戲劇、舞蹈及電音,突破所有框架,創造擁抱群眾的機會,歡迎大家一起來玩。
-
2023玩聚場藝術節PLUS 移師花蓮玩出互動新創意
由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舉辦的「玩聚場藝術節 Play Arts」,以「遊戲」與「聚集」為核心,自2018年開始,於每年暑假尾聲盛大展開。與以往不同,今年邁入第6屆的玩聚場將改在12月於台北舉行,不過先從7月29日至30日在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帶來「PLUS」版本,結合花蓮好山好水的風土,帶給觀眾暑假玩藝術的新靈感。
-
聚焦長銷劇 PLAYground空總劇場4月開幕首推《小王子》音樂劇
近年來,台灣表演藝術界不斷探索新的形式與趨勢,以吸引觀眾並提高劇場的長銷率與觀眾忠誠度,在多元化與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也逐漸朝向藝術性與商業性並重的方向發展。因此喊了很多年的定目劇╱長銷製作的經營,在這一兩年也有團隊嘗試地投入。然而,若要這股潮流持續蓬勃發展,仍需一個以市場思維進行營運的劇場作為基礎。為此,在文化部的協力與推動下,坐落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的大禮堂展演空間,將於今年4月1日起,由大清華傳媒率領團隊進駐,以「PLAYground空總劇場」為名,為台灣打造一個以長銷劇場節目為主軸的中型民間劇場。
-
企畫特輯 Special
並駕尖端科技 啟動聲響創作新紀元
為了讓台灣也能擁有結合藝術、科技、科學研究等技術的聲響實驗室,文化部於二○一八年與法國IRCAM簽訂合作意向書,藉由其聲響與音樂領域經驗的人才互訪、共製、研發及展演等領域交流,能更促進空總台灣當代科技、學術研究及當代創作的發展。計畫啟動同時,台灣第一座「臺灣聲響實驗室」也將落成,為了宣告落成啟用,C-LAB將於十一月底舉辦「C-LAB聲響藝術節」,藉著節目、聲音工作坊等活動,讓民眾走進實驗室劇場、認識聲音藝術。
-
藝視窗 News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三場館 前進橫濱TPAM國際舞台藝術交流會
【台灣】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三場館 前進橫濱TPAM國際舞台藝術交流會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轄下之臺北國家兩廳院、臺中國家歌劇院及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陸續到位,三館也積極展開資源整合與策略聯盟,繼去年共同投入國內藝術家創作計畫、聯合邀請國際節目來台巡演,2月份三館也首度攜手前往2019「日本橫濱國際舞台藝術交流會」(TPAM-Performing Arts Meeting in Yokohama),共同建立國際交流場合,張開國際網絡,放射台灣充沛的表演藝術動能。 日本橫濱「TPAM-Performing Arts Meeting in Yokohama」為亞洲重要的國際表演藝術交流平台,始於1995年,致力於激發新思惟並發掘各種可能性,以及建構亞洲文化藝術網絡的多元交流,2011年起多數活動移至橫濱舉行。2019年,TPAM於2月9至17日舉行,預估有來自超過40個不同國家的800名專業人士到訪。 三館於2月12日於開館紀念館(Yokohama Port Opening Memorial Hall)聯合策劃國際交流茶會,介紹指標性的國際節目活動及交流項目,藉此平台拓展國際合作機會。臺中國家歌劇院同時邀請兩位與日本有深厚淵源的2019╱2020駐館藝術家編劇林孟寰及科技藝術家王連晟共同前往、直面進行國際交流。 雲門舞集以《關於島嶼》獲英國「國家舞蹈獎」 英國最權威的舞蹈獎項「國家舞蹈獎」(National Dance Awards)於台北時間十八日深夜的頒獎典禮中,宣布去年在倫敦演出林懷民作品《關於島嶼》的雲門舞集,奪下2018年「最傑出舞團獎」。 倫敦沙德勒之井劇場藝術暨行政總監艾利斯特.史柏丁代表領獎時說,林懷民「不只編作好舞,也創造出前所未見的舞蹈語彙。台灣離任何地方都很遙遠他從頭創建了台灣的舞蹈文化。四十多年來,他用生命經營這個舞團,成為台灣異常重要的文化大使。」
-
特別企畫 Feature
看得見的空間 看不見的社交經濟
開源與節流是當今世代「共同工作空間」風生水起的主因,社交網絡與經費讓從事創作的工作者們聚集一處,期望左鄰右舍分擔空間、器材設備成本,最好也具備超強戰力,能讓創作思考有所激盪。共同工作空間是要文化生產與社交圈融為一體,這是文化領域工作者大多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社交網絡的重要性。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實驗開始 讓文化驅動未來
二○一八年夏天正式啟動,由文化部、經濟部、科技部共同挹注資源成立的「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以「實驗」為最高指導原則,以「集體」、「共享」、「連結」為方法,期待創造出以文化創新驅動社會創新的模式。因為這樣的實驗性格,C-LAB被文化部定為產業鏈的「從0到1」起點,執行長賴香伶指出:「重要的是,我們未來如何對接到不同的領域,合縱連橫,因此我們希望from Lab to Hub,不只是支持系統,更希望能成為一個平台,對接到不同資源、機構,以做到真正的連結與整合。」
-
藝視窗 News
林強領軍 兩廳院2019藝術基地計畫正式展開
【台灣】 林強領軍 兩廳院2019藝術基地計畫正式展開 兩廳院2019年「藝術基地計畫」擴大整體想像,除邀請三位「長期駐館藝術家」,並公開徵選出兩位「短期駐館藝術家」、五位「Gap Year兩廳院壯遊」青年及七位「藝術行政實習計畫」實習生。「藝術基地計畫」更首次加入導師角色,邀請兩廳院藝術顧問林強領軍,從青年培力作起,以更充足的資源及時間培育優秀人才。 「駐館藝術家」分為長期及短期計畫,其中長期駐館期間由一年延長至兩年,短期則為三個月。今年邀請方向著重連結在地文化,期望藝術家從台灣土地出發,說出屬於台灣的故事;另一方面則強調科技跨界,透過新的科技媒材,反映當今社會樣貌。本次邀請的三位藝術家,有長期挖掘本土文化與民間俗儀的吳明倫、樊宗錡,以及擅用數位科技演繹當代劇場的周東彥。 短期駐館強調跨域交流,以「1+1」概念出發,由藝術家提出跨領域及跨社群的合作計畫。本次公開甄選出王安琪與紀柏豪。身為專業劇場演員的王安琪,將以《婚姻場景》劇本為骨,邀請影視和劇場演員相互演繹,並深入探討劇場產業化的可能性。紀柏豪專研聲音創作,關注日常性的感知,將於駐館期間發展互動性音樂系統,並嘗試運用於劇場演出,反轉觀眾的聽覺經驗。 另首次啟動的「Gap Year兩廳院壯遊」計畫,要挖掘具潛力、能提出自身觀點,更勇於起身實現的青年藝術家。本次甄選出來自不同領域的林陸傑、林靖雁、馬雅、張凱福、陳弘洋,將以一年時間在兩廳院自由探索。 108年文化部「表演藝術結合科技跨界創作」補助名單出爐 文化部公布今年「表演藝術結合科技跨界創作」補助名單,包含社團法人臺灣視覺希望協會、安娜琪舞蹈劇場、舞蹈空間舞蹈團、城氏互動設計工作室、巴洛克機器工作室、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及黃翊工作室等7個團隊提案計畫獲得補助,總補助金額為新台幣1,200萬元。 社團法人臺灣視覺希望協會運用Buzzer Beacon技術,創作口述影像劇《黑聲劇團-停電了!別害怕》,從使用者角度,發展更能貼近視障表演者的輔助系統。安娜琪舞蹈
-
藝@展覽
空總的轉身 「再基地」續延實驗精神
原本的空軍總部,今年八月轉身成「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在這個新的文化場域,藝術家王俊傑策展的「再基地:當實驗成為態度」以宣示的姿態,讓參展者將自身創作連結空總的歷史脈絡,提問藝術及思想作為建構當代文明與身分的本質之外,作品也如穿針引線的角色,引領觀者居間漫遊行走,領略建築的特殊氛圍。
-
藝視窗 News
法國音樂與聲響研究中心將來台於C-LAB合作設立實驗室
【台灣】 法國音樂與聲響研究中心將來台於C-LAB合作設立實驗室 文化部長鄭麗君9月中旬出訪法國,與附屬於法國龐畢度中心的「音樂與聲響研究中心(IRCAM) 」總監馬德內(Frank Madlener)簽署合作意向書,IRCAM將協助由空總轉型之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就人才互訪、國際共製、研發及展演等領域進行交流,並在2020年底前,共同合作於C-LAB設立一個聲響實驗室。 IRCAM附屬於法國龐畢度中心,原由法國作曲家與指揮家布列茲(Pierre Boulez)創立。1969年成立之初即以電子音樂與聲音研發創作為發展方向,培養一批深諳軟硬體技術的專業工程師支援各種新音樂聲響創作。每年舉行的MANIFESTE藝術節匯聚國際舞蹈家、戲劇家、音樂編曲家及各類技術工程師等,以極具前瞻原創性的手法,將藝術與科技融合呈現各類展演,深獲好評。 國藝會辦理「2019演藝團隊年度獎助專案辦法暨填表說明會」 國藝會承辦之「2019演藝團隊年度獎助專案」自11月1至30日受理申請,即日起開放線上填寫申請表,申請者需於收件截止日11月30日前完成送件流程。為使團隊了解本專案辦法與申請方式,國藝會將在11月9日、16日分別於台北、台南舉辦獎助專案辦法暨填表說明會。台北場時間地點為11月9日下午2點於北師美術館,台南場則為11月16日上午10點半於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L4C文創講堂。詳情請參國藝會官網最新消息區。 文化部「表演藝術結合科技跨界創作」受理108年度計畫申請 文化部持續支持表演藝術結合科技跨界創作,自即日起受理108年度申請計畫。文化部表示,考量科技藝術領域創作需求的獨特性,並尊重藝術展現及創作自由,今年修正補助作業要點,簡化申請作業、放寬提案內容呈現方式及調整分期撥款比例等,期待落實協助科技藝術團隊發展。修正內容為第一期補助款的撥款比例,從30%提高到50%,支持科藝創作初期的大量資金需求。同時,調減申請書份數及放寬計畫書格式,除文字外,可採PPT、影片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