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施立

發表文章 5 篇
  • 蔡琴(圖左)在《天使不夜城》中有出色的演出。
    戲劇

    台灣商業劇場的新契機

    從電影搬上舞台的作品,基本上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商業性,如此才足以支撐「搬上舞台演出」的效果。果陀所選擇的費里尼《卡比利亞之夜》,雖然不是一部大多數觀衆都熟悉的電影,但是苦命又樂觀的妓女和落魄夜總會主持人之間沒有結果的戀情,卻具備了音樂歌舞劇必要發展的可能情節。

    文字|施立
    第74期 / 1999年02月號
  • 編導利用肢體意象與文本的陳述,交織傳達出他對愛情本質只是一場虛幻想像的看法。
    戲劇

    意念與呈現的落差

    編導企圖在劇中表達對愛情的想像與現實之間的失落感,卻讓人看見了他對劇場美學與形式表現的想像與實際呈現之間的落差。

    文字|施立
    第99期 / 2001年03月號
  • 詹慧玲重新排演的《目蓮戲》,選擇了以原始演出版本為基礎的詮釋方式,呈現這場透過劇場儀式對田啟元進行超渡的表演。
    現象‧現場

    顧影回眸後,不再回頭

    《白水》和《目蓮戲》是不是經典?作品已然有它自己的生命,一切就留給時間證明。但「臨界點」會走到甚麼樣的局面?留下甚麼樣的戲劇印記?卻是現在仍值得臨界點團員共同努力的遠景。詹慧玲在田啟元走後,持續以「志同道合」小型劇展等創作發表來等待與孕育更多的創作者,一面也出版團員累積的劇本作品而辛勤耕耘,相信時間是會站在臨界點這一邊的。

    文字|施立
    第130期 / 2003年10月號
  • 《舖軌》編劇透過連環說故事的形式,串起一個亞裔家族一百多年來的故事。
    回想與回響 Echo

    再多說一個故事,再多走一段路

    第二代劇團以百老匯為基礎,卻走出了一條迴異於百老匯誇耀炫弄的動人情愫,這一點,也許是我們發展中文歌舞劇的過程中所應好好學習的。

    文字|施立
    第100期 / 2001年04月號
  • 老人生命豐富的素材要如何淸楚飽滿表達,是劇場導演應該確切掌握的。
    戲劇

    不見男人心情

    如果我們把口述歷史劇場比作是紀錄片,那麼口述歷史劇場的舞台上,導演應該要對敍述主體有更淸楚的觀點才是!

    文字|施立
    第61期 / 1998年01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職人的圖鑑

    布景彩繪:客製化的空間打造者

  • 檳城

    「檳城廟會」帶頭,啟動癸卯兔年演出

  • 香港

    防疫鬆綁後,表演藝術界終於展現新氣象

  • 新加坡

    多個實驗性創作平台激盪繽紛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