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孫麗翠

發表文章 5 篇
  • 默劇並未限定不能發聲,演員有絕對的空間自由發揮。此爲德國默劇演員Réné Bazinez。
    專輯(一)

    「默劇」溯源

    華語世界慣以「默劇」來翻譯Mime,其實它的原意是模倣。作者由希臘開始溯源,追及義大利藝術喜劇、十九世紀法國戲劇,東方中國武術、日本能劇、印度舞劇等具模倣典型的表演內涵,讓我們對Mime有一番新的見解。

    文字|孫麗翠
    第62期 / 1998年02月號
  • 小丑劇場呈現的啓示,總是令觀衆驚喜的。
    專輯(一)

    小丑劇場的淚水與歡笑

    人類愛「笑」的本質、愛某種愚笨特質的潛在意識,使小丑劇場能夠在更深沈的荒謬人性中去冒險。即使是在舞台上耍寶,也是因爲了悟生命而有了澄淨光亮。

    文字|孫麗翠
    第62期 / 1998年02月號
  • 馬叟將人類所有精神面具體而微地利用默劇藝術表現出來。
    回想與回響 Echo

    默劇、中國、馬歇馬叟

    默劇是馬叟傳達自我意念的主要方式;他以默劇表演印證了他的偉大,但是他的偉大實來自他對時代的體認、眞情的執著及對所有藝術深入的了解。

    文字|孫麗翠
    第71期 / 1998年11月號
  • 男舞者殘酷地在舞步上欺凌女舞者,引起喬那森的憤怒,挺身救女舞者。
    回想與回響 Echo

    帽子的不死精神

    卓別林始終都是他的偶像,這不僅在馬歇馬叟單人默劇「畢普」(註1)中常見到卓別林的影子,此次演出的《帽子奇遇記》更是他的寫照,嚴格地來說,其實《帽子奇遇記》就是爲卓別林而作的。

    文字|孫麗翠
    第71期 / 1998年11月號
  • 有些街頭藝人不需事先準備,臨場即興演出、耍弄口舌,便能招徠大羣觀衆。
    新西遊記

    街頭表演

    巴黎龐畢度廣場、倫敦科芬園、成都春熙街,無論是廣場或地鐵通道,街頭表演的熱力吸引過往行人,卻也易遭致「賣藝」、「乞討」的眼光。 然而街頭藝人的強靭性與表演張力,卻是劇場內不易感受到的魅力!

    文字|孫麗翠
    第69期 / 1998年09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其他

    聚焦長銷劇 PLAYground空總劇場4月開幕首推《小王子》音樂劇

  • 香港

    防疫鬆綁後,表演藝術界終於展現新氣象

  • 音樂

    班貝格交響樂團亞洲巡迴 攜手陳銳在台演出

  • 特別企畫 Feature

    林靖嵐:用腳底板抓緊節拍,踩在音樂的震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