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探母」
淸道光年間即有的《四郎探母》、七〇年代吳祖光的《三關宴》、九〇年代內蒙古演出的《北國情》,是三齣不同情節的「探母」戲,各呈現了無奈的境遇、蓄意的背叛,以及複雜的人性等主題。
淸道光年間即有的《四郎探母》、七〇年代吳祖光的《三關宴》、九〇年代內蒙古演出的《北國情》,是三齣不同情節的「探母」戲,各呈現了無奈的境遇、蓄意的背叛,以及複雜的人性等主題。
傳統戲曲敎育的內容與學制,需要配合時代的轉變與社會的取向,重新規劃與制訂具有時代性、前瞻性與實用性的戲曲敎育內容,如此才能與時代產生互動。
在電腦螢幕上,隨著滑鼠的操作,見到生、旦、淨、丑的形象,聽到了鑼鼓、絲竹的音樂,調度龍套的走位,已有兩百歲的傳統京劇,頓時間似乎年輕了起來。
潘金蓮這個人物出自《水滸傳》,作者施耐庵塑造了一百零八位英雄人物,但是書中的女性角色,不是淫娃就是蕩婦,要不就是母叉大蟲。我覺得施耐庵可能吃過女人的虧。他以男性的立場寫女人,那就請容我以女性的觀照來導演男性,並表達一份現代女性的聲音。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