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鈺婷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遲到廿年的表演方法,真的過時了嗎?
自從烏塔.哈根(Uta Hagen)在一九九一年出版了《演員的挑戰》A Challenge for the Actor,這本書從此成為美國劇場表演的學員聖經,在美國表演類叢書的排行榜上高居榜首始終不下,超越了她的前作《尊重表演藝術》Respect for Acting(1973),以更宏觀卻又更精闢的角度講述演員的使命、目標和技巧,造福了無數劇場、電視、電影表演者。
-
焦點專題 Focus
紐約台客推薦 外百老匯五大發燒製作
如果你現在就要到紐約,你現在就想體驗外百老匯的創意魅力,有什麼發燒製作可以讓你選擇?本刊特邀三位旅居紐約的劇場「台客」,根據他們的第一手觀察,為您精選五檔火紅製作,讓你的外百老匯之旅深刻又驚喜!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勒帕吉《配音》 史詩未滿的聽覺與視覺饗宴
擅長製造劇場幻象的魁北克鬼才導演羅伯.勒帕吉(Robert Lepage),於二○○二年開始構思一齣挑戰「聲音」的劇場作品《配音》Lipsynch。從兩年前開始在世界各地巡迴試演後,終於醞釀成一齣長達八個半小時的故事,並在今年十月上旬登陸美國紐約的布魯克林音樂學院(Brooklyn Academy of Music),展開一場話題性十足的劇場馬拉松。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克羅莫《小鎮》 反璞歸真重現經典魅力
懷爾德的經典劇作《小鎮》是一九三八年普立茲戲劇獎劇本,感於寫實劇場的是學刺激反而讓觀眾隔在舞台之外,他以簡單素樸的手法,透過講述二十世紀初新英格蘭小鎮的故事,讓人體悟「珍惜生命中每一刻」。懷爾德用文字和極簡的舞台設計在七十年前帶給觀眾新的官能感動;七十年之後,克羅莫藉由空間、服裝和聲腔的調度,模糊觀眾與角色的距離,打通了現代觀眾與這部經典舊作的連結,讓懷爾德的主張再次被聽見!
-
特別企畫 Feature 專訪前衛劇場大師
羅伯.威爾森:失去了傳統便是失去記憶
終於,傳說中的羅伯.威爾森作品來了!帶著以流傳於印尼南蘇拉威西的史詩為題材的作品《加利哥的故事》首度登台,在宣告記者會上,羅伯.威爾森開口前,先是長達一分鐘左右的靜默,無聲地站著,彷彿是進入他戲劇世界前的靜心儀式,更讓人聯想起他作品中以緩慢凝聚張力的靜謐。 雖然被稱為前衛劇場大師,但羅伯.威爾森卻說:「前衛是重新發掘古典。」談及全球傳統文化正在迅速消失,他更是突然哽咽掉下感性的眼淚。 對這位在劇場引領風騷四十年的國際級劇場導演而言,消逝的傳統即前衛的靈光,在接受河床劇團導演郭文泰專訪時,更不忘提醒身處二十一世紀的我們,失去了傳統便是失去記憶,「當我們活著向前看的時候,千萬不能忘記過去的歷史文化。過去是記憶,一個人若沒有回憶,活著是空虛的。」
-
特別企畫 Feature
緊緊相依的心,如何Say Goodbye?
百老匯音樂劇與流行音樂的合流,其實不是那麼亦步亦趨,當一九六○年代英美年輕人為披頭四搖滾樂瘋狂叫喊時,從爵士年代走出來的百老匯仍是一片歌舞昇平。但民心向背正是以娛樂為主的百老匯所不能不重視的,慢歸慢,百老匯式的英美音樂劇,畢竟仍走向擁抱搖滾等流行音樂的星光大道。
-
特別企畫 Feature
擁抱流行與群眾,方能「西方不敗」!
音樂劇畢竟是娛樂事業,如何貼近社會脈動呼應人心才是致勝之道!要嘛像「概念音樂劇」以批判社會現實換取觀眾共鳴,要嘛像洛伊.韋伯用流行音樂行銷模式打歌讓你不想看作品也難,或像《媽媽咪呀》《週末夜狂熱》把昔日的流行金曲再重新炒成一道精緻大菜讓你懷舊又開心,無論如何,就是要「以客為尊」,好讓它「西方不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