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動舞蹈的本質
結構上有趣的轉折,是中間穿插了一段「謝幕」演出,這讓觀眾得以重新觀看每位表演者「謝幕的身體」同時,也讓我們將已知的舞蹈系統重新翻轉,從共同的訓練系統中的身體回歸到單一個體,像是個橋梁,巧妙地連結概念主軸,而在謝幕後的服裝變換,更斷層與擦拭了我們的印象,像是重新啟動另一套模式,重新呼吸。
結構上有趣的轉折,是中間穿插了一段「謝幕」演出,這讓觀眾得以重新觀看每位表演者「謝幕的身體」同時,也讓我們將已知的舞蹈系統重新翻轉,從共同的訓練系統中的身體回歸到單一個體,像是個橋梁,巧妙地連結概念主軸,而在謝幕後的服裝變換,更斷層與擦拭了我們的印象,像是重新啟動另一套模式,重新呼吸。
在許多橋段中,黃凱臨對於身體的掌握,已經透露出許多故事的細節,其中多穿插的對白,都顯得多餘尷尬,如此一來便破壞了我們對故事及表演的想像,尤其在黃凱臨擅長的操偶表演一出現時,魔幻的瞬間常常因不夠留白,而喪失了給觀眾產生視覺錯覺與想像,導致偶的形體斷續,降低了與觀眾共同說故事的機會。
表演藝術人才濟濟,今年更透過兩大事件備受矚目:一是台北世界大學運動會的開幕式,由劇場人士操盤,並由三位藝術新生代統籌掌舵,耀眼成績讓世界都看到;另,由資深導演王小棣領軍的「植劇場」,帶著多數出身劇場的成員,製作系列精采好戲,也得到金鐘肯定。劇場人走出黑盒,以團結精神與秀異才華走上更大的舞台!
語言扮演了關鍵性的元素,不僅生動自然,有時,也成為最溫柔的利器。所有角色對於關係立場的辯駁時而溫言暖語、時而直白尖銳。以對白暗諷取代肢體衝突,渲染出最緊繃的氛圍。並且在多數尖銳時刻摻雜了吳氏幽默,讓原本的緊繃情節也能莞爾一笑。
繼《新社員》之後,再拒劇團又推出音樂劇製作,將在九月中上演的《春醒》改編自德國十九世紀德國劇作家法蘭克.韋德金的劇本,以青少年為主角、碰撞內在的懵懂不安與外在環境壓抑之下的面貌。並不因時代改變的青少年議題,如何在不同的時代重新詮釋?透過搖滾樂曲,《春醒》意圖喚醒青少年的靈魂。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