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劉若瑀

發表文章 4 篇
  • 讀經的少林寺武術館少年
    特別企畫 Feature

    你們每一個人都值得被付出 給武術館弟子的一封信

    《禪武不二》是禪也是武,非禪也非武,少林武術館和優人神鼓的結合,乍看是一個武台上的創舉,但可能更是尋找我們自己不足的機會,在炫麗的舞台燈光佈景和觀眾的掌聲背後,我們可以一起低下頭深思一下嗎?歷史給了我們目標,但射擊者將箭往哪設呢?回歸禪的本意,回到無心的目地,《禪武不二》才能走出武藝的輪迴,直指你我生命價值的核心。

    文字|劉若瑀、許斌
    第150期 / 2005年06月號
  • 優人在山上訓練的情形。
    特別企畫 Feature

    只是,做一個渡人

    有人說,現在的少林是「少林無禪」,也有人說少林的功夫只是表演用的。這些論斷就這個現象看都是對的,但當你認識了他們,當你看見那個在武術館販售部、偷偷把妹的功夫弟子,興奮地拿著自己的小布包,來跟遠道而來的自由心靈作分享。以及,那個不知為何一夜之間就把經書背起來的因緣時。想一想,為何跟少林合作?我想作的,可能不是創造一個偉大的世界劇場新作。而是,只是,做一個渡人。

    文字|劉若瑀、許斌
    第150期 / 2005年06月號
  • 鄭和與麗波公主的愛情終究只能是美好的遺憾,圖為《鄭和1433》排練現場,劇中鄭和(左,黃誌群飾)在第七次航程中再見已經成為皇后的麗波公主(右,劉若瑀飾),相見黯然。
    其他分類

    從人的角度,重新航渡鄭和的海洋

    鄭和去世五十年後,葡萄牙航海家達伽瑪抵達印度的古里,和當地人衝突而幾乎殺光了城裡的男丁,並將他們的耳朵割下堆成小山,這是當年鄭和病逝的城市。之後西方的殖民力量穿過海洋來到亞洲,毀掉了鄭和在南洋建立的貿易系統和人文生態。海洋是我們的母親,人們透過海洋可以相互照顧、交流,可是人們卻透過海洋傷害彼此。 如果有人問我為什麼要做鄭和?就是要從人的角度,從海洋的角度去看鄭和,這個人值得重新去認識他。

    文字|劉若瑀
    第205期 / 2010年01月號
  • 威爾森說:「去『聽』走路,用『身體』一起『聽』」。
    其他分類

    「聽」,讓我們在劇場共鳴

    優人與美國劇場大師羅伯.威爾森的相遇,始於威爾森二○○七年一月的首度訪台,接著優人應邀在同年七月到威爾森的水磨坊藝術中心駐村,然後發展出了《鄭和1433》的合作計畫。與大師的幾次相遇,讓優人劉若瑀看見大師的美學堅持與劇場思考,她發現,威爾森與優人擁有共同的劇場信仰「聽」,一起聽,並成為一個one。

    文字|劉若瑀
    第205期 / 2010年01月號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