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和與麗波公主的愛情終究只能是美好的遺憾,圖為《鄭和1433》排練現場,劇中鄭和(左,黃誌群飾)在第七次航程中再見已經成為皇后的麗波公主(右,劉若瑀飾),相見黯然。(許斌 攝)
特別企畫 Feature 《鄭和1433》

從人的角度,重新航渡鄭和的海洋

《鄭和1433》的取材和改編

鄭和去世五十年後,葡萄牙航海家達伽瑪抵達印度的古里,和當地人衝突而幾乎殺光了城裡的男丁,並將他們的耳朵割下堆成小山,這是當年鄭和病逝的城市。之後西方的殖民力量穿過海洋來到亞洲,毀掉了鄭和在南洋建立的貿易系統和人文生態。海洋是我們的母親,人們透過海洋可以相互照顧、交流,可是人們卻透過海洋傷害彼此。

如果有人問我為什麼要做鄭和?就是要從人的角度,從海洋的角度去看鄭和,這個人值得重新去認識他。

鄭和去世五十年後,葡萄牙航海家達伽瑪抵達印度的古里,和當地人衝突而幾乎殺光了城裡的男丁,並將他們的耳朵割下堆成小山,這是當年鄭和病逝的城市。之後西方的殖民力量穿過海洋來到亞洲,毀掉了鄭和在南洋建立的貿易系統和人文生態。海洋是我們的母親,人們透過海洋可以相互照顧、交流,可是人們卻透過海洋傷害彼此。

如果有人問我為什麼要做鄭和?就是要從人的角度,從海洋的角度去看鄭和,這個人值得重新去認識他。

對於鄭和,大多數人大概都只知道鄭和下西洋、是個太監,但除此之外,對於鄭和的故事細節、生平史蹟,就沒什麼概念了。所以,當我們選定鄭和的故事作為與羅伯.威爾森合作的主題,開始針對鄭和的生平事蹟深入涉略、瞭解,一步步發現,鄭和不僅一生心血被一把火殘酷地燒光,他的身世、生平事蹟,都被抹煞掩藏了;縱橫海上卅年,他是海上的王,卻也是個悲劇性人物。

《鄭和1433》的故事軸線,是從鄭和在一四三三年第七次,也就是最後一次下西洋切入。大家都知道,鄭和總共七下西洋,可是在第六與第七次之間,相隔了六年。前六次,幾乎都每兩年就出航一次,一出去就是兩年,而且回來後很快又再走了。為什麼會有第七次下西洋?又為什麼相隔這麼久?

第七次下西洋,生命的最後之旅

從史料之中,我們找到了一些可能因素——鄭和第六次出航時,因為明成祖過世而被緊急召回。柔弱斯文的新皇帝仁宗繼位後,聽信長年與宦官對立的儒臣建言,認為陸地才是穩固國家的基石,防禦外敵只需要搭建長城,毋需擴展海域。於是,為了「樽節開支,注意國本」,必須立即「停止下西洋」!所以仁宗登基後所頒的第一道聖旨就是:「下西洋諸番國寶船,眾皆停止!」但是,即位不到一年,仁宗就突然駕崩,新繼位的宣宗霸氣十足,一心想再創祖父成祖時代萬國來朝的盛況,所以即位第五年,再次宣詔鄭和重下西洋。

對於新皇帝突然宣詔再次下西洋,從總兵大將軍貶為南京守備,沉寂了六年的鄭和憂喜參半,因為已年屆六十的他對此深感禍福未知,甚至隱約預知,這可能是此生最後一次航行了。所以在啟程出航前,先是重修了南京劉家港的天妃宮,立下「通番事跡碑」,從南京啟航到福建長樂候風時,又另立了一塊「天妃靈應之記碑」。

名義上,立這兩塊石碑是為了答謝天妃對寶船的護佑,實際上,鄭和在碑文上詳細刻載了前六次遠航去了哪些地方,而後人也就是根據這兩塊碑文,才知道鄭和去過卅幾個國家,最遠還曾抵達非洲。

前六次下西洋,鄭和與海上許多國家貿易往來,並且援助這些國家建設、穩定政局、平息戰爭衝突、海盜劫掠,甚至王位之爭。鄭和在所到的遼闊海域上所造成的影響,包括外交、貿易、軍事、文化……等各個層面,不僅展現了他作為一個軍事家外交家、一個成功海上大將軍的耀眼光芒,更讓這些海上國家都成為中國的朝貢藩屬國。從這個角度來看,鄭和確實成功地為明成祖宣揚了國威。

功威揚名海上,卻遭湮沒史籍

然而,在這些亮麗的豐功偉績外表下,鄭和的內心世界又是如何呢?他終身無法圓滿——身為太監,在他心中所烙下的遺憾是什麼?而在中國這個以儒道佛思想為主的大環境下,回教徒的身分帶給他的影響又是什麼?

身為太監,等於被剝奪了身為父親的權利,再加上他一個被俘虜的回教徒,最後卻成為明朝大將,他的內心一定存在著某種衝突性;雖然他得到明成祖的信任與重用,但在士大夫眼中,他仍舊是個宦官,清初修纂的《明史》,雖然將鄭和列在宦官傳之首,但全傳七百六十七個字,關於鄭和也只寫了卅個字。

不只編纂歷史的士大夫看不起宦官,連鄭和家族的後裔也避言太監。根據鄭氏祖譜記載,鄭和是賽典赤的六世孫。賽典赤能征善戰,被元太祖成吉思汗封為雲南行省平章政事。賽典赤的祖先則是西域國王所非爾,宋神宗時,前來中國歸附,並受封為朝奉王。往上追溯,朝奉王所非爾其實是阿拉伯聖王穆罕默德的廿六世孫,也就是說,鄭和是穆罕默德的卅七世孫。

然而在《賽典赤家譜》中,卻找不到鄭和的名字,只記載著鄭和的父親馬哈只有個後代在南京作官。在《鄭和家譜》中,稱鄭和官拜「兵部尚書」,也迴避「總兵太監」之職。是因為鄭和淨了身,所以族譜中不能寫出他的名字嗎?

鄭和這位偉大的航海家、軍事家、外交家、和平的使者、穆罕默德的第卅七世孫,在十五世紀初,明朝永樂三年至宣德八年的廿八年間,七次出使西洋,從中國的東海、南海、西印度洋、阿拉伯海、波斯灣、紅海,抵達非洲東部沿岸卅幾個國家,為中國與這些國家建立了親密的外交關係,開拓了亞非之間遠洋航道,交換了大量的商品特產、促進了貿易文化、商業、人文的發展,甚至移民、族群通婚、物種牽移……等,還有航海技術、造船技術的發明。然而,他卻被隱藏在歷史、被埋藏在家譜之中。

圓滿自己的夢,補償過去的錯

第七次出航立下兩塊碑文,顯然是鄭和早就清楚意識到,卅年來寶船下西洋的所有事蹟極可能會在宮廷權力鬥爭中全數遭到銷毀,或者難以被如實記錄。第七次下西洋,雖然還是受皇帝之命,但他要為自己航行,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再走這段旅途。從人的角度,也就是從鄭和自己的角度來看,他要圓滿自己內心的夢。

安南,即今越南,永樂皇帝即位四年後,出兵鎮壓,派大軍駐紮,將之改為交趾布政使司,興建紫禁城和建造寶船時,更被迫成為大明帝國的木料供應地。當鄭和再度帶領著浩浩蕩蕩的艦隊抵達時,憤怒不安的安南人以為大明帝國的侵略又來臨。然而年老的鄭和看見過去廿多年來,他所往返的安南土地和被砍伐的森林,心中升起了一股歉意。

「當威風凜凜的鄭和出現在寶船船頭時,憤怒的安南人高舉著兵器往前衝來。此時冷靜的鄭和從巨大的寶船走了下來,步入水中,獨自走向沙灘。原本推擠向前的安南人疑惑地漸漸後退,鄭和走到距離安南人不到一百公尺的前方,即停住腳步,雙眼平和地看著他們,未發一語。鄭和解下配劍,將劍放在沙地上,用回教的大禮,俯身親吻土地,之後起身拾起配劍,緩緩走回船上。……

上千名安南人瞠目結舌地看著鄭和;空氣似乎在此凝結,只有鄭和雙腳走過水面的水流聲。待鄭和上了大船,領頭的安南人丟下手中兵器,趴伏在地上向寶船的方向回禮,感動哭泣。隨即,所有安南人也都感動落淚,全部放下手中兵器,然後趴伏在地上向寶船方向回禮致敬。寶船漸漸向海面航去,消失在大海中。」

離開安南後,寶船往南航向舊港。舊港坐落在麻六甲海峽入口處,是爪哇與蘇門答臘長年爭奪的香料貿易轉運港。鄭和出航前就耳聞陳祖義的海盜船在此劫掠經過麻六甲海峽的船隻。

陳祖義在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時就在海上相遇,但陳祖義萬萬沒想到鄭和船隊規模竟是如此龐大,便立即聲稱願意投降。然而舊港的另一位華人頭目卻向鄭和密報,陳祖義是詐降。所以鄭和就在陳祖義毫無防備下,燒毀十多艘陳祖義的船隻、殺了數千名他的部從,也活捉了陳祖義,並帶回中國斬首示眾。

然而,當年陳祖義真的敢詐降嗎?第一次出使西洋的鄭和對於這些初遇的國家和人事物,當年因為帶著未知的懷疑,所以殺了這些海盜。年老的鄭和對於自己過去的行為有一些愧疚,所以當船隻抵達舊港,鄭和特地前往陳祖義的墳前祭拜,並帶回他的遺物給他的家人,也表達歉意,並為陳祖義重新蓋一座墳。

最後一瞥終生所愛,葬身大海雖死無悔

此外,因為身體的不完整,鄭和終其一生不能與心愛的人圓滿情愛關係,不能圓滿到宗教聖地朝聖,所以他也想藉由最後的這一次航行,圓滿這兩個最大的遺憾。

據傳,鄭和第二次下西洋時,為蘇丹王帶來了美麗的麗波公主。這位公主據說並不是真正的公主,而是被賣到宮中的宮女,然後被迫頂替公主嫁給蘇丹王。在海上的漫漫航程中,同樣有著悲苦命運的公主和鄭和兩人惺惺相惜,進而相戀。太監的身分與朝廷大將的職責所在,都注定了這是一段沒有結果的愛情。每一次出航,只要行經麻六甲,鄭和就會去探望公主,第七次下西洋,兩人都意識到,這將是此生最後一次見面了……。

「甲板上再度只剩下鄭和與公主,公主用哀傷的眼神看著鄭和。

海上傳來一首女人的歌:『靜海,靜海,寧靜的大海……』合著歌聲,鄭和走到船頭,拿起鼓棒,開始擊鼓,鼓聲溫柔有力,細碎的海浪聲合著女人的歌聲,小公主翩翩跳起舞來,像一隻被困縛住的小鳥,張著小小的翅膀,飛不出去。眼淚從公主的臉頰流下。此時,聽見舵手高喊:『麻六甲到了!為公主準備婚禮!』鄭和停止擊鼓,走向公主,將手上的鼓槌交給她,轉身離去,第二天在公主的婚禮上,她禁止任何人擊鼓,那是一個沒有鼓聲的婚禮。

年老的鄭和望著已成為蘇丹皇后的公主,皇后拿出鼓棒開始擊鼓,那低沉緩慢的鼓聲,好像低低地在泣訴著一種無奈。……」

一四三三年,鄭和過世了,寶船上仍掛著「鄭」字大旗。四月天,海上仍颳著與回程逆向的東北季風,但眾人都認為應將鄭和遺體運回中國安葬。船隻在海上逆風而行了三個月,鄭和的遺體卻奇蹟似地一直沒有腐爛。但就在行經爪哇外海時,鄭和的遺體開始腐爛了。眾人恐慌之際,鄭和的親信啞吧費信用手語告訴大家:「阿拉要將這位海上大將軍留在海上,因為他不屬於任何國家,透過大海,他的心靈屬於全世界。」鄭和的部將們也認為,這是鄭和選擇讓自己葬在海上,而這也代表了他心中的神──阿拉對他的接受。隨後,爪哇島上的居民也立刻為鄭和蓋了一座沒有鄭和遺體的墳墓,後來就叫鄭和廟,跟海上鄭和的靈魂遙遙相對。

海洋是鄭和最大的力量,鄭和影響最大的,也不只是在中國,而是這些海洋國家;對這些穿梭在海域上面的這些國家來講,鄭和才是他們的王,是這些人心目中的一個力量;透過無私的海洋,鄭和將這些國家串聯起來,而他所憑藉的力量不是佔領,也不是爭奪,而是人與人之間相互的交流與貿易。

在海上,鄭和用華麗的寶船建立了一座移動的城市,建立了一個海上王國;只有在海上,他才擁有真正的自由,統領真正屬於自己的國度。

從人的角度與海洋的角度,重新認識被埋沒的英雄

鄭和死後三十年,明成宗兵部主事劉大夏一把火燒掉了鄭和一生的心血,也燒退了後人冒險的腳步,當然也燒掉了中國稱霸海上的機會,閉關自守的中國甚至從此沒有海軍。一八四○年,鴉片戰爭爆發,八國聯軍即從海上而來,中國完全沒有能力抵擋西方強大的海上勢力。

一八四二年,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在靜海寺簽訂。

諷刺的是,靜海寺就是當年明成祖為了表彰鄭和下西洋的功績而蓋的寺院。四百年前,靜海寺見證了中國海上的勝利,四百年後,同樣是靜海寺,見證的卻是中國因海權脆弱而受到的恥辱。

鄭和去世五十年後,葡萄牙航海家達伽瑪抵達印度的古里,和當地人衝突而幾乎殺光了城裡的男丁,並將他們的耳朵割下堆成小山,這是當年鄭和病逝的城市。之後西方的殖民力量穿過海洋來到亞洲,毀掉了鄭和在南洋建立的貿易系統和人文生態。海洋是我們的母親,人們透過海洋可以相互照顧、交流,可是人們卻透過海洋傷害彼此。

如果有人問我為什麼要做鄭和?就是要從人的角度,從海洋的角度去看鄭和,這個人值得重新去認識他。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