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北京的前衛劇場導演李建軍,在本屆烏鎮戲劇節首演新作《大眾力學》,延續其「凡人劇場」理念,靈感來自美國小說家卡佛的同名小說,由廿多位素人演員在舞台上述說自己的故事,探索演員演出與日常生活之間的穿越。李建軍的作品從來在舞台的表達形式就不是大眾的,而《大眾力學》卻又是最具有一般人(非劇場人)的過程經驗,這種社會參與可能也不是傳統戲劇形式所能達到的大眾化。
十月的北京藝文圈是有點落寞的,因為舞台的焦點射向了第六屆烏鎮戲劇節。不過,今年烏鎮戲劇節七月十八日晚上五部開幕大戲中,北京導演李建軍是其中最不具國際知名度的一位(另外四部是:孟京輝的《茶館》、鈴木忠志的《北國之春》、德國塔利亞劇院的《黑暗中的舞者》、澳大利亞現實題材作品《沙漠傍晚六點廿九分》),但他的《大眾力學》在眾人期待中的首演卻是值得一提的。
素人參與的「凡人劇場」
李建軍的作品一向獨樹一幟,與他的前輩孟京輝具有商業市場的「先鋒」戲劇不一樣,他的作品一向被認為是極小眾,形式上或許也可謂「先鋒」(因為在中國極少看到),但作品形象上,孟京輝從開始到現在,憤青到老憤青的格調一以貫之,李建軍則是文青凌於憤青之上,內容溫暖,人文味濃厚。如果說孟京輝的「先鋒」戲劇能夠形成一種商業模式而存在是一種奇蹟的話,李建軍的極小眾作品在這十多年來能夠持續不斷地推陳出新則更是難得。這兩個劇場奇特的例子恰足證明北京文化底蘊深厚。
李建軍畢業於中央劇劇學院,學的是舞台美術專業,如今卻以舞台導演知名。最早認識他是他的作品《狂人日記》到台北演出,雖然是精簡版,但那種由白磚構成的廢墟式舞台,以及演員強烈的地域風格表達形式,令人震撼。後來在北京看到了完整版,讓人確認了這是兩岸小劇場作品中最具能量與張力的一部作品。二○一三年首演的《美好的一天》則是李建軍實踐他「凡人劇場」理念的首部作品,跳脫所有學院派的訓練與表演方式,舞台上十九位素人演員一字排坐,同時間講述自己的故事,觀眾(事實上是聽眾)每個人有一副收音耳機,可在十九個頻道任意來回或固定地聆聽其中一位的故事。這個作品顛覆了觀賞戲劇的慣性,觀眾不再是全視著舞台上發生的一切,而是台上台下成了個人之間的接觸,聆聽,且有偷窺的意味。這是一種全新觀演體驗,對演員來說,在排演的過程和舞台上的述說都是個人獨特的生命經驗。所以,這種形式的表達是否被大眾接受已是其次,眾人的參與反成了最重要的結果。
《大眾力學》靈感來自美國小說家卡佛(Raymond Carver)的同名小說,舞台形式只是類同於《美好的一天》,由廿多位素人演員在舞台上述說自己的故事,不同的是,《大眾力學》重在演員演出與日常生活之間的穿越,去體會特定時空中的儀式感塑造出的另一個自己會給予真正的自己什麼,同時探究非演員的演出將如何衝擊舞台表演的邊界。這齣戲的首演結果顯然是見仁見智的,一般習慣傳統話劇形式的觀眾肯定不滿足於沒有情節,台詞淩亂,缺乏表演的演出形式,但專業戲劇人對這種表達形式卻是甘於嘗鮮的。
不在市場機制中,卻印下深刻印象
總而言之,李建軍的作品從來在舞台的表達形式就不是大眾的,而《大眾力學》卻又是最具有一般人(非劇場人)的過程經驗,這種社會參與可能也不是傳統戲劇形式所能達到的大眾化。
這樣的作品在中國泛商業化的戲劇市場裡自然不可能占有一席之地,因為它的演出結果取決於長時間訓練素人表演者的過程,而這段過程所耗費的人力與物力當然不在市場機制之中。李建軍十多年來執著於探索舞台的表達形式,這在中國的創作中是少見的,因此他的作品雖然不多,但每一部戲都給觀眾印上了深刻的印象,而且他的凡人劇場理想的社會影響力既深且遠,這些價值絕非票房所可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