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歐洲巡演後,英國編舞攝影家班吉.瑞德(Benji Reid)《即席寫真》首次在台灣亮相,11月15、16日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展開亞洲首演,邀請觀眾以全新方式體驗舞台表演與影像創作的交錯。將舞台化為攝影棚,打破舞蹈、攝影與視覺藝術界限。
《即席寫真》以攝影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無聲戰爭——種族歧視、毒癮、社會疏離與創傷。透過舞者在現場的演繹,每一幅影像被賦予身體節奏與情感,讓觀者直面痛苦、掙扎與希望,感受脆弱中的自由與解放。聚光燈下,攝影師與被拍攝的舞者同台共構《即席寫真》,攝影不再只是靜態紀錄,而成為與舞蹈即時交織的現場創作。舞台化作巨型攝影棚,舞者以身體顯影情緒與傷痛,每一幀影像皆在呼吸、光影與肢體間瞬時生成,無法複製。班吉.瑞德並將非洲未來主義(Afrofuturism)融入舞台語彙,他或騰空漂浮、或戴上太空頭盔,彷彿穿梭銀河與異次元,作品融入了個人心境與未來想像,引領觀眾重新感受身體、影像與情感如何在生命中交會。
2025 Camping Asia策展人林人中指出當代「人人皆攝影師」現象。在手機與網絡普及的日常生活中,攝影與視覺文化已無處不在,專業與業餘界線日益模糊。班吉.瑞德將這種現象帶入劇場,舞台上的動作與影像同步生成,觀眾不僅觀看表演,還能即時感受攝影過程與瞬間饒富趣味。「劇場現場本質跟攝影按下快門瞬間,無法被複製,在那個時間、地點、人物已被記錄下來的瞬間裡,我覺得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藝術現場。」
作為《即席寫真》重要元素的音樂,由與班吉.瑞德合作多年的音樂創作者Andrew Wong擔綱,這次製作陸續進行了五年,從超過2000首素材中精挑細選出17段音檔,包括冥想氛圍的曲目、留白與沉浸感設計及與偶像或非洲未來主義相關的音色與鈴聲,用以引導觀眾情緒、營造療癒體驗。音樂不僅是背景襯托,而是與舞者動作、攝影過程與即時影像緊密呼應,共同構築完整的視覺與感官世界。
為了讓現場攝影即時呈現,影像控制師Ross Flight使用多媒體編程進行影像轉換與操作,即便攝影師以直立拍攝,畫面也能快速轉為橫式呈現。每場演出約拍攝300張照片,除了少數不完整的影像,幾乎全部即時投影到舞台屏幕上,觀眾可在兩秒內看到攝影成果。舞台設計、燈光、動作與影像轉換皆需經過精密排練,使表演兼具舞蹈力感與攝影精準性。
林人中指出,有觀眾回饋觀看過程如置身手術室般冷靜而專注,既能欣賞舞者動作與攝影技術,也感受影像生成的精密工藝。這種將舞台、攝影與視覺文化融合的經驗,被許多觀眾形容為「療癒」且極具新鮮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