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震洲
澳洲Griffith University大眾傳播畢。在媒體、出版業服務多年,以表演藝術新聞採訪攝影、全台各地表演場館、藝術節、音樂、戲劇、舞蹈節目等活動記錄為主。目前為《PAR表演藝術》特約網路編輯。
-
攝影手札
睽違五年 美麗不安的現代傳說《毛月亮》再現
寓言來臨的末日派對 月光暈開未知之途 上帝的手隨處塗鴉 人性與科技隨之起舞 這場充滿奇妙與美麗的身體寓言源於天文現象「月暈」,又稱「毛月亮」。當鄭宗龍第一次看到月亮周圍泛起銀白色光暈時,深深著迷。他心中想著,有一天要為它編一支舞。 古語「月暈而風」,暗喻事物即將轉變的徵兆,睽違五年,《毛月亮》再度於舞台上映照虛實。 2019年,鄭宗龍與冰島搖滾天團席格若斯Sigur Rs合作,將空靈既躁動的音樂橫跨在無盡舞台;藝術家吳耿禎和世界劇場設計大獎的王奕盛,打造LED拼接巨型螢幕,穿透在迷幻的音樂氛圍裡。80片的螢幕像月亮牽引著浪潮般浮沉、翻轉或橫移,舞者以汗水、肌肉及全身力量與之對話,以原始純粹的身體動力,突顯身處這個時代的大哉問:如果我們可以透過螢幕上的幾次輕觸,滿足各樣需求和慾望,那麼身體的目的是什麼?這個問題只有身體本身能夠回答。 大疫之後,所有計畫都被迫取消,《毛月亮》仿若預言,肉體重新拓荒。2024年,恍如隔世,這場交織人性、科技和身體的派對再次降臨。舞者化身為獸,姿態蟄伏,慾望呼之欲出,引領觀眾圍觀這座巨幅的身體地景,也藉著月光看照自身。
-
跨界 用5G翻轉觀演體驗
虛實之間 建構《神不在的小鎮》
在「文化科技5G創新垂直應用場域建構及營運計畫」支持下,國家兩廳院將於10月30日推出全台首部5G科技虛實展演劇作《神不在的小鎮》,故事描述發生在名為「中正市」的小鎮,從網路霸凌事件出發,關照社群世代的現象,探討網路和真實世界的真假。故事將在兩廳院藝文廣場上的「中正市」展開,觀眾可透過實體現場、線上直播觀賞,以及線上遊戲的參與,體驗這一場多視角、多平台、自選故事結局的多元感官饗宴。
-
焦點專題(二) Focus
入門的檻兒與生理的關 角兒養成忒難?!
台灣目前的京劇行當裡,老生與花臉都存在傳承的斷層。老生因故青黃不接,而花臉則始終欠缺,主要是此二者的養成,對演員來說,養成的入門門檻與個人的生理關卡都是關鍵,就算能夠學成出師,現實環境能否提供未來舞台,也還是未定之天
-
藝@電影
再現台灣70、80年代風華
黃春明有感台灣人對自己生活的環境不熟悉,無法與腳下土地連結,導致產生認同危機。於是,他展開深入民間的拍攝計畫,捕捉各地風土民情,希望能為台灣庶民生活的真實樣貌留下紀錄。
-
台灣原創音樂劇《台北莉莉絲》 以華麗歌舞探索慾望與自我
由赭月製作推出的原創音樂劇《台北莉莉絲》,歷時五年開發,從文本打磨、讀劇音樂會到女巫店暖聲音樂會,經歷多階段測試與細膩修整,《台北莉莉絲》終於以成熟之姿走上舞台,與觀眾相見。
-
金枝走演全台319鄉達陣 6月28日兩廳院小廣場感恩最終場
16年前,一個用戲劇帶給全台民眾歡樂的簡單理念,國家文藝獎得主、金枝演社創辦人王榮裕帶著全團啟動「金枝走演.美麗台灣」全台巡演計畫,發願演遍319鄉鎮,自籌經費主動將劇團好戲送到民眾家門口,邀請免費看戲。從2009年6月高雄縣鳥松鄉踏出第一步,至2025年6月在金門縣金城鎮抵達終點站,完成這趟跋涉5,846天、奔波逾7萬公里、累積329場次、超過21萬觀眾笑顏見證的藝術長旅。
-
《同學會!同鞋~》十周年巡迴 新同鞋聯手金牌重量級原班底撞出新火花
全民大劇團《同學會!同鞋~》原班底卡司張玉嬿、王琄、楊麗音、夏靖庭、湯志偉、洪都拉斯、吳世偉、凱爾等金鐘獎加持的堅強陣容,十周年巡迴加上新成員葉全真,氣勢浩蕩。
-
《少年PI的奇幻漂流》即將抵台 邀請觀眾踏上劇場奇幻旅程
備受國際矚目的舞台劇《少年PI的奇幻漂流》即將迎來亞洲最盛大的台北站演出。改編自全球暢銷小說,歷經倫敦西區、美國百老匯與歐美各大劇院,今年首度進行亞洲巡演。今(25)日舉行宣告記者會,邀請台灣知名舞台設計師王孟超、實力派雙金演員劉冠廷與李霈瑜(大霈)站台出席,分享他們對這部作品的深刻觀察與個人感動。
-
朱宗慶打擊樂團擊樂劇場《泥巴》三度搬演 9月起全台巡演
朱宗慶打擊樂團第二部「擊樂劇場」作品《泥巴》於2019年誕生,從苗栗蘆竹湳的家園情懷出發,揉合陶藝與打擊樂的跨界創新,探尋投身熱情的「變與不變」。樂團亦於2021年選擇以《泥巴》作為35周年重點作品再度搬演。
-
于魁智、李勝素與中國戲曲學院名家匯演 8月來台演出
于魁智、李勝素與中國戲曲學院名家一行80人,將於8月12日至17日在台北國家戲劇院盛大公演,帶來《四郎探母》《鳳還巢》《花田錯》《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白蛇傳》《紅鬃烈馬》《龍鳳呈祥》等戲迷耳熟能詳的經典好戲。
-
烏犬劇場戰爭二部曲《你說的我不相信》 在失語歷史中找回人的面貌
繼戰爭三部曲首部曲《神去不了的世界》後,烏犬劇場推出第二部《你說的我不相信》,以「金門三七事件」這段幾近失語的歷史為創作核心,試圖讓被歷史遺落的「人」重新浮現。
-
春鬥2025 五組國際編舞家聯手雲門全體舞者啟動純身體創作實驗
今年,雲門的編創平台「春鬥」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回歸,匯集來自台灣、日本與歐洲的編舞家,分別是巴魯.瑪迪霖(Baru Madiljin)、驫舞劇場藝術總監陳武康、小事製作總監楊乃璇、日本舞蹈科技雙棲創作者梅田宏明(Hiroaki Umeda)及台灣、匈牙利編舞雙人組合李貞葳與法庫亞.佐坦(Vakulya Zoltan),五組編舞家攜手雲門20位舞者,將於本週末在淡水雲門劇場登場。
-
長榮交響樂團展開2025海外巡演 7月中旬赴吉隆坡演出
長榮交響樂團2025海外巡演即將啟程前往馬來西亞,這也是該團駐團藝術家梵志登(Jaap van Zweden)就任後,首度帶領全團前往海外巡演,預計明後年還將規劃前往亞、歐、美等各大城市演出。
-
野田妹本尊演出!! 《交響情人夢》音樂劇交響音樂會9月登台
《交響情人夢》在2023年改編為音樂劇,創下全場次公演票券瞬間完售紀錄,掀起驚人話題和熱度;今年9月,日本全新製作的該劇交響音樂會將來台演出。
-
瓊瑤原著改編舞台劇《你的故事我的夢》 跨世代演員盼帶給新舊觀眾共鳴
華文文壇重量級作家瓊瑤的小說曾多次改編為電影、電視劇,陪伴幾個不同世代的觀眾度過青春歲月,而近期將首次正式授權改編為舞台劇《你的故事我的夢》,將瓊瑤筆下的悲歡離合、愛與希望搬上舞台,邀請到隋棠、李千娜、林雨宣、周丹薇、蘇育玄、劉黛瑩、王牧語、莊凱勛、曾少宗、湯志偉、陳武康、楊宗昇等陣容演出,重現瓊瑤筆下角色人物。
-
《悲慘世界》40周年紀念版音樂會 百人團隊來台演出
今年備受矚目首次來台的音樂劇《悲慘世界》40周年紀念版音樂會世界巡演,本週在國家戲劇院正式演出。此次巡演由英國原班製作精心選角,匯聚超過110位演員、樂手及幕後團隊,超過300件精緻服裝,細膩還原經典人物,空運來台超過200支燈光、設計超過400組燈光變化指令及總重120噸的布景、服裝與設備,完美再現這部史詩級鉅作的磅礡氣勢與極致震撼。
-
台灣新生代舞團「身體處方」新作《非普通服務》 本週末世界首演
成立於2022年的身體處方(D_Antidote Production),由藝術總監莊博翔帶領,以身體為核心,深入探索當代議題與人際關係的本質,透過強烈視覺語言與細膩動作質感,在國內外舞蹈界迅速嶄露頭角。2024年,一號作品《㒩》成功征服英國愛丁堡藝穗節(Edinburgh Fringe Festival),更獲得英國表演藝術媒體《The Stage》「新銳劇場創作者」(The Fringe Five)的殊榮,成為台灣第一位獲此肯定的編舞家。2025年6月13日至14日,身體處方將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推出全新作品《非普通服務》世界首演。
-
美國百老匯與倫敦西區原班創作團隊打造 《巧克力冒險工廠》音樂劇12月首度來台
改編自英國文學經典、由美國百老匯及倫敦西區原創團隊打造的羅德.達爾(Roald Dahl)原著音樂劇《巧克力冒險工廠》(Roald Dahl's 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即將於2025年12月首度登台。此次演出為國際巡演製作,由華文環球藝術娛樂引進,結合音樂劇與投影科技、魔術幻象,運用3D視覺、場景變幻、大型木偶與特色沉浸式設計,為台灣觀眾帶來一場全齡共賞的冒險體驗。首波票券將於6月13日中午12:00開賣,為年底壓軸劇場盛事揭開序幕。
-
北藝學院秋季課程登場 從歐洲劇場到舞台實作激盪深度對話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今年首度推出的「北藝學院」課程,春季班引介戲劇構作的基本概念,由東方傳統文本為基底,探究文學如何轉化為劇場創作,經歷一季深入的文本閱讀與解析,秋季課程將視角轉向歐洲,邀集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戲劇學者楊莉莉、羅仕龍和深諳歐陸劇場文化的導演暨戲劇顧問王世偉,以14堂講座與8堂工作坊,展開對「構作與創作」的對話。
-
蒂摩爾古薪舞集《排彎動物園》 文化塑造中尋找自我回歸與重生
當傳統成為動詞,當排灣的靈魂轉了彎;當文化不再是靜態展示,當已知的秩序開始轉彎,未來會成為何種樣貌?作為以排灣當代為主體性的職業舞團,蒂摩爾古薪舞集近年帶著作品走遍歐洲,或巡演或駐村,踩著傳統的腳步,近距離體感國際現況,看著烽火四起、悲歡離合,編舞家巴魯.瑪迪霖不想讓眼底的關懷停在視覺暫留,他要透過創作,將大家帶往沒有秩序、只有浪漫的劇場烏托邦《排彎動物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