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震洲
澳洲Griffith University大眾傳播畢。在媒體、出版業服務多年,以表演藝術新聞採訪攝影、全台各地表演場館、藝術節、音樂、戲劇、舞蹈節目等活動記錄為主。目前為《PAR表演藝術》特約網路編輯。
-
攝影手札
睽違五年 美麗不安的現代傳說《毛月亮》再現
寓言來臨的末日派對 月光暈開未知之途 上帝的手隨處塗鴉 人性與科技隨之起舞 這場充滿奇妙與美麗的身體寓言源於天文現象「月暈」,又稱「毛月亮」。當鄭宗龍第一次看到月亮周圍泛起銀白色光暈時,深深著迷。他心中想著,有一天要為它編一支舞。 古語「月暈而風」,暗喻事物即將轉變的徵兆,睽違五年,《毛月亮》再度於舞台上映照虛實。 2019年,鄭宗龍與冰島搖滾天團席格若斯Sigur Rs合作,將空靈既躁動的音樂橫跨在無盡舞台;藝術家吳耿禎和世界劇場設計大獎的王奕盛,打造LED拼接巨型螢幕,穿透在迷幻的音樂氛圍裡。80片的螢幕像月亮牽引著浪潮般浮沉、翻轉或橫移,舞者以汗水、肌肉及全身力量與之對話,以原始純粹的身體動力,突顯身處這個時代的大哉問:如果我們可以透過螢幕上的幾次輕觸,滿足各樣需求和慾望,那麼身體的目的是什麼?這個問題只有身體本身能夠回答。 大疫之後,所有計畫都被迫取消,《毛月亮》仿若預言,肉體重新拓荒。2024年,恍如隔世,這場交織人性、科技和身體的派對再次降臨。舞者化身為獸,姿態蟄伏,慾望呼之欲出,引領觀眾圍觀這座巨幅的身體地景,也藉著月光看照自身。
-
跨界 用5G翻轉觀演體驗
虛實之間 建構《神不在的小鎮》
在「文化科技5G創新垂直應用場域建構及營運計畫」支持下,國家兩廳院將於10月30日推出全台首部5G科技虛實展演劇作《神不在的小鎮》,故事描述發生在名為「中正市」的小鎮,從網路霸凌事件出發,關照社群世代的現象,探討網路和真實世界的真假。故事將在兩廳院藝文廣場上的「中正市」展開,觀眾可透過實體現場、線上直播觀賞,以及線上遊戲的參與,體驗這一場多視角、多平台、自選故事結局的多元感官饗宴。
-
焦點專題(二) Focus
入門的檻兒與生理的關 角兒養成忒難?!
台灣目前的京劇行當裡,老生與花臉都存在傳承的斷層。老生因故青黃不接,而花臉則始終欠缺,主要是此二者的養成,對演員來說,養成的入門門檻與個人的生理關卡都是關鍵,就算能夠學成出師,現實環境能否提供未來舞台,也還是未定之天
-
藝@電影
再現台灣70、80年代風華
黃春明有感台灣人對自己生活的環境不熟悉,無法與腳下土地連結,導致產生認同危機。於是,他展開深入民間的拍攝計畫,捕捉各地風土民情,希望能為台灣庶民生活的真實樣貌留下紀錄。
-
IATC-TW年度論壇探討「關照」倫理 重新定義表演藝術評論
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IATC-TW)將於11月1日至2日舉辦年度論壇,首次以「Caring:評論的關照」為主題,回應近年#MeToo運動在台灣表演藝術界掀起的倫理反思浪潮。這場為期兩天的論壇將於表盟沙龍舉行,邀集評論人、創作者與行動者共同探討一個核心命題:評論如何成為一種具關係性的行動?
-
布拉瑞揚組織「排灣族夢幻隊」 雙十連假衛武營再現《我.我們》第一部曲
成團十年、甫獲文化部「臺灣品牌團隊」殊榮、首度完成美國巡演備受好評的布拉瑞揚舞團,將於10月11日、12日在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歌劇院演出。國際級編舞家布拉瑞揚.帕格勒法領軍,攜手金曲歌后ABAO阿爆(阿仍仍)與藝術家磊勒丹.巴瓦瓦隆,三位跨世代排灣族藝術家組成「夢幻隊」,共同帶來創作作品《我.我們》第一部曲,引領觀眾開啟一場結合當代舞蹈、電音與多媒體影像的文化派對。
-
以身體沖煮時光韻律 伍拾製作《咖啡廳Dance to 40+》探索熟齡舞者生命厚度
在這個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咖啡廳往往是人們尋求片刻寧靜的「第三空間」。對舞者而言,舞蹈何嘗不是生命中的避風港?伍拾製作即將推出的新作《咖啡廳Dance to 40+》,由四位資深舞者蘇依屏、郭乃妤、許瑋玲、邱鈺雯共同編舞演出,透過身體語彙探討舞蹈在40歲後的生命階段中,如何成為不可或缺的存在。
-
用藝術碰撞靈魂 2025臺東藝穗節以「我是誰?我在哪?」詰問世代焦慮
有別於2024年「選擇障礙」聚焦外在猶疑,2025臺東藝穗節將以策展主題「我是誰?我在哪?」直擊當代世代內在焦慮,更深入探問自我認同,12場環境劇場、8場藝術工作坊,並首度推出6條「藝穗撞遊」套裝行程,將藝術、旅行與在地文化串聯成完整體驗。
-
嚎哮排演音樂劇《別叫我成功:藝術界歸來的兒子》 結合台語饒舌嘻哈登場
嚎哮排演推出全新台語饒舌音樂劇《別叫我成功:藝術界歸來的兒子》,歷經五年籌備、製作總成本突破千萬,本週末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熱鬧登場,連演12場。這部作品結合台語饒舌、嘻哈文化與亞洲家庭日常,以幽默與情感交織的劇本,帶領觀眾重新思索「成功」的定義,展現台灣原創音樂劇的創新能量。
-
全民大劇團音樂劇《腦內失控的iTunes》中秋連假登場
全民大劇團療癒系代表作《腦內失控的iTunes》將於中秋連假登場。這部融合腦科學、心理學、醫學與音樂治療元素的原創音樂劇今年度再度加演,卡司不僅延續原班人馬音樂才女林逸欣與「最強模王」林俊逸,更邀來百變女星小薰(黃瀞怡)與甜美女聲Angie安吉加入,為舞台注入全新能量。
-
荒謬舞蹈劇場《有可能,但現在不行》北中巡演啟動 稻草人舞團以卡夫卡文學對話當代困境
來自台南的稻草人現代舞蹈團,將於10月4日至5日在台北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帶來榮獲第23屆台新藝術獎入圍肯定的荒謬舞蹈劇場作品《有可能,但現在不行》,揭開2025年北中巡演序幕。這齣結合卡夫卡文學與當代舞蹈的作品,在2024臺南藝術節首演時即獲得觀眾熱烈推薦,成為當年度口碑之作,如今將巡演至台北與台中,持續以舞蹈對話社會、文學與大眾。
-
東野圭吾《嫌疑犯X的獻身》舞台劇12月台北首演 莫子儀領軍實力派演員同台飆戲
笨鳥工作室攜手udnFunLife聯合數位文創與莎妹工作室,經歷二年多的爭取,成功取得日本暢銷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嫌疑犯X的獻身》首次授權台灣並改編為舞台劇。本次集結堅強創作團隊──導演兼編劇吳維緯、音樂總監卓士堯、影像設計王奕盛、舞台設計謝均安、燈光設計賴科竹、服裝設計謝建國等人,並由金馬影帝莫子儀領軍台灣劇場及影視實力派演員葉文豪、梅若穎、高英軒、黃云歆、周明宇、杜思慧、許懷民、謝孟庭、何冠儀,共同於國家戲劇院舞台上,開展一場完美犯罪的辯證,反思名為愛的難解之題。
-
北藝中心啟動「2025點亮劇場發展獎助計畫」 攜手企業共築劇場永續未來
2025年第一屆「臺北戲劇獎」圓滿落幕之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以下簡稱北藝中心)宣布正式啟動「2025點亮劇場發展獎助計畫」(以下簡稱點亮計畫),此計畫延續今年首屆「臺北戲劇獎」的成果,攜手企業資源,支持臺北戲劇獎得主持續創作展演、推動文化永續為核心目標,鼓勵得獎者持續在舞台上發光,為台北累積更多具深度與影響力的作品。
-
陰翳美學再現 余余劇場《月光顯影》探索女性生命空間的詩意書寫
余余劇場2025年度製作《月光顯影》將於9月27日、28日在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演出,這是編舞家林俊余繼《百合.ゆり》《少女心》《她說她要自己去買花》後,陰翳書寫系列的第四號作品。
-
朱團2025擊樂劇場《泥巴》全新改版首演 奔向40周年倒數100天
朱宗慶打擊樂團第二號擊樂劇場《泥巴》,2025年第三度搬演並進行全新改版,製作團隊與樂團團員已展開如火如荼的劇場週工作。在距離樂團成立40周年倒數100天的此刻,歷經疫情與火災衝擊及「JPG40倒數1000天」的連串計畫與整合行動,擊樂劇場《泥巴》從「浴火重生、再燃鬥志」的再製,走到了「永遠再出發」的重塑。
-
2025關渡藝術節秋季篇 展現北藝大三大學院師生與校友跨域能量
2025年關渡藝術節「秋季篇」橫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以下稱北藝大)戲劇學院、音樂學院、舞蹈學院,將從10月持續至12月,以戲劇、舞蹈、音樂等多元面向,展現校內三大學院師生與校友跨域能量。關渡藝術節自創辦以來,始終致力於呈現台灣表演藝術教育的深度與廣度,也培養新世代藝術人才與國際接軌。
-
混亂也是另一種秩序 印尼行為藝術家麥拉蒂.蘇若道默《斷片》首度來台
在瞬息萬變的當代社會,混亂或許並非失敗,而是一種潛在的秩序,甚至是社會與個體共存的隱形規則。印尼知名視覺及行為藝術家麥拉蒂.蘇若道默(Melati Suryodarmo)長年探索「混亂」與「秩序」之間的張力,最新作品《斷片》(LAPSE)將於9月20、21日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演出,以跨域美學帶來一場關於時間、記憶與自然的感官實驗。
-
金枝演社打造台語文化潮 《整人王─新編邱罔舍》爆笑翻玩古今人性
由金枝演社劇團藝術總監王榮裕和編劇紀蔚然聯手創作的《整人王─新編邱罔舍》,在2017年首演大獲好評後,睽違八年重返劇場,汲取民間戲劇藝術傳統,但更全面翻陳出新,王榮裕說,「《整人王》是一部男女老少都能看得歡頭喜面、嘴笑目笑的好戲。期待大家抱持輕鬆的心情,進場看戲,享受故事,享受各種情緒和感受。」
-
第二屆「溪口小戲節」9月21日登場 穿越舊時光感受地方魅力
由嘉義縣政府指導,嘉義縣文化觀光局、溪口鄉公所與葫蘆軒戲劇文化工作室共同策劃的第二屆「溪口小戲節」,將於9月21日熱鬧登場。今年活動除了演出、展覽、市集與工作坊帶領大家探索溪口在地的人文風情與歷史記憶,更與嘉義縣政府衛生局及力躍運動合作,同步結合114年嘉義縣失智友善計畫成果展,提供民眾有關失智症的知識。此外,本屆溪口小戲節將以「愛溪口的秘密通道」及「溪惠民俗館」為主要場域,戶外、室內雙軌並行,讓觀眾能從不同角度走入溪口的文化故事。
-
《巧克力冒險工廠》國際巡迴 旺卡與查理來台驚喜現身
由美國百老匯及倫敦西區原創團隊打造,改編自羅德.達爾(Ronald Dahl)原著的《巧克力冒險工廠》百老匯魔幻音樂劇,15日於台北遠東香格里拉飯店舉辦正式宣告記者會,百老匯國際集團(Broadway International Group)總裁暨製作人馬克.羅素(Marc Routh)與兩位主要演員丹尼爾.普林普頓(Daniel Plimpton,飾威利.旺卡)、柯恩.托卡特利(Cohen Toukatly,飾查理.巴克)親自來台,現場並演唱〈The Candy Man〉與〈I Have A Golden Ticket〉,最後更合唱劇中極具代表性的曲目〈Pure Imagination〉,展現百老匯演員紮實功力與音樂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