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軒朗
-
戲劇
走出劇場外的實踐
「醜惡的事物何其多,但再沒有比人更醜惡的了。」(Much is monstrous, but nothing is more monstrous than man.),這句話出自索福克里斯(Sophocles)《安蒂岡妮》(Antigone)劇中,歌隊最著名的〈人類頌〉。希臘原文中「deinos」 (ό) 一詞除terrible醜惡的意思,亦有wonderful驚奇的意涵。〈人類頌〉是對於人類文明的進步,能逐一統掌海洋、陸地、馴服山林野獸的讚頌。呂健忠的譯本,將此譯成:「世界驚奇何其多,最可驚奇莫過於人。」(註1)如同雙面刃,既是人類文明的躍昇,可以運用人力開疆闢土,以啟山林,相對地,正由於過度開發濫墾,大地蒙塵,擁有權勢者掠奪雨林的土地,驅逐原先居住的人民,使其成為無土地之人。 換作是我,能去做些什麼? 導演米洛.勞(Milo Rau)與巴西無地農民運動組織(簡稱MST)合作《安蒂岡妮在亞馬遜》(Antigone in the Amazon),重現1996年4月17日,發生在巴西帕拉州(Par)無地農民在示威遊行中,慘遭警察開槍殺害21位民眾的屠殺事件,更藉由「戲中戲」(Play within a play)的形式,揉合希臘悲劇《安蒂岡妮》的情節與角色,成為「內在故事」,用來反映MST在製作這齣戲的過程中,無論當地原住民、與歐洲的演員所共同經歷異文化的交流,一起面對歷史的傷口,進而反省檢視全世界所面對環境變遷、極端氣候,造成地球生態命運共同體浩劫的「外在故事」。因此,《安蒂岡妮在亞馬遜》不僅是探討距離遙遠的巴西亞馬遜盆地,所發生土地正義的議題,亦是每個國家、每個民族,皆可反縮己身,如何正視自己土地上不公不義的事情,擴及到全球暖化的危機,換作是我,能去做些什麼? 因此,《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劇中的辯證(dialectical)極為重要。希臘悲劇可貴的地方,觀眾都可以聽到正反兩方的辯證,促使觀眾的思考並非單一、而是思辯而來。這樣的「辯證」不只出現在安蒂岡妮、與人類律法的代表克里昂(Creon)之間的抗爭,亦是歐洲與巴西演員相互合作,所碰撞出歐洲文化與巴西原住民文明、宇
-
焦點專題 Focus 打開台北珠寶盒—劍潭NO.1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Try Tey看
歷經10年,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簡稱北藝中心),終於在眾人的殷切盼望下開門迎賓,於3月展開試營運,8月正式開幕。這座方形建築物座落於士林,外有著大型球體的突出物,被網友暱稱為「皮蛋豆腐」,甚至以貢丸、米血糕、百葉豆腐滷味模擬拼成外型。然而這個世界首座球形觀眾席,卻被大讚突破多項建築常規,被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評選為「全球最具顛覆性的8大建築」之一,成為台北新地標。 除了以外觀引起旋風,最令表演藝術團隊及藝文愛好者關切的,便是軟體上的經營方向與現階段採取的優化措施。為此,本刊特別邀訪了董事長劉若瑀及執行長王孟超,解答他們對人才培育、國際連結及未來的期許。地理上,從北藝中心向外輻射,也有不少探索城市歷史的好去處,我們也特以專文介紹,推薦讀者在一趟士林、劍潭之旅中,不妨多留些時間,於演出前後造訪這些藝文景點、享受寓教於樂的附加價值。
-
焦點專題 Focus 皮蛋豆腐?!鴛鴦火鍋??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開箱囉
歷經10年籌備,施工曾多次延宕,命運多舛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以下簡稱北藝中心)終於在今年3月中旬展開試營運,並將在8月開幕,正式成為台北新地標。
-
焦點專題 Focus 專訪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
劉若瑀:以「開放、培育、國際網絡」為北藝中心定錨
3月11日,阮劇團的《熱天酣眠》為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以下簡稱北藝中心)揭開為期兩個月的試營運序幕。「懷胎10年」的北藝中心,為台灣表演藝術界注入一股新力及能量,第一屆董事長劉若瑀更期許:北藝中心要致力於人才培育,並與國際連結,讓更多台灣藝術家及團隊踏上國際舞台。
-
特別企畫 Feature
用雜誌說好故事
一本刊物打動我的原因,往往在於它說故事方式,翻開〈40難料〉的心情正是如此。本輯故事聚焦於人,以相對神秘、抑鬱的氣氛談中年待修學分,內容有喜有憂,有感悟有釋然。專題製作想必不容易,在有限製作期內,要遇見願意傾訴際遇的受訪者、要仰賴團隊深厚的採訪功力,特別是文字須如實呈現受訪者性格,才能帶讀者走進內心世界。 一如演員謝盈萱的表述,面對媒體提問對40的看法,她想:「我怎麼會有標準答案?我也是個人,我也在一邊經歷一邊學習我的人生啊。」是啊,為何年紀始終要被提出?大眾對數字的想像何以如此保守?想起《本事》17期,我們用「破 BOOM!」為題,談框架打破、形式扭轉和破壞後重生,現在想來,年紀標籤也是必須突破的。 音樂人柯智豪對創作總是全力以赴,40歲之後的他開始對熬夜吃不消。而經營工作室也開始有了「養人」的壓力,夾在工作與工作之間,不免消磨熱情,但他仍享受向前輩學習,形容站在巨人肩膀上,玩音樂就像吃了定心丸。熱情仍在,卻也渴望找到平衡。 20歲追尋夢想、30歲意氣風發、40歲嘛困惑仍在,卻有更多責任、有經歷淬鍊後要面對新轉折。不過,每個人生階段都是新的,該走向何方,人生從沒有標準答案,成為中間世代無需害怕,因為每個人都一樣,都在摸索中前行,迷惘失意卻也不孤單。
-
特別企畫 Feature Online Performance
疫下的線上展演實踐6大方案
讀通載體語彙,讓線上展演不只是實體演出的替代品。
-
特別企畫 Feature Online Touring
線下有國界,線上無國界
不旅行的國際巡演,鬆動過去總是以國籍與地區為名的交流基礎。
-
焦點專題 Focus 如果在2030,一間表藝圖書館
如神經突觸傳導而來的知識共享
動物對於刺激所產生的反應與動作,依靠神經系統;其訊號傳遞並非一條神經可以完成,必須經由多條神經間的轉換才能順利傳到目標。神經元之間、或神經元與肌細胞、腺體之間通信的接頭,稱為「突觸」(synapse)。 會接觸到這個生理學詞彙,起因是我這學期的「青少年劇場」教學,嘗試從「青少年」的定義討論,於是理解到這個特殊時期,「突觸」會開始進行第二波增生及修剪,而突觸密度改變也會讓認知能力轉變。因此,我開始思考的是:能否有什麼方式可以獲知創作者的過去,及創作間的連結? 這也與個人經驗有關。像是我從今年1月開始整理兩廳院駐館讀書會的書單,以「#MeToo」為關鍵字,然後以「連連看」的走向在思考,其中一條線索是從伊藤詩織的《黑箱:性暴力受害者的真實告白》裡提到記者清水潔,才閱讀到他追蹤懸案的軌跡與紀錄;另一條,則是林奕含以「成為一個新人」作為婚禮致詞,而連結《成為一個新人:我們與精神疾病的距離》與《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當然,這些連結完全是我個人角度與閱讀次序,並非原書邏輯。除此之外,我最近參與TIFA《浮光流影》的音樂會製作,也意識到兩種創作的路徑:一是,鋼琴家王佩瑤雖是受吳明益小說《單車失竊記》啟發,但在文字與音符的轉換間,並非為其配樂,而是依據自己身為讀者的體感對應到音樂家讀譜的經驗去召喚音樂;另一個則是,吳明益在講座裡提及,自己書寫這部小說中群象千里遷徙時,心裡配樂是「槍與玫瑰」2009台北演唱會DJ Ashuba彈奏的〈The Ballad of Death〉。這些旅程突顯的是,若非創作者自述,其實很難去得知,且不一定符合經驗邏輯。 作為創作者,始終渴望對自己喜歡的其他創作者有更多了解,甚至不只是傳記式的,而是那個非常自由且未修飾的歷程。 因此,我想像的「近未來表演藝術圖書館」能夠提供的功能,便是這種如「突觸」般的傳導與連結,讓我們可以得知未被述說與記載的創作秘密或秘辛。 比較單純的一種是,同一作品的不同演出版本,或是以「人」為中心去搜尋創作,這些或許能夠用類似已有的AI推薦、以圖搜圖等方式,藉由單一或多組關鍵字去擁有更進一步的功能。 另一種則是更深入地去探索創作者的神經元,透過表演藝術圖書館所建構的系統去探索作品背後的連結,產生「知識共享」。其中,更希望是種沒有被修整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