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叫中間的地方》(林軒朗 攝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未來,線上見! Online Performance

疫下的線上展演實踐6大方案

讀通載體語彙,讓線上展演不只是實體演出的替代品。

讀通載體語彙,讓線上展演不只是實體演出的替代品。

2021年5月,確診個案突破邊境防線,進入社區,短短一週疫情全台即進入三級警戒,實體展演被迫暫停,一停就兩個月餘。然相較於去年短暫封鎖,今年劇場「線上化」更有急切性,也有著不同的展演樣態。整體而言,台灣劇場界並未有充裕時間進行數位展演的探索與實驗,但或奠基在去年經驗,亦有國外實踐作為參考,除了舊作轉錄上網,今年的線上展演在表演上和技術轉譯上都有著不同的嘗試路徑。

雖然現下台灣疫情又平穩,劇場開始恢復實體,但只要全球疫情未止息,線上劇場創作仍是不可迴避的選擇,並在「數位展演」的思維下,或將成為一個新型態的表演形式。作為相信劇場能回應當下、做出改變的劇場工作者,5個月以來,我也一直反覆思考與質疑「失去現場的劇場,還有什麼可能?」作為評論人,難免有種使命感,即使仍摸不出確切路徑,但似乎可以協助仍不放棄的創作者探勘理路。

本文即是根據疫情爆發至今5個月間所觀看的11檔線上演出進行歸類評析,期待能作為標記的路石。

方案1:客製經驗,建立緊密的觀演關係

在5月疫情下,明日和合製作所的《Surprise! Delivery 和合快遞》首先勇敢做出嘗試,以「快遞」為概念,讓觀眾在線上選購藝術家的專屬表演。《Surprise! Delivery 和合快遞》一如其名,在操作上以客製化、一對一為主要形式。限定的參與狀態,著實給予觀者專屬體驗,並跨越鏡頭與畫面的藩籬,建立與觀者的連結,並提問著個人經驗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的可能。

快遞主要以Google Meet進行,並作為創作者與參與者相互認識的平台。據觀察較獲回響的幾個快遞:李世揚依參與者個性喜好提供Spotify專屬歌單、鄭烜勛就參與者生命故事做出實體小模型、陳弘洋依購票者的星盤寫成愛情劇本線上獨劇,都以參與者為主體,將其日常賦予藝術的連結與轉化,成為具個人意義的作品。而林素蓮則有另種操作,從自己出發、介紹自己的生活與興趣,藉此觀者建立關係。快遞的專屬性,似乎也預示著「展演」的失效,如果作品非建立在創作者與參與者的關係上,僅回到單純的觀看,即使知道是專屬於自己的一對一的表演,卻因為連結不在,而又限縮了觀看的專注與興味。

方案2:尋找劇場的鏡頭表演法

如果回到表演上,則不能不討論線上劇場演出和影像處理上的差異,又或是,怎樣讓「劇場性」在鏡頭前仍成立。粗略而言,線上表演與實體最顯著的差異即是:要以鏡頭為觀眾,對著鏡頭演出,而這樣近距離的拍攝也要求表演者眼神的確定性。尤其是以會議軟體作展演選擇者,囿限於低階的畫面效果,也得從平台服務介面尋找可能性。像是中央大學戲劇暨表演研究所舉辦的讀劇藝術節,讀劇演出雖由雲劇場播映,但主要以由Zoom為主要演出載體。徐堰鈴導演的《麻雀(死)在物流貨倉的晚上》,便運用Zoom的背景替換功能,區分出不同場域,或是營造表演者同空間的演出感。此外也利用Zoom的畫廊模式,或是多框,或是選定畫面,建構演員的對話面向。不過,這樣的處理同時也會面臨如果光線不足、或是服裝顏色相近,背景畫面將會吃掉演員輪廓的風險。

若能聚集拍攝,則表演上變更有虛實交錯的可能。新加玻實踐劇場《她門的秘密》則預錄主要故事情節,在與觀眾互動時採取直播,維持演出的現場感。在預錄的片段,刻意讓空間設計有劇場的手工感,不全寫實取景,創造虛實的縫隙。而石頭人製造「tin劇der人:°C線上讀劇節」《狗洞》則有更多現場拍攝的挑戰。同樣是不寫實取景,而以部分繪景、替代道具交疊現場。又,表演者雖然都在鏡頭前展演,但是藉由遠近鏡頭不斷切換,創造角色不同的心境。直播讀劇過程中,也刻意讓工作人員現身,或是導演舉牌解釋場景,提示觀眾與表演者的共時。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