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藝中心首屆董事長劉若瑀。(張震洲 攝)
焦點專題 Focus 打開台北珠寶盒—劍潭NO.1 專訪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

劉若瑀:以「開放、培育、國際網絡」為北藝中心定錨

3月11日,阮劇團的《熱天酣眠》為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以下簡稱北藝中心)揭開為期兩個月的試營運序幕。「懷胎10年」的北藝中心,為台灣表演藝術界注入一股新力及能量,第一屆董事長劉若瑀更期許:北藝中心要致力於人才培育,並與國際連結,讓更多台灣藝術家及團隊踏上國際舞台。

3月11日,阮劇團的《熱天酣眠》為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以下簡稱北藝中心)揭開為期兩個月的試營運序幕。「懷胎10年」的北藝中心,為台灣表演藝術界注入一股新力及能量,第一屆董事長劉若瑀更期許:北藝中心要致力於人才培育,並與國際連結,讓更多台灣藝術家及團隊踏上國際舞台。

北藝中心目標:多元開放

去年初接掌北藝中心董事長,劉若瑀以資深劇場人身分被委以重任,希望將「優人神鼓」30多年的經驗帶給這座新生的表演藝術場館。這1年多來,她也從中認識年輕團隊多樣的創作模式,而這正是北藝中心的定位及功能所在。劉若瑀表示,北藝中心將以多元、開放的態度,歡迎各式形色的藝術觀點和表演型態在此匯聚、碰撞及發生,「不同世代的藝術家能提供不同的觀點,北藝中心鼓勵新觀點的養成和傳達。」

過去30多年,劉若瑀心無旁騖地帶領優人創作及表演,「道藝合一」的培育系統塑造出優人獨樹一幟的表演風格。接掌董事長之後,劉若瑀自我提醒:這項職務不是在自己的喜好中做事情,「台灣是多元開放的社會,劇場更是多元開放的環境,年輕人在劇場的創意不受局限,但是,該如何十年磨一劍?要怎麼累積紮實的技術,讓藝術創作能更千錘百鍊?北藝中心的角色就很重要。」

她指出,當年因為國家兩廳院的出現,才有今日的雲門、優人、無垢等走上國際舞台的台灣團隊,「雖然北藝中心的經費資源條件不如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但是重點是在陪伴年輕人創作,且提供平台和機會。今後應該要有更多台灣團走出去。」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