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ob Blickenstaff
-
特別企畫 Feature
身體的失落、消亡與生機
近年常見於「科技舞蹈」(註1)的創作主軸,時常聚焦科技、機器與人類身體的界線,以及兩者的糾纏與拉鋸。可惜的是,作品中所涉及的身體與主體性論題,卻仍未被充分討論與細究。 科技、技術、機器與身體、主體、存有之間,往往被理解成為對立與互相競逐的,尤其如今的AI愈來愈具有高度學習和自我進化能力,不僅挑戰何謂「人」的創造力,甚至更威脅到「人」的存在基礎,於是AI在召喚的是一個反覆出現的命題:究竟人類身體會掌控科技,抑或是科技會控制身體。當「身體」與「科技」成為二元對立的主體問題,從此二元性開展出的辯證,便總圍繞在是人類的肉身身體作為主體,還是肉身身體將被科技消除主體,而此主體悖論可能的解方,往往指向人機共構的「賽博格」(cyborg)。 在這條軸線上,2012年編舞家黃翊聚焦人機共舞的《黃翊與庫卡》是經典案例,2019年編舞家鄭宗龍的《毛月亮》,則在企圖挖掘科技宰制裡具原始性的肉身騷動中,顯露出肉身身體本位者對於科技物充滿不安的恐懼。若要論目前對人╱機界線辯證地最為完整的編舞家,謝杰樺從《Second Body》到《肉身賽博格》的創作歷程,應可作為其代表。 科技與身體的關係可以是非零和賽局嗎? 謝杰樺於2014年創作的《Second Body》,以4組Kinect感應器架構八米見方舞台,並將點雲影像以360度光雕投影覆蓋於舞者身體上,企圖以影像資訊入侵人類肉身並產生纏鬥,但此時賽博格肉身的形象尚未建構完全。直到2023年首演的《肉身賽博格》,謝杰樺加入線上觀眾的串流(live-streaming)與AI生成(generative)影像,並透過視訊鏡頭、現場掃描、舞者手持攝影機的影像,由演算法將觀眾們與舞者的面孔即時生成為「臉的集合」,再變化為舞者的影像複本與數位替身(avatar),舞者再將此替身影像與部分的身體部位進行拼接。 也就是說,從《Second Body》到《肉身賽博格》的過程,是從封閉影像機器的模控系統(cybernetic),朝向更開放且不可預測的AI機器學習,且透過多重的鏡頭與螢幕,組裝出碎裂的賽博格女體形象。然而,《肉身賽博格》最耐人尋味的,莫過於最後一幕已被賽博格化的舞者肉身與替身們,一致走向並消失在舞台後方發亮的投影機光源中,這似乎意味
-
特別企畫 Feature 改變二:賽伯格與身體感知篇
人與科技的交融 身體的新感知與新存在
人類世的觀點提供了全新觀看身體的視角,因為技術在我們到達之前已經在場,提供了非常先行的條件使我們成為「人」的可能,從根本上來說,使我們成為「我們」的並不是「我們」,人早已成了「人與技術」混合而成「技術個體」,生活根本已離不開科技,科技也改變了人性、倫理與環境之間的關係、甚至是重新定義了「人」的可能性,而藝術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去處理人在科技、網路世界中的生活情境,如何去探討現代科技對人際關係和自我追尋的衝擊?
-
藝號人物 People
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八月啟動 這一夏 讓我們盡情搖擺
「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邁入第十六個年頭,隨著愈來愈多音樂人和愛樂者的參與,節目也日益精采。二○一八年特別邀請眾多國內外最具知名度的音樂家同台演出,無論是熱鬧搖擺的大樂團,或是講究深度即興對話的二重奏形式,從搖擺樂、硬式咆勃、到年輕充滿活力節奏的芭莎諾瓦與融合爵士,樂風廣泛多元,如此難得的機會,先做做功課看看夏日爵士派對重點介紹。 系列節目最先登場的是以小編制為基礎的「爵士Bistro」系列節目,多位台灣中生代或新生代爵士好手以吉他、人聲二重奏或絃樂三重奏組合,也是爵士樂團中較難得一見的組合方式,新意╱心意十足,值得一聽。 八月底九月初緊接著是兩場巨星演出。被喻為廿世紀後三大爵士吉他巨頭之一的約翰.史考菲(John Scofield)將在八月卅一二度訪台。這位吉他演奏充滿律動感(Groove)和節奏,技巧超絕創作能量豐沛的爵士大師,現場演出最精采的時刻莫過於源源不絕流洩出的即興音符,與合作樂手往來對話的時刻。史考菲一年超過兩百天在全世界巡迴演出,這次好不容易盼到他睽違九年後再次來台,與多年搭檔也是大師級人物Bill Stewart連袂演出,演出曲目暫時保密,但絕對能讓樂迷大呼過癮。 系列節目的壓軸是二○一五年獲得孟克大賽演唱冠軍的超級新秀潔絲米雅.虹,此孟克大賽每年僅舉辦一項類別,且參賽者有卅歲以下、未曾在任何廠牌發行自己名下的專輯的限制,所以潔絲米雅近乎是選秀節目中打敗全球參賽者出身的樂壇新秀。筆者在今年的葛萊美獎轉播上第一次聽到她的現場演唱,直覺嗓音是莎拉.沃恩(Sarah Vaughan)與艾瑞莎.弗蘭克林(Aretha Franklin)合體,具有寬廣的音域和爆發力,即興演唱能力驚人,不輸現今樂壇一線歌手,演唱技巧與聲音既黑又藍,能完美呈現爵士樂最源頭的音樂精神,絕對是全球樂壇即將發光閃耀的黑珍珠,樂迷們千萬不要錯過這位即將大紅,未來可能一票難求的天才型女歌手現場演出, 另外有場演出組合是高手雲集但需特別劃重點提醒,以免一閃神跳過。八月廿六日聯合海內外中生代高手們合體組成「兩廳院夏日爵士節慶樂團」,這場由林肯中心首席小號手麥可.摩斯曼(Michael Mossman)負責編作曲,邀請到安東尼歐.哈特(Antonio Hart)、楊曉恩、李承育、魏廣晧等銅管樂器好手,與曾獲得金曲獎
-
特別企畫 Feature 當表演藝術碰上機器人
遇見賽伯格 回探「人所以為人」
那些早先存在於科幻小說或電影中的賽伯格(cyborg),現在已經出現在我們生活之中,具有人工智慧的機器人已經不是幻影,但「它」能被視為「人」嗎?能夠被愛與愛人嗎?在表演藝術舞台上,我們已經看到會跳舞的工業機器人庫卡,還有能演戲的人形機器人,它們在舞台上的意義,更多是讓人回探「人之所以為人」這件事,關於我們如何活著,也關於我們如何去愛。
-
企畫特輯 Special
《黃翊與庫卡》走到2017 口述影像說分明
從二○一二年首演迄今,由舞者與機器人共演的《黃翊與庫卡》已經走過多個城市,也一直在發展中,今年舞作來到新北市藝文中心,除了有今年全新發展的段落,也配合口述影像,讓視障觀眾得以領略舞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