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人間條件八─凡人歌》 三代同堂親揭當今家庭人性大考驗
綠光旗艦大戲《人間條件八─凡人歌》從一家之主的視角剖析當代家庭問題,靈感源自編導吳念真LINE對話群組,以喜劇節奏,道破當今三代家庭的苦澀與煩惱。
-
台北首督芭蕾舞團團長徐進豐退休 最終場推出《Mr. Formosa》本週演出
《Mr. Formosa》為台北首督芭蕾舞團創團人暨團長徐進豐告別創作生涯的最終場全劇作品,今年一大亮點是挑戰以素人舞者為主要演出人員,專門為兒童打造一齣寓教於樂的兒童舞蹈戲劇製作。
-
歷史經典《伊底帕斯》 變身音樂劇征服舞台
2018年,韓國拼死奔跑劇團(Jukdal)《王世子失蹤事件》令台灣觀眾耳目一新;2023年,他們攜手導演徐在亨、編劇韓雅凜、台灣作曲家張芯慈,共同打造淒美作品《伊底帕斯》,將希臘悲劇中的Chorus(歌隊)應用於音樂劇中的Emsemble(歌隊),讓他們成為伊底帕斯顛沛命運中的見證者,共感其悲傷與苦痛、挫折與希望,帶領觀眾在伊底帕斯的命運中同行。
-
一場死生陰陽間的觀察 國光劇團「魔幻雙齣」實驗京劇更多可能
國光劇團年度新製作2023臺北藝術節「魔幻雙齣」,以「死生一夢」及「陰陽雙照」兩個主題,涵括《試妻劈棺》、《傀儡幻戲》、《伐子都》、《活捉》四齣劇目,結合前台「魔幻隧道─AI沉浸式體驗」,將激盪出科技與傳統的藝術火花。
-
北市國新樂季 繽紛呈現極致台北之聲
臺北市立國樂團(以下稱「北市國」) 2023/24樂季自2023年9月至2024年6月止,為期十個月。北市國代理團長劉得堅表示,即將登場的新樂季將延續去年推出「精彩TCO」、「溫馨飛魔力」與「傳藝舞繽紛」三大系列演出活動,共計48套、54場次節目。
-
「知己知彼」系列音樂會 打擊樂新秀閃亮登場
充滿熱情的朱宗慶打擊樂團,歷經30多年來憑的不僅是熱情以及追求卓越的初心,更令人感動的,是展現團隊合作及相互鼓勵的態度。在這樣不算短的歲月中能夠保有新意,靠的是不斷地自我修正及注入新血,讓台灣成為孕育重要擊樂家的重地。近年來,朱團除了幾場重量級音樂會外,也數次挑選年輕又優秀的團員,將它們介紹給大眾。
-
2023苗北藝術節 10月啟動溫暖新篇章
苗栗縣苗北藝文中心「2023苗北藝術節」即將於10月1日正式展開,以「發掘苗栗、連結臺灣、吸納世界」作為規劃方針,並期以「匯聚劇場製作名流」致力實現場館節目製作能量,精心擘劃「大師風華」、「經典交響」、「國際首席名家」、「劇場名流鉅作」等四大系列、八大展演,持續成為民眾的城市知已、共享「再次相遇的美好」。
-
何曉玫經典重製《親愛的》 動態摺紙舞台打造全新視覺效果
2023臺北藝術節本週六、日將帶來何曉玫MeimageDance經典作品《親愛的》,由國家文藝獎得主、編舞家何曉玫醞釀十年重製。本作品延續何曉玫獨特的「超現實幻想」創作迴路,透過俐落而精湛的人偶化肢體風格,賦予觀眾深刻印象,動態摺紙舞台更突破劇場技術限制,打造全新視覺效果。
-
Take the __ Train
像是看了一場印度多重宇宙電影
來到孟買的第7天,我接到詢問是否可以去市中心豪華的 Palladium Hotel 代班彈琴,在印度也能遇上這種可賺錢貼補旅費的好事完全出乎我意料之外。事情是這樣的,當年在孟買新成立了一家音樂機構 The True School of Music,裡面被邀請來支援教學的老師大多是才從紐約曼哈頓音樂學院畢業的學生,據說這種能到世界另一端增廣見聞的機會大家都搶著要。但因為印度的工作簽證常因各種原因 delay,原定也在旅館安排了演出的鋼琴手簽證遲遲下不來,所以急需代班。 我原本只帶了些舒適的舊 T-Shirt 來旅行,只好演出前利用空檔去買演出服,由於尺寸有點大需要修改,以當地一般物價水準來說,這件新台幣百元的衣服之於平民百姓算是昂貴的奢侈品。結帳後,我好奇地跟去看改衣服的地方,那是一間小屋,走上像直線般幾乎垂直於地面的梯子通往2樓小閣樓,狹小的空間幾乎沒有空氣流動,非常悶熱,兩台縫紉機、3個男人埋頭工作著,不一會兒我的衣服就改好了!接著在前往旅館的路上,我見識了強烈的文化衝擊三:驚人的貧富差距並存。 照著交通指示,我搭了火車在 Lower Parel 站下車,準備換搭計程車。一出火車站,映入眼簾的竟是1個小男孩蹲在地上大便!往來的人潮沒有人停下來多看他一眼,小孩也旁若無人,一切如此自然再仔細一看,鐵路邊也蹲著好幾個小孩,原來周圍用廢紙箱搭成的房子是他們的家啊!如此簡陋艱困的環境中,其實有好幾戶人家生活著,看似家中的女主人正澆水灌溉著自種的菜園。 路邊攔了計程車坐上,不到10分鐘的車程,馬路邊沒隔多遠就出現一座座廢紙箱搭成的家,只見全家人坐在路邊搧著扇子納涼,有些婦女蹲在路邊洗菜,小朋友們幾乎是全身光溜溜的,也有媽媽抱著嬰兒在餵母奶,每個人看起來都黑黑髒髒的。路上砂石塵埃汽車廢氣滿天飛,空氣污染嚴重程度令人不敢想像,更不用說印度最出名的就是開車隨時要用力按喇叭!塵土飛揚加上噪音,這就是他們每天的生活啊當我還沉浸在這些感受時,突然發現,路旁景象已變換成一座座摩登大樓,然後,司機用濃厚的印度英文口音說:「Palladium Hotel 到了!」 彷彿剛才的一切都不是親身經歷,而是在車上看了一部電影。下車不到1分鐘,
-
ARTalks
失語的武裝困獸
編按:本劇導演李奧森透過匿名警員訪談、側繪(profiling)與警察學文獻進行研究,協同動作設計及專業表演者發展高強度的動態情境(movement scenarios)與敘事,運用視覺與燈光設計營造出詩性空間,建構情況不明、無法掌握的事件;與觀者共同思考警察的內在狀態、勞動情境與難以定義的系統性暴力。
-
布拉隨意寫
回家跳舞之前,下一站
年輕當舞者的時候,很喜歡在國外巡演的生活,除了演出,還能看看外面的世界,吃上美食,享受著舞台以外帶來的驚喜。猶記2004年隨紐約的舞團到北非巡演,到了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卡,想起年少時期學唱的一首歌: Ooh, a kiss is still a kiss in Casablanca But a kiss is not a kiss without your sigh Please come back to me in Casablanca I love you more and more each day as time goes by 怎麼也沒想到,有一天居然來到這座城市,卡薩布蘭卡在西班牙語是「白屋」,這裡最顯而易見的風景是清真寺。除此之外,整座城市的建築大多為白色。因自認有一層保護色,所以常單獨行動,跑去市集挖寶,穿梭在各式各樣的羊毛織品、華麗花紋的餐具,花紋獨特,看得心花怒放。但也因為貧富差距衝擊太大,我們住上五星級的酒店,樓下卻是孩子們在乞討。山區的夜景迷人,白天才知道那是貧民微弱燈泡照明而構成的夜景,當下覺得好諷刺。回想起來,已經不太記得城市的模樣,卻依然記得孩子們乞討時深邃美麗的眼睛。 下一站突尼斯。不知什麼原因,舞團沒選擇搭飛機而是坐巴士,清晨從卡薩布蘭卡出發,抵達已是半夜。坐上巴士,車窗外是整片的橄欖樹,好美,睡了幾小時之後,睜開眼睛,以為會有不一樣的美景,但居然還是橄欖樹,只是光影變化有了不同的景象,直到看見一棟舊房, 因車子行駛的角度,180度看見房子的樣貌,藍白相間的矮房並不美麗,殘破的可能遮風避雨都難,一個颱風就能吹倒的感覺,幾個小孩開心地在前院玩耍,老人坐在椅子發呆,太陽西下,對眼前的畫面特別有感覺,眼睛一直盯著,直到畫面離開視線為止,突然想起部落,想起山上的老人和小孩,年輕人大多因求學或工作離開部落。這樣的畫面有點感傷,有一點美。隔年回台創作,特別跟舞台設計超哥(王孟超)說,我要一面牆,演出中,牆還可以分裂為三,而創作了《預見》這個作品。順帶一提,我們在突尼斯劇院演出後,我的名字居然出現在當地報紙的藝文版面,用「布拉瑞揚奪走了這場演出」為標題,特別寫了一段我的獨舞。藝術總監開玩笑說:「布拉現在是明星!」但其實是要特別感謝藝術總監,因為他知
-
倫敦
露西.佩柏劇作《作用》重製演出,探討藥物與人類情感
風靡全球的電視劇《繼承之戰》(Succession)其劇作家之一佩柏(Lucy Prebble)的作品《作用》(The Effect)上月於英國國家劇院(Royal National Theatre)重製重演(revival),這個發生於狹小臨床實驗室裡的4人戲,承載著關於藥物與人類愛恨情仇等重大提問。 2012 年《作用》的首演也是在國家劇院,當時佩柏犀利的筆鋒就令人印象深刻。11 年後,佩柏稍微調整了原作以契合目前觀眾熟悉的文化語彙,而導演洛伊德(Jamie Lloyd)俐落大膽的手法更讓人感到耳目一新。 身穿白色運動服的演員埃西杜(Paapa Essiedu)和芮索兒(Taylor Russell)在一項新型抗憂鬱藥物的試驗中認識彼此,他們墜入愛河,但同時也像迷宮裡的老鼠一樣,懷疑自己對對方日益增長的感情是真實的還是藥物裡的多巴胺所引起的。而觀察兩位受試者的精神科醫生則身著深色衣物,雖未使用藥物,但兩個醫生對彼此的情感及自身的情緒困擾,在與受試者的情緒狀態對照下,則提供觀眾對人類如何產生與控制情感與情緒有更多不同角度的觀察。 舞台設計吉摩兒(Soutra Gilmour)把演出場地雷托頓劇院(Lyttelton Theatre)變成雙面舞台,舞台地面則以克拉克(John Clark)設計的 LED 燈光組成,演員站在台上時完全沒有影子,更加深了「實驗室」的科幻感。如同洛伊德近年作品,《作用》也在近乎空台的空間,僅用光影和演員與空間的關係來玩弄戲劇張力與節奏,4位演員緊湊的能量推拉與極其精準的語言使用,讓觀眾屏氣凝神90分鐘,最終暗場時得以喘口氣並大呼過癮。這齣戲裡有濃濃的情感,但同時也憤世嫉俗地質問,當醫學研究與科技如探針般解剖人腦的各種行為時,我們人類所有的情緒與情感是否僅僅是一堆化學物質反應的結果罷了。
-
日內瓦
劇場大師陸帕與日內瓦劇院衝突,導致新作《移民》取消演出
波蘭劇場教父陸帕(Krystian Lupa)遭遇創作生涯40年來的最大挫折。他的新作《移民》(Les migrants)在首演前一週突然喊卡,製作方日內瓦劇院因藝術團隊與技術人員之間的衝突,決定撤資,導致亞維儂藝術節不得不取消整檔演出。 將邁入耄耋之年的陸帕可說是歐陸當代劇場最重要的大師級導演,他不僅重視作品的文學性,也擅長在舞台上營造幽微的時間感。他多次挑戰艱澀的長篇小說,透過演員的即興表演,深入語言無法表述的感性氛圍,建構出長達5、6個小時的演出內容。 技術人員指出,《移民》創作期間,陸帕不僅完全沒有準備,數次提出超越原定計畫及預算的不合理要求,也用辱罵和訕笑的語言調侃工作夥伴,讓排練陷入緊繃的氣氛。首演前,他不斷更換技術需求,讓團隊陷入兵荒馬亂的窘境,甚至大聲斥責長期合作的翻譯夥伴,導致她精神崩潰。團隊強調,即使陸帕貴為聞名國際的劇場大師,但無人能忍受這種狂妄又失格的工作態度。 風波之後,陸帕在法國媒體上表示歉意,說明自己因確診出現健康危機,在壓力下無法維持身心靈的平衡。但他也控訴日內瓦劇院完全不尊重受邀藝術家,對他集體霸凌;技術團隊墨守成規,無法適應他的工作方法,而且不顧演員的努力與意願,持續施壓館方,導致無法挽回的下場。 這場風暴突顯出不同世代劇場人對於藝術價值與工作認知的差異:「為藝術犧牲」是否成為壓榨勞動力的藉口?排練工作是否能跳脫倫理束縛和權力結構,促成平等共創的局面?館方如何協調藝術團隊與技術人員,讓雙方齊力合作?都是亟待解決的難題。
-
特別企畫 Feature Q5:能賺錢的文化,就俗氣嗎?
從社會學觀點,拆解消費的認同想像
2023上半年的誠品華語創作排行榜裡,主打正能量和勵志的作家黃山料占據前4名,引來許多嘲諷與鄙視,有些人強調「我不會看這種書」,有些人因此擔憂當代人閱讀素養。暢銷書並不是頭一次帶來焦慮,過去肆一和Peter Su等作者都引發過類似的驚恐與討論。 對一些人來說,勵志書不算文學。文字要成為文學,似乎得先跨過一個門檻。社會學者李令儀對台灣出版業有深入研究,他曾指出,編輯、行銷等從業人員往往必須面對文學與商業的「雙重邏輯」。這個概念來自法國文化社會學者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強調文化人一方面身處「倒轉的經濟世界」,要為了藝術而藝術,去否定世俗的經濟邏輯,另一方面又要以主流價值來界定商業的成功,不能不在乎排行榜。 「雙重邏輯」不只影響業者。之前MOMO購物網把書大打折,影響獨立書店運行,引起「圖書統一定價制」的討論,在這裡,消費者也被捲入價值戰爭,光是選擇跟誰買書,都面對雙重邏輯:你選擇活在市場世界,把書僅僅當成商品、便宜就好嗎?還是選擇活在倒轉世界,用其他資格衡量書的價值? 不過不管你怎麼選,這選擇算是自由的嗎? 衝突背後的自由假象 當然不是。 首先,我們要看到這場神仙打架背後的某種神秘價值。 跟我同齡的聽團仔們,時常有人強調自己只聽五月天「地下樂團時期」的作品,強調現在的五月天「太商業化了」。顯然現在的五月天已經是某種商品,而不是純粹的藝術品。藝術品所需的「某種價值」,好像反而會隨著經濟資本的累積而減少。 照布赫迪厄的說法,這種價值其實也是一種資本,在其理論中,除了經濟資本外,尚有「社會資本」和「文化資本」,前者是你當前社會地位擁有的社會網絡,也就是人際關係,後者是你在當前社會因為具備特定能力,而被認為有品味、有教養。 然而,哪些社會網絡值得注意?哪些能力算是有品味、有教養?判斷的標準,就看這些東西可以換成多少「象徵資本」。 在一個社會場域裡,粗略來說,主流地位的價值體系覺得哪些東西好,哪些東西就有象徵資本。這些東西可以是什麼,很難說清楚,可能是聲譽、名望或品味,例如什麼樣的音樂能登大雅之堂、哪一本小說是現代主義文學哪一本是寫實主義的作品等。不同的場域有不
-
特別企畫 Feature
產製流程與專業分工
藝術,有個刻板印象是「談錢就俗氣」了。但是,那些被視為藝術的名畫、建築等其實都「待價而沽」,而表演藝術卻反其道而行,還區隔出「商業劇場」這類(不是那麼精準的)名詞,這似乎也與表演藝術團隊多以「非營利組織」立案,產生某種「藝術=沒錢」的強連結。我們又都明白,如何擺脫賴以為生的補助機制,始終是團隊營運的課題。同時,場館與團隊也開始將「行銷」視為組織必須,另外也有專業的製作、行銷團隊╱公司受委託規劃。「表演藝術行銷」真的成為顯學?或是,要如何思考製作、行銷在藝術創作流程裡的位置? 從「線下」到「(不同的)線上」:媒體流變與世代變遷 劇場行銷手法,首先面臨到的是媒體愈趨快速的轉變。 故事工廠創辦人暨執行長林佳鋒回看媒體變化,從1990年的傳統紙媒開始,認為在2000年前在報紙藝文版面、廣播、電視的露出,都能替票房挹注高強度的能量;而在網路逐漸興起後,宣傳動能也開始從線下轉往線上,特別是在2009年後的臉書(Facebook),快速累積某個世代的消費人口。 另一方面,林佳鋒也透過劇團的會員制度來說明這樣的流變。他提到2000年到2010年間最流行的是EDM(電子郵件行銷),讓所有劇團快速吸收會員,但是在2010年開信率只剩下20%,並在數年內萎縮,而點擊率必然又更低於開信率,於是這類行銷資源已經無法有效轉換為票房。因此,故事工廠將更多行銷、觀眾經營的能量放到臉書。甚至,這段時期有更多劇團直接捨棄官方網站,轉往臉書粉絲專頁。 五口創意工作室共同創辦人暨品牌創意總監施淳耀也提出線上宣傳的轉變,而這個轉變不再以10年為單位,是更瞬息萬變的。他指出:「我覺得這幾年大家蠻在意『數位行銷』,包含社群,或者是說找一些非劇場圈的人來看戲、推薦,而以前大家在意的是專業人士的背書,但是現在好像更想看到的是,如果我是一般觀眾,看不看得懂這齣戲。」口碑影片,成為重要行銷手法。「但這件事情走到現在,一般觀眾看到口碑影片已經愈來愈無感,因為往往是同一群人在推薦。」 社群媒體的使用人口也在這幾年轉變,新一個世代的年輕人不再使用臉書,轉往IG、抖音等社群媒體。不過,臉書雖然逐漸老化,但仍保有幾項優勢,綜合林佳鋒與施淳耀的說法,大致有:該年齡層的消費能力相對強、臉書粉專的官網
-
特別企畫 Feature
藝術家的兩個世界(一)
請想像兩個世界: 👉世界1:委託製作取得資源的世界。 👉世界2:政府發行藝術券,由觀眾決定「補助」對象的世界。 如果可以選擇,你想要在哪個世界創作?我們邀請4位藝術家進入多重次元,嘗試描繪兩種世界的邊界。
-
特別企畫 Feature
藝術家的兩個世界(二)
Ihot Sinlay Cihek(卓家安)👉世界2:去冒險,也不要放棄溝通 (profile)花蓮阿美族人,根源於太巴塱(Tafalong)與壽豐(Cisanasay)部落。劇場編導演作品《我好不浪漫的當代美式生活》入圍第21屆台新藝術獎,文字創作亦曾獲台灣文學獎、後山文學獎、原住民文學獎等。 這其實不是一個截然二分的世界。 就現實層面來說,雖然團隊為了補助案會需要有完整的企劃支持,但是大家都知道企劃是寫給長官看的,最終執行出來的想法,目的還是為了與大眾溝通。因此,我會偏向選擇第二個世界雖然說,倘若沒有任何補助的話,我可能要把家裡的「原保地」拿去換錢才能做完一齣戲。 其實,無論置身哪一種世界,都不影響我想要創作的核心議題,差異在於「溝通」。講直白一點,就是行銷方式。 我的創作面向,大多都是相對小眾的議題,例如原住民婦女權益,對此事有興趣的人偏少。大家進劇場可能都想要開開心心的,但藝術就未必如此。這點我覺得是台灣劇場還可以努力的地方,現在的台灣觀眾,普遍還是會期待能夠進去場看到「他所預期的結果」,否則就覺得浪費錢。但對我來說,藝術創作是有一個能夠冒險的地方,但創作者的冒險,不代表要放棄與大眾溝通,我覺得商業價值與藝術觀點,還是有機會找到平衡的。 選擇第二個世界,是因為它有機會讓我去面對不得不處理的難題。舉個(很現實的)例子,在這個世界中,我可能會在IG多下一點廣告,或者開始使用抖音。抖音這塊,以前我非常抗拒,但若它成為一種溝通的媒體,我就必須去了解,努力說服這個世界,為什麼這個作品對我這麼重要。我是個不善於社交的人,但劇場最終還是人的事情,要在人際上產生發酵,作品才有機會發散出去。
-
特別企畫 Feature
自由是__?
自由是在不自由的框架中尋找各種可能,所有框架都可以被拆解,但你得知道框架之外還有框架,但我們有選擇拆與不拆的自由。王世偉(劇場導演) 自由是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並勇敢自在的去闖。自由不是隨便,而是有基本的尊重(納入他人的感受),知道自己的嚮往(於是不迷失),然後在遵循的道路上打開各種可能。李貞葳(編舞家) 自由是誰說「了」算?李祐緯(劇場創作者) 自由是在定義與建立框架之後,針對這個限制所進行的回應。汪兆謙(阮劇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自由是海。吳明倫(編劇、作家、阮劇團副藝術總監) 自由來自於擁有自己架構思維模式的能力。謝杰樺(安娜琪舞蹈劇場藝術總監) 雖然很想講財富自由相對創作自由,這種任性的話,但創作本身就是一種自由。張忠安(滯留島舞蹈劇場藝術總監暨編舞家) 先細胞分裂,再去蕪存菁。先天馬行空,再訂定遊戲規則。在這一場屬於創作的遊戲裡,不急著主控,讓素材說話,成為他的朋友,然後,一同終獲自由。趙菁文(作曲家╱策展人) 自由是自在呼吸沒有恐懼。林祐如(編舞家) 自由是一道需要智慧的習題。田孝慈(編舞家) 自由是關閉心中的小警總。蔡逸璇(編劇) 自由是不設限的表達,傾聽與自身不同的想法。劉冠萍(自由擊創團團員) 自由是作品完成至觀眾前來前的一刻。林俊余(編舞家) 自由是永遠到不了的終點,而每個人靠近的方法都不一樣。杜瑋哲(劇場創作者) 自由是一種游泳的方式。嚎哮排演(喜劇團體) 自由是不用設起床的鬧鐘。Ihot Sinlay Cihek 卓家安(劇場創作者) 自由是
-
如荒煙漫草
選擇
1999年第一次入圍金鐘獎,被通知要走紅毯,那時我還在大學念書,找了同班同學陪我一起。下課後我和同學趕忙從關渡到了國父紀念館旁的麥當勞;離場館最近有洗手間可以換裝的地方。換了衣服稍作整理,想到走紅毯好像不適合提著大包小包的行李,附近沒有置物櫃,也沒有其他人可以幫忙,只好把自己和同學的便裝、雜物都塞進一個大袋子中,藏在國父紀念館的草叢裡。典禮結束後我到草叢裡拾回我的行囊,慶幸東西都還在。沒有公車了,只好再坐計程車回到台北車站。 對於一個窮苦的大學生來說,這其實是趟很辛苦的行程;合身的西裝、不破爛的皮鞋對我來說都是奢侈品。那時捷運只到台北車站,更不用說從台北車站搭計程車到國父紀念館來回的車資,幾乎是我一週的飯錢。那時的我對走紅毯這件事也感到十分的困惑,我飾演的是一位遊走在社會邊緣的青年,他的生活、生命多舛,我扮演著他,最後走上了紅毯,是榮耀他的生命故事,還是藉由他在彰顯著我的人生?這件事,是對的嗎? 幾年後第二次入圍,我也還在學校念書,這次決定不走紅毯了,直接出席典禮。有些朋友守著電視沒看到我,直到要頒獎前透過轉播才發現我幾乎沒什麼裝扮坐在觀禮席上,覺得不可思議,一些前輩也不懂為何我要放棄讓自己曝光的機會。 又過了幾年,參加某個連續劇的拍攝,我算是主要角色之一,上映前有例行的記者會,結束後被當時的經紀人唸了一頓;我穿著一身黑,沒有裝扮,和工作人員一起站在最後面。而我對此也感到困惑,一個作品的完成是台前幕後所有人共同的努力,我就是這個群體中的一分子,沒有誰是特別重要的,也沒有誰不是。而長年的劇場訓練吧,讓我習慣一身黑;作為幕後工作人員不論run show或換景時,是不能穿著太鮮豔的顏色的。 這些矛盾糾結在多年後當然也適應了,第三次入圍,我很正常地走在紅毯上,很大方認分地換上公司幫我準備的光鮮亮麗的服裝,站在最前面拍照;入圍是個榮譽,應該要大方接受讚美。但是我知道,某部分的我很痛苦,也很不快樂。 我詮釋著不同角色的生命,不是為了要藉此得到注目,或形塑自我成為偶像,也不是只將他們的故事當作茶餘飯後的消遣;他們的生命豐富了我,指導著我,甚至畫出這世界的各種色彩,不論是醜陋、骯髒、不堪入目的。這個世界的殘缺與真實,都警惕著我們歡愉不是理
-
戲劇
拍打、撞擊、直面、情感、厄運、劇變
法國文學批評家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在1950年代撰寫戲劇評論,共同創辦《民眾戲劇》(1953-1964)雜誌,爾後他少量至幾乎不再寫戲劇評論,轉向攝影書寫。但,戲劇在他心中的分量,似乎沒有就此消聲匿跡,反而內化成一種思考性的內核。如同他在《羅蘭.巴特論羅蘭.巴特》(1975)中曾寫到「全集的交匯點或許就是戲劇。」(註1)在巴特最後一本著作《明室.攝影札記》(1980)中,「劇場」的身影也不曾缺席。 閱讀《羅蘭.巴特論戲劇》評論集,巴特「描述看的方式」與「望向某處的視線」,引起了我的閱讀趣味:「表演的首要特徵並非模仿。即便擺脫了『現實』『逼真』『摹本』等概念,只要某一主體(作者、讀者、觀眾或偷窺者)將目光投向遠方,從視野中切割出三角形的底邊,他的眼睛(或腦袋)充當三角形的頂點,那麼終歸還是有『表演』存在。」(註2)循著巴特對於觀看表演狀態的描述文字,身處在觀眾席的臨場感隨即浮現,作為觀者的我們,我們的目光習於在舞台上熱切找尋標的,任何表演發生的可能性。 今日的劇場,演員對角色「模仿」得像不像,不再受重視。展演的自然性、對議題的探討、舞台視覺的構造等,成為新的焦點。我很喜歡剎那之間被舞台捕捉視覺的時刻被作品擄獲、被捲入、被動情、被視聽聲光情境、被語言抓住,凝結成對於作品的記憶點,也常是舞台上重要的關鍵性構圖。舞台的視覺構成攸關於創作者對畫面的掌控與調度。視覺時刻的關鍵性「極為具體也極為抽象,也就是萊辛(在《拉奧孔》中)所說的意味深長的時刻」。(註3) 開場,即為結局、亦為謎底 記得《山貌》是這樣開場的,幾位穿著運動服裝的年輕人,在舞台中央緩緩架起球網在開演前的寂靜之中開始揮拍、擊球、揮拍,在偌大的舞台上打起羽毛球⋯⋯ 3月3日的晚上,我走進了滿座率不到4成、略顯冷清的國家戲劇院,坐在前幾排,觀看西班牙塞拉諾先生劇團《山貌》。創作者對視覺營造如何漸次堆高議題的複雜度與節奏,有相當精準的視覺運鏡與時延調度。舞台上始於球場冷清到以登山險峻告終。中間摻雜聳動又能擾動人心的外星人攻打地球廣播劇展演,亦剪輯電影導演奧森.威爾斯(O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