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東京
本多集團獲「讀賣戲劇大賞」藝術榮譽獎
由讀賣新聞主辦、日本現代戲劇指標性獎項之一的「讀賣戲劇大賞」,於2月份公布了第29屆(2021)的獲獎名單。最優秀作品獎由NODA.MAP劇團以《FAKESPEARE》拿下,該劇以Fake+Shakespeare作為概念,延續導演野田秀樹取材莎士比亞《第十二夜》、《仲夏夜之夢》、《無事生非》、《理查三世》等劇的創作脈絡,進行拿手的語言遊戲與台詞轉換。同劇男演員高橋一生並以此作品獲得最優秀男演員獎。
-
首爾
韓國首部元宇宙合唱音樂劇問世
「元宇宙」可謂近期全球最熱門話題之一,除了前景與商機備受看好,在當前全球疫情尚不見終點之際,將虛實整合技術應用於演出製作,也被視為是維持並延續公演界生態的解方。
-
曼谷
曼谷設計週邀藝術家展現與疫情共存之道
由泰國創意經濟局(Creative Economy Agency)主辦的泰國藝術界年度盛事「曼谷設計週」(Bangkok Design Week)2月5日到13日在曼谷多個地點登場,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2年後,今年第5屆的曼谷設計週主題為「與創意共存」 (Co With Creation )。
-
檳城
檳城表演藝術中心正式宣布關閉
剛於去年11月11日渡過10周年慶典的檳城表演藝術中心(Penang Performing Arts Center),經過數月以來的協商後,最終還是不敵疫情的現實,從今年1月15日起正式停止營運。管理單位「藝人館」(The Actors Studio)基於復甦前景不樂觀和財務上無法再支撐,沉重宣布為中心進行清算,把場地歸還給發展商「東家集團」(Eastern Oriental),結束為期10年的合作關係。
-
續聊天
過年劇場
亮:當了爸媽之後,過年比起開工反而更不像放假了,對吧? 芝:我們都是北部的小孩,過年濕冷的氛圍特別有年節之感。小時候在冷冽空氣裡放鞭炮的煙硝聲響和味道,會覺得好像真有什麼在新舊交替之際又破又立。然後在遊子皆歸鄉的冷清城市裡,散步看書,實在是過年期間最令人享受的孤獨醍醐味,是冬天裡藏與靜的意境。但生了小孩後,反倒是進入立春的蠢動交響,一種隨年節而牽引啟動的各種羈絆,也變得多重了起來。
-
上海
「元宇宙+戲劇」碰撞出表演形式新火花
自從臉書宣布全面進軍元宇宙以來,資本和市場立刻陷入狂歡,中國的演藝行業也不例外,各種表演形式都想和虛實空間交互的「元宇宙」碰撞出火花來。
-
澳門
劇評人透過問卷回顧2021澳門劇場
每年1、2月,澳門演藝評論網站「評地」都會召開劇評人回顧座談,邀請評論人共聚一堂選出去年最值得討論的劇場演出與現象。今年因鄰近地區疫情嚴峻,座談會簡化成問卷調查,以「有比較沒傷害」為題,由評論人選出「2022比較好的演出」及「具代表性的劇場現象」。
-
香港
第5波疫情殺得表演藝術團隊措手不及
香港表演藝術工作者在2020年經歷了超過200天劇場關閉的日子,也嘗試在不同空間發揮劇場的可能性,利用線上資源和平台創造永續空間,亦讓海外交流在段時間維持著一定的發展。2021年香港的疫情受控,團隊和觀眾從演出取消和退票的陰霾下逐步走出,劇場又開始熱鬧起來,即使海外演出因為藝術家必須隔離而大量減少,但本地作品繼續上演,包括因疫情而延期的製作。
-
新加坡
表演團隊「與病毒共存」展開新嘗試
歷經艱辛,新加坡終於邁入「與病毒共存」期,從近期的多樣活動也可看到表演團隊重新拾回創意與活力,展開全新嘗試。
-
編輯室碎碎念 Editorial
編輯室碎碎念
塵封近半世紀的《甘露水》再度問世,不僅補齊台灣美術史缺漏的一角,也替百年前台灣人對自由的追求尋得見證。 日殖時代,被壓迫的台灣人強烈渴求自由,《甘露水》作為台灣美術史上第一件裸女雕刻創作,入選台灣殖民難以擠進的帝國美術展覽會,振奮全島。藝術家黃土水將對故鄉的想望、自由的追求定格於作品,也為眾生殷切期盼「福爾摩沙時代來臨」帶來第一道曙光。 這股能量不斷發酵,同一年成立的臺灣文化協會,也以文學、戲劇、音樂等藝文活動持續啟迪民智,也讓起步雖晚、後來卻迎頭趕上的新舞蹈藝術有了良好奠基。一批接受日式教育的新女性,在社會思潮轉向耳濡目染之下,敢於挑戰社會體制,脫離纏足舊習,習得現代舞,自信地解放身體,她們也是台灣史上第一代新舞蹈家。 自此,台灣人開始翩然起舞。本期封面故事也以此作為分水嶺,回顧這一段台灣人以舞動爭取身體自由的發展史。第一章節〈摩登女身〉爬梳自日治時期〈甘露水〉的啟蒙,到蔡瑞月、李彩娥、林香芸等新女性,如何受到現代化浪潮影響,成為台灣第一批現代舞舞蹈家。〈1945-1990台灣現代舞流變小史〉則以每10年為單位,梳理不同時代的社會環境如何影響台灣現代舞發展,現代舞者╱舞團從中如何掙脫禁錮,以創作表達自我。 逐漸地,台灣迎來眾聲喧嘩時代。第二章節〈因為我們的語言是身體〉則聚焦邁入21世紀的當代,大舞團時代之後,中小型舞團╱獨立舞蹈工作者如何以舞蹈探問嚴肅社會議題、哲學思想與生命意義,讓舞蹈創作更貼近個人生命經驗,及展現出不同身分認同,身體,成了他們更強而有力的語言。 在我們推出的新單元《焦點人物》中,訪問到長年以劇場配樂、獨立唱作人等身分遊走的王榆鈞,受邀替《甘露水》紀錄短片寫歌的她,是如何模擬雕塑姿態、雙手交叉彈奏、錙銖必較推敲字句,最後譜寫出〈暝尾的祈禱〉動人樂章。 〈職人圖鑑〉邀請到佛朗明哥吉他手、也是「擊掌手」(Palmero)的游柏彥,分享他如何從學舞、學歌、學演奏中領略技巧,讓他的擊掌成為一門舞台上的藝術。〈劇場ㄟ冷知識〉由京劇旦行演員、戲曲導演兆欣帶路,且看旦角演員如何在5點不露的限制下,舉手投足間盡展萬千風情。 〈跨界對談〉則找來國際偶戲大師楊輝及阮劇團藝術總監汪兆謙暢談,兩人將如何以驚世駭俗的故事、接地氣的語言,帶著作品《釣蝦場的十
-
第20屆台新藝術獎公布17組入圍名單
第20屆台新藝術獎公布17組入圍名單,由9位提名觀察人王柏偉、王寶祥、王聖閎、汪俊彥、吳孟軒、吳思鋒、黃大旺、蔡佩桂、龔卓軍經過獨立提名,再經複選會議合議選出入圍作品。
-
國家兩廳院第二屆「亞洲連結:製作人工作坊」開放報名
由國家兩廳院發起,整合亞洲4個代表性表演藝術場館資源,以亞洲製作人培力,建立亞際共製系統為目標的「亞洲連結:製作人工作坊」(Asia Connection: Producers Camp),將於8月30日至9月22日舉行第二屆,並於2月1日至3月31日開放線上報名。歡迎以亞洲為據點,具有5年以上國際製作經驗的製作人提案參與。
-
文化部提升表演藝術倉儲環境補助計畫 1月27日起受理線上申請
近年,表演藝術團隊遇祝融意外事件,突顯表演藝術團隊亟需有合法、安全、便利與價格合理的倉儲空間。為穩定表演團隊創作能量,並減輕團隊營運負擔,健全表演藝術產業生態,文化部於今(111)年度啟動「文化部提升表演藝術倉儲環境補助計畫」,並自111年1月27日起至3月3日止受理線上申請,歡迎符合申請資格的表演團隊踴躍遞件。
-
扮神魔舞妖異 「2022臺灣戲曲藝術節」戲出新天地
邁入第5屆的「臺灣戲曲藝術節」,今年以「服妖嬈‧神自在戲出新天地」為創作主題,規劃12個頂尖團隊推出一系列作品,自4月1日起至6月5日止,於臺灣戲曲中心盛大登場。
-
國光劇團《武動三國─她的凝視》 新秀集體亮相京劇武功之美
國光劇團自2020年籌備至今的新編京劇《武動三國─她的凝視》,終將於本週在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演出3天3場,引領觀眾以不同視角回望熟知的英雄世界。
-
第26屆「臺法文化獎」開始徵件
由文化部與法國法蘭西學院人文政治科學院合作辦理的「臺法文化獎」,今年邁入第26屆。本獎項自1996年起每年頒發,並於2006年起將徵件範圍擴及為全歐洲,頒贈「歐洲獎」及「臺法文化促進獎」2獎項,表彰在法國、歐洲及台灣推動台、法、歐文化藝術交流具特殊貢獻的機構或人士。
-
表演藝術10大新聞票選 PAR「數位全閱覽」3個月免費任你看
表演藝術10大新聞票選 PAR「數位全閱覽」3個月免費任你看 《PAR表演藝術》編輯部篩選出2021年30件台灣表演藝術界需要被記錄及對未來有影響或值得持續觀察與追蹤的事件,透過網路票選方式呈現在您的面前。只要您登入並參與本次的票選,即可獲得PAR官網「數位全閱覽」免費使用3個月。
-
「試一下,更好」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試營運3月啟動
坐落於劍潭捷運站旁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即將於3月至5月試營運,預計於2022年7月啟用,8月正式開幕。試營運期間,將陸續開放室內三座劇場。
-
呂紹嘉與黃俊文 共演20世紀懷舊經典
NSO榮譽指揮呂紹嘉將與小提琴家黃俊文合作演出沃恩.威廉斯的塔利斯主題幻想曲、巴伯的小提琴協奏曲及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二號交響曲。
-
特別企畫 Feature
「亞洲連結:製作人工作坊」國際論壇
由國家兩廳院、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Esplanade Theatres on the Bay, Singapore)、韓國國立劇場(National Theater of Korea, South Korea),以及日本東京藝術劇場(Tokyo Metropolitan Theatre, Japan)4大場館攜手規劃的「亞洲連結:製作人工作坊」(Asia Connection: Producers Camp),遴選8國、16位表演藝術領域製作人,於2021年8月展開為期3週的線上工作坊,期能挖掘、育成優秀的亞洲製作人與作品,締結跨國共製、巡演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