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邊的日本人」大解密!我坎坷的中文自學之路
路邊的日本人

「路邊的日本人」大解密!我坎坷的中文自學之路

在一次很嚴肅的提案會議結束後,太太抬起一隻手問我:「你叫這個是什麼?」我說:「手手啊!」她憋笑了幾秒才跟我說,「是『手』,一個字就好,手手只用在跟小朋友或是狗狗貓咪才這樣說的……」這對我來說真是晴天霹靂,因為在此之前,「手手」已經陪伴我的教學生涯好多年了,難怪有時候上課時會覺得學生們表情怪怪的,真相竟然如此殘酷啊!

在一次很嚴肅的提案會議結束後,太太抬起一隻手問我:「你叫這個是什麼?」我說:「手手啊!」她憋笑了幾秒才跟我說,「是『手』,一個字就好,手手只用在跟小朋友或是狗狗貓咪才這樣說的……」這對我來說真是晴天霹靂,因為在此之前,「手手」已經陪伴我的教學生涯好多年了,難怪有時候上課時會覺得學生們表情怪怪的,真相竟然如此殘酷啊!

最初是在美國求學時從同學們口中得知「台灣」的,當時我對於台灣在哪裡完全沒有概念,現在大家應該已經想不起那個沒有網路、沒有手機的年代吧,那時如果要查地圖得跑到圖書館,所以沒有特地去查的我潛意識當中把 Taiwan 和 Thailand(泰國)搞混了。說也奇怪,明明日本與台灣那麼有淵源,小時候學的校教科書中提到的篇幅卻很少,這點實在很可惜,不然就可以早一點認識台灣了。

我剛剛到台灣時完全聽不懂中文,幸好日本所使用的「漢字」跟中文字幾乎一樣,所以至少在看路名、看招牌、看菜單時我大致能猜到意思,這一點讓生存的門檻降低了一些,也讓我安心許多,這麼一想還好我選擇的是台灣,如果當初是去韓國、印尼,光是文字這一關難度就高太多了啊。

講出流利中文的那一天似乎太遙遠?!

既然決定在台灣生活,我還是應該要好好學一下中文,於是我去了《國語日報》上課,從ㄅㄆㄇㄈ學起,老師是一位很和善很有耐心的女士,帶著我們這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學生唸著「你是老師,我是學生……」,但中文的咬字跟日文差異太大,注音符號對我來說實在是太難了,尤其是到了「ㄓㄔㄕㄖㄗㄘㄙ」的時候我就崩潰了,還有二聲與三聲在我聽來幾乎沒有差別,老師糾正了,偶而會說「很好,有進步!」但其實我唸起來根本是一樣的,也就不知道到底好在哪裡。就這樣堅持了兩個禮拜,我決定放棄了,因為覺得距離自己能夠講出流利中文的那一天似乎太遙遠,加上很感激當時一起工作的夥伴們大多可以講些英文或願意嘗試用英文跟我溝通,所以我就偷懶暫時不學中文啦。再見了,國語日報。再見了,注音符號。

就這樣過了幾年,由於當時台灣買不到空白的總譜五線譜紙而需要特別請人印製,經友人介紹我認識了一位在台灣開印刷廠的日本前輩石原先生,他人很好也很照顧我,有時還請我吃飯。有一回我去印刷廠跟他拿譜時他關心起我的中文能力,我老實說我幾乎不會講中文,他便語重心長地跟我說一定要開口講,不然是無法真正地融入這個社會的,他是第一位這樣跟我說的人,我牢牢地記在心裡。其實我蠻早就大致能聽懂大家在說什麼,尤其知道談論的主題後就更能心領神會,但開口講不知為何就是困難重重,當初認識現在的太太時我還是只能講英文的,談戀愛還容易,但生活難免會有爭執,雙方用非母語來溝通實在是太累人了,這時候就會想如果能會多一點中文就好啦(笑)。

SARS的疫情期間我得到了在大學教課的機會,中文不好還要教大學生,壓力超大,但也就是在這時開始,我決定逼著自己努力講中文,還好我有個中文不錯的太太,加上每週在學校與學生們相處的時數不少,終於愈來愈夠能將心中所想以中文好好表達出來了。(辛苦前幾屆的學生們,大家上課時要發揮不少想像力來猜我在說什麼!)

「路邊的日本人」的由來

開口講中文之後發生過最糗事就是關於「疊字」的使用。之前我們家有養狗,我聽我太太跟狗狗講話時都是「握一下手手」「擦一下腳腳」這樣說的,所以我真心認為「手手」就是一般說法,結果在一次很嚴肅的提案會議結束後,太太抬起一隻手問我:「你叫這個是什麼?」我說:「手手啊!」她憋笑了幾秒才跟我說,「是『手』,一個字就好,手手只用在跟小朋友或是狗狗貓咪才這樣說的……」這對我來說真是晴天霹靂,因為在此之前,「手手」已經陪伴我的教學生涯好多年了,難怪有時候上課時會覺得學生們表情怪怪的,真相竟然如此殘酷啊!

現在朋友們已經覺得我的中文算是講得不錯了,但一直以來困難的部分還是困難,像是捲舌不捲舌,還有永遠無法理解的二聲與三聲,於是我偶而會創造一些用來「欺負」自己的句子,因為我覺得這些字的組合唸起來超有難度,也同時想聽聽看我太太是怎麼唸的,希望她也唸得卡卡地來證明中文真的好難。例如「出去租一隻豬」、「11點15,吃一點食物」、「解瑄的學生」(註)、「士林夜市也許也是夜市」、「下午茶打5折」,還有像是「路」跟「日」的發音對我來說也是很難分辨的,於是「路邊的日本人」這樣一句就誕生了,這些句子都有點無釐頭,但是又有一點意義跟畫面感,我從當中選出一句成為現在這個專欄的名稱,感覺還蠻能代表我自己的吧。

後來發現我愈仔細想就會愈講不好,只憑直覺說出口通常發音就會最正確。在經過這些自我「特訓」後,就是我目前的中文能力了,我知道還有許多進步空間,就請大家繼續多多指教啊!

註:解瑄為NSO國家交響樂團豎琴首席。因於1997年合作音樂專輯《口是心非》而與 Koji 認識。

(本文出自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

當代劇場大師羅伯.威爾森辭世 創意超越時代永銘人心廣告圖片
玩翻戲劇院導覽活動的宣傳廣告圖片
本篇文章開放閱覽時間為 2025/08/04 ~ 2025/11/04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