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林強領軍 兩廳院2019藝術基地計畫正式展開
國家兩廳院二一九年「藝術基地計畫」擴大整體想像,首次加入導師角色,邀請兩廳院藝術顧問林強領軍,從青年培力做起,以更充足的資源及時間培育優秀人才。
-
翃舞製作《無盡 天空》 以傾聽與陪伴面對內心黑洞
台灣新銳編舞家賴翃中創立的「翃舞製作」,新作《無盡 天空》以當代舞蹈肢體融合東方美學,呈現身處混沌世界的人們在無盡的思想、荒謬、反抗、堅持中如何飛翔。
-
澎恰恰從藝卅年一圓宿願 《麗晶卡拉OK的最後一夜》十種結局迎接嘉賓
由澎恰恰擔綱「第一女主角」,搭配金鐘編劇詹傑、傳藝金曲獎得主李哲藝,三金規格打造的躍演開年新作《麗晶卡拉OK的最後一夜》將於本週起連演十二場,場場不同故事、不同結局。
-
蔡博丞攜手千禧黃金團隊 共同打造《MILLENNIALS》
丞舞製作團隊力邀歐陸天團LA VERONAL現代舞團共同合作,攜手《浮花》黃金團隊與西班牙國家舞蹈獎得主Marcos Morau推出新作《MILLENNIALS》,橫跨三大洲的藝術合作,陣容不容小覷。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拆了舞台、走了角色,接下來誰登場?
年又換了一年,人又走過一歲;歲末我們回顧、檢討、歡慶,開春我們規劃、想像、發夢(或許也發誓),今年必要如何洗心革面,多瘦一吋、多玩一國、多存一筆、多生一胎?所謂革命,就字面上來看,便是「改變命運」之意,然而它所指向的並非個體的生活與生命,而是關乎眾人的政治處境、社會狀態;在革命面前,瘦身、玩樂、存款、生育這些事項,都顯得渺小。 《悲慘世界》裡,雨果寫下:「你要了解革命是什麼嗎?稱它為進步就是了。你要了解進步是什麼嗎?稱它為明天就是了。」對於日日汲汲營營、天天孜孜矻矻的我們來說,進步最好可以跟財富畫上等號、明天希望能比今天幸運就好,革命若終就得打破既有所成,拋棄自己的苦苦攢得、辛勤積累的一切,那麼相信有很多人都會說:「實在抱歉!請別『革』我這邊。」 一九二二年,布萊希特生涯第二部劇作《夜半鼓聲》在慕尼黑室內劇院上演,原劇名甚至與三年前(劇本寫成當時)主導德國「十一月革命」的左翼組織「斯巴達克斯」同名,可見整個作品緊緊圍繞著革命及其所延伸的組織運動、目標理念、個人存亡等子題。然而,故事的結局卻令人錯愕從戰場歸國、重見摯愛的男子,竟放棄為生存與權利抗爭,反而奔向舒適的白色大床,為過往失去的愛情寫下新章節。 近百年後,德國新銳導演克里斯多福.魯賓,選擇重新搬演這個製作,並安排了原始版、導演版(及觀眾票選版)等兩種不同結局,以期呼應布萊希特「別在那兒傻看!」的戲劇概念,讓人們可以再次思考革命與自身的關係。不僅如此,跨世紀製作了前後兩種《夜半鼓聲》的「慕尼黑室內劇院」,本身便有著特殊的「革命精神」,除了在大戰時期作為場館行政人員與創作者的避難堡壘,時至今日,仍不停提供機會,讓具有移民、難民背景的藝術家們得以發聲。 當代表革命的《夜半鼓聲》響起,你會選擇窩在床上、繼續想著明天的聚餐和約會,或是會選擇拋下一切、參與其間?而這個關於「紅月亮」與「白床單」之間,在經過百年後的你,抉擇又會是甚麼?是否會撼動你對政治的冷漠?是否會讓你想到:「若不起而效尤,在那個主人翁離去後的舞台上,又將被誰、被怎麼樣的意識形態所占據? 」而這一切的故事,就等你進劇場來發掘。
-
平心而論
重生的喜悅
面對這一連串的辯論,我其實還想插話:「我們每一場活動都會事後用照片做人數確認?參與人數較少的活動可能可以計算出來,幾百人參加的能算出來嗎?」我們的「研究」方式要如何可以精準又省力?但這個項目有必要那麼錙銖必計嗎
-
音樂飛行
藝術價值,傳於後世?
「藝術」的最高目標是引領我們從滾滾紅塵抬起視線,仰望繁碩的億萬星空,俯察人世悲歡離合,驚鴻一瞥宇宙有無之妙;陳義過高?那就先多花點心思好好演出、復活、講究一下我們身邊久故、新古作曲家們的曲子,唯有這些才可能會是我們的,也終將會是我們所共同所有的。
-
A Bigger Picture
戲劇,是設計,還是情感?
觀眾歡迎「議題電影」,有可能是基於在這多事的時代,看過這些電影後,會令人覺得對某些問題的無力感,得到了力量。當多數人指望藉著認同就能解決問題,問題的複雜性其實還是沒有被正視。是以認同的需求愈大,「議題」的問題性只會更被外在化,代表它跟個人的直接關係(例如思考),可能更疏離。
-
演出製作事二三
製作溝通的重要環節——會議執行
勇敢的領導,跨越階級(師生、資歷、年齡)的平等溝通是極其重要的第一步。以專業對專業、就事論事。將專案制度以及重點期程,做一個完整的說明與對團隊的要求配合期許。針對不熟悉制度的參與者,給予時間理解與反應。這絕不能受限於「在當下」的靜默。
-
舊金山
沙隆年接掌舊金山交響樂團 將成立八人小組激盪創意
知名芬蘭籍指揮家沙隆年自二○○九年卸任洛杉磯愛樂音樂總監後,因希望將多數時間放在作曲上,不再接任樂團總監職務,直至上月舊金山交響樂團宣布將聘任他為新任音樂總監,預定於二○二○樂季上任。沙隆年表示要多給年輕作曲家機會,他也不打算走唯我獨尊的領導路線,而將組成一個八人創意小組共同腦力激盪,來為舊金山交響樂團打造新面貌。
-
柏林
瑙寧街劇院系列演出 歡慶柏林「後移民劇場」十周年
由現任高爾基劇院藝術總監雪敏.朗霍夫於二○○八年在瑙寧街劇院舉起的「後移民劇場」大旗,發展迄今已經十年。瑙寧街劇院去年底以「持續的擾動」為主題,演出廿三位來自全球的藝術家作品,歡慶這十年的發展。現任瑙寧街劇院藝術總監卡瓦略表示:「有更多非裔藝術家跟酷兒視角的作品進駐了我們的劇場。我們愈來愈少談論身分,談論我們從何而來。」
-
倫敦
牙買加後裔重拾《九夜》傳統 移民家族故事登上商業舞台
表演遍及舞台、電視及電影牙買加裔英國演員娜塔夏.葛登,去年五月在英國國家劇院推出她的首齣劇作《九夜》,正式成為劇作家,此劇演出後頗受好評,於去年十二月應邀在倫敦西區的商業劇院上演。《九夜》講的是牙買加移民家族如何度過一個加勒比式的傳統喪禮哀悼過程,有別於一般非裔劇作強調的政治性,葛登透過親人間的爭鋒相對、喜劇趣味的介入,深刻呈現平凡人生背後的故事。
-
巴黎
政治角力無所不在 表演藝術界掀起茶壺風暴
法國近兩個月掀起「黃背心運動」,突顯了法國政府長久以來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在位者只重視數字與成效,愈來愈輕視公共服務。而這樣的現象也反映在法國的場館經營與文化政策上。近期表演藝術界的紛擾頻傳,除了多位文化機構的藝術總監請辭,還有場館內的勞資爭議,重要劇場資料庫網站因預算縮減可能被迫停擺等等,政治角力、資源分配種種問題,也無法藝術歸藝術,政治歸政治。
-
北京
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 承繼傳統的創新
繁星戲劇村主辦的第五屆「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自十月下旬至十二月下旬舉辦,此屆以「融」為主題,彙集京、崑、越等跨越地域的代表性劇種,演出創新傳統的十八齣劇目,並結合了繁星戲劇村既有的當代藝術資源,策劃了「對戲展」,用當代藝術形式呈現中國戲曲文化。這個小劇場戲曲藝術節在中國算是獨一無二,的確為小劇場戲曲這類型演出有推廣助益,但策展概念上還看不到突出的個性,令人期待其未來的轉變。
-
上海
梨園戲生旦滬上爭鋒 傳統與新編共逐獎項
有「古南戲活化石」美名、源自福建的梨園戲,頗受上海觀眾歡迎,屢屢應邀北上演出,在去年十二月上旬,就有參與上海小劇場戲曲節的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搬演的新編戲《陳仲子》,與同樣出身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退休的資深旦角吳藝華搬演折子戲專場,前者主演生角林蒼曉與吳藝華一樣有卅年從藝經歷,兩人都可能爭逐白玉蘭表演獎,新編與傳統表演,誰能勝出?
-
TSO精選 TSO Choice
交響點亮台北 翻轉亞洲色彩
今年適逢五十周年團慶的臺北市立交響樂團,接續前一樂季「臺北.文藝復興」的精神,延續探索在地文化的當代元素,特別以「亞洲本色」為主題,安排具亞洲背景且活躍於國際的指揮家、演奏家及作曲家齊聚於新樂季的舞台,包含KBS音樂總監優爾.列維、日本桂冠指揮家尾高忠明、上海愛樂藝術總監張藝、長笛演奏家瑪麗娜.碧芝莉妮等。另還有針對不同年齡層觀眾族群企畫的各種系列,曲目包含膾炙人口的古典音樂、兒童音樂劇、還有早期國語經典歌曲等,將以全然不同面貌、形式展現,創造出與民同「樂」的歡樂氛圍。
-
藝號人物 People 美國次女高音
狄杜娜朵 美聲呼籲和平 內外兼具的千面女皇
從音樂劇歌手,轉為歌劇美聲歌手,近卅歲才嶄露頭角,卻在四十歲接受唱片約後,迅速征服歐美樂迷次女高音喬伊斯・狄杜娜朵豐富的人生歷練,讓她在表演上繽紛多元,從巴洛克作品到廿世紀歌劇、神劇,不同風格、甚至男女角色都能精采詮釋。她不僅是藝術的倡導者,更致力為社會付出關懷;二○一五年有感於巴黎恐攻,她與團隊以「戰爭與和平」為主題並精選歌曲,企求喚醒世人消弭戰爭、追求和平。一月中,她也將這份關懷帶來,與台灣樂迷共享。
-
音樂 十年磨一劍 繼往開來的兩首交響曲
慕提與芝加哥交響樂團 詮釋布拉姆斯經典
歷經十四年光陰,布拉姆斯嘔心瀝血才完成、風格深沉的《c小調第一號交響曲》與其明亮歡愉、備受喜愛的《D大調第二號交響曲》,將在指揮家慕提與芝加哥交響樂團的攜手下,來台分在兩晚呈現。慕提來自陽光燦爛的拿坡里,芝加哥交響樂團則來自四季條理分明的北美,彼此會激盪出怎樣的布拉姆斯,令人期待。
-
音樂 重量級室內樂組合的「貝多芬之夜」
貝爾琪亞四重奏 承接傳統開創新意
成立於一九九四年的「貝爾琪亞絃樂四重奏」,將東歐獨特絢麗的演奏風格與德奧室內樂嚴謹、蘊含內在情感理性邏輯的演奏傳統融合,形成該團獨一無二的演奏特色,更曾錄製布列頓、巴爾托克、貝多芬全集,功力備受肯定。首次訪台的他們將獻演拿手的貝多芬絃樂四重奏中的第三號、第十一號與第十五號,為樂迷帶來一晚精湛的「貝多芬之夜」。
-
戲劇 掀開校園霸凌的潘朵拉之盒
《花吃花》 殘酷的真實青春物語
二○一七年拿下第五屆烏鎮戲劇節「青年競演」單元最佳戲劇獎的《花吃了那女孩》,是武漢傳媒學院老師楊哲芬以校園霸凌為背景編導之作,表演工作坊導演丁乃箏以此卅分鐘短篇為基礎,發展為長篇作品《花吃花》,找來簡嫚書、孟耿如擔綱,重新詮釋這部衝擊人心的青春殘酷物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