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垠慧
-
藝@展覽
「手的表情」 展現雙手的萬種表情
來自美國布爾基金會的收藏「手的表情」,呈現了不同時代藝術家以「手」為主題的創作,不同的「手」表達出人類各種可能的情感,更傳達了背後動人的故事。
-
藝@展覽
來自拖鞋的漂流物語
知名台灣原住民藝術家拉黑子.達立夫,這回個展以「漂流拖鞋」為媒材,三千隻完全是由藝術家撿拾而來的拖鞋構成的裝置在「颱風計畫:消失後的入侵」展覽現場蔓延,拖鞋來自四面八方,訴說著人的記憶與故事。
-
專題
聚焦亞洲「觀點」
刻正在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展出的「亞洲藝術雙年展」,以「觀點與『觀』點」為題,邀請的藝術家涵蓋甚廣,除了台灣熟悉的日、韓、中國、澳洲、新加坡、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家,另有俄羅斯、孟加拉、巴基斯坦、中亞的塔吉克,西亞的伊朗、以色列、黎巴嫩、敘利亞等較陌生的當代藝術表現。仔細觀賞,也能從這大拜拜式的展覽中看出趣味。
-
藝@展覽
陳界仁錄像 披露帝國意識的扭曲歧視
國家文藝獎美術類得主陳界仁,在廿年的創作生涯中,關注議題始終圍繞在歷史、政治等不對等權力關係的批判。本月推出個展「帝國邊界Ⅰ&軍法局」,藉由兩部錄像作品,分別探討「帝國意識」對他國人的歧視,與政府對人民進行集體「腦部思維能力的阻斷手術」的隱喻呈現。
-
藝@展覽
和蔡國強一起「泡美術館」
一如本人的幽默、經常語帶雙關的機智和不停運轉的腦子,蔡國強的藝術有著詼諧、遊戲般的性格,表面上以壯觀場景奪人目光,但背後探討的卻是文化爭議、乃至於人類生存等嚴肅議題。這次在北美館的個展,卅五件新舊作當中,除了台灣民眾最為熟知的火藥爆破圖,大型裝置作品如《撞牆》、《不合時宜:舞台一》等從未在台灣展出的代表作,都將首度來台。
-
藝@展覽
與非洲當代藝術的初次「邂逅」
「夏可喜當代藝術中心」自八月底開始策劃一檔「邂逅:非洲當代藝術展」,引介六位當今在國際藝壇受到矚目的非洲當代藝術家作品,展品包括攝影、裝置、複合媒材等類型,是國內難得一見的非洲當代藝術展。
-
特別企畫 Feature 媒體視覺聖手 為舞台增添科技味
台灣當代藝術的跨界演出
近幾年勤跑表演藝術活動的觀眾一定能發現,台灣表演藝術的舞台和視覺效果越來越多元化,不論是小劇場,還是傳統戲劇的演出,都是聲光效果俱佳,充滿濃厚的「科技味」,為表演舞台增添不少畫龍點睛的效果。這些聲光創作,不少是出自當代視覺藝術家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