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勤跑表演藝術活動的觀眾一定能發現,台灣表演藝術的舞台和視覺效果越來越多元化,不論是小劇場,還是傳統戲劇的演出,都是聲光效果俱佳,充滿濃厚的「科技味」,為表演舞台增添不少畫龍點睛的效果。這些聲光創作,不少是出自當代視覺藝術家之手。
視覺藝術家們憑著科技媒體方面的專長,不只展現在個人的創作上,也受邀跨界「演出」,為表演藝術界、流行音樂界甚至是各式大型展演活動「量身訂作」影像與空間裝置,這般跨界合作的模式,近幾年可說蔚為一股趨勢,突破藝術領域間的藩籬。
當代藝術跨足商業設計與表演藝術
若要提到美術跨界的藝術家,就不能不提到李明道(Akibo)。現年四十八歲的李明道,畢業於文化大學美術系,除了藝術創作也從事設計工作,最著稱的即是為流行歌手像羅大佑、伍佰、杜德偉、周華健等設計唱片封面。九○年代末,台灣流行音樂界興起演唱會風潮,他從平面設計轉向舞台視覺,為李宗盛、趙傳、陳昇等人的演唱會製作舞台影像。李明道表示,這樣的轉變其實和電腦軟體的進化、技術器材的精進有很大的關係,日新月異的軟硬體設備可讓原本「平面化」的思考予以「空間化」呈現。在和流行音樂界合作的經驗基礎下,二○○七年李明道將他設計出的數位機器人「LuLubo」加入舞蹈家吳義芳的獨舞演出當中,首度嘗試虛擬人和真人大跳「雙人舞」的戲碼。今年四月,李明道將為采風樂坊的新作《西遊記》設計海報和舞台視覺,七月高雄世運會的開幕典禮,他也肩負美術統籌的工作。
批判的當代藝術vs.批判的實驗劇場
中青輩藝術家陳界仁也曾為他的劇場好友王墨林,跨刀製作二○○四年編導的《軍史館殺人事件》,陳界仁將影像分解、試圖重組表演空間,塑造出這樁命案猶如謎團般的詭譎氣氛。現年四十九歲的陳界仁,是目前國際間最富盛名的台灣藝術家,他的錄像作品《加工廠》、《八德》等,探討全球化底下,如台灣這樣處於邊陲地位的國家,受到國際資本主義連動影響下的社會景況,充滿批判性,這樣的創作特性,和手法也較具實驗性的小劇場表演有所呼應。《軍史館殺人事件》還找來台灣聲音藝術先鋒林其蔚一起合作,林其蔚在現場收音,以此製造出大量的「噪音」。
勇於藝術跨界的新媒體世代
在跨界合作的案例當中,絕大多數是從事新媒體創作的藝術家,他們具有操作電腦、科技新品技術的能力,對舞台空間的經營最容易上手。在此前提之下,年輕藝術家自然佔有比較大的優勢,他們與表演團體的合作機會最為頻繁,像是蘇匯宇、姚仲涵、朗機工、王仲堃、陳萬仁以及張耿豪、張耿華兄弟,除了蘇匯宇和張耿華出身美術和雕塑研究所,其餘都是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的學生,這群年屆廿、卅歲的這群年輕人,對數位新科技的運用自是信手捻來,不費吹灰之力。
影像以拼貼風格見長的蘇匯宇,擔任過台灣渥克劇團《我的光頭校園》舞台暨影像設計、河床劇團《未來主義者的食譜》和《羅伯威爾森的生平時代》等劇的影像創作,和小劇場的合作頻繁。蘇匯宇是六年級生,從小就是「電視兒童」的他,個人創作也以錄像藝術為主,從電視、電影當中獲取靈感,內容詼諧、戲謔,代表作有《所以我們反覆呼喊》、《槍下非亡魂》等。
去年耶誕夜才參與陳珊妮的「視覺系樂園」演唱會的「朗機工」,是林昆穎、陳志建、張博智三個大男生組成的新媒體藝術團隊。他們三人在音樂、數位影像和程式設計等領域各有所長,除了各自發表藝術作品,也常以「朗機工」團隊之名,參加各項科技藝術類型的展覽。他們在演唱會上,設計一朵可以和陳珊妮歌聲應和的「LED燈機械花」;現場也透過三部筆記型電腦,即時變化出影像作為背景,此外,他們還為陳珊妮特製一只花朵造型的戒指,裡頭藏了小攝影機,可以捕捉現場畫面,傳入電腦加以改造後再投影出來。
另一對也常以雙人組出現的是雙胞胎兄弟張耿豪、張耿華。張耿豪專長平面和電腦程式設計,張耿華則對機械最為敏銳,個人藝術創作就從自身的專長發展,但創作靈感同樣來自生活經驗,如童年的回憶、成長的酸甜苦澀等。除此外,兩人也常聯手接受委託計畫,如電影、電視劇的美術指導等。二○○四年,他們為皇冠小劇場舉辦的「絕對值:十全十美女節」製作影像裝置,也為創作社的《Click,寶貝兒》做影像設計,而二○○五年的《影癡謀殺》和二○○六年的《默島樂園》,均出自他們的設計。
互動式影像為表演藝術注入新的可能,近來傳統戲曲也添加了這類科技新元素。姚仲涵、王仲堃、陳萬仁這三位七年級生,都曾與傳統藝術有過合作關係,如王仲堃、陳萬仁去年便為二分之一Q劇場《半世英雄.李陵》及廖瓊枝與國家國樂團合作的《凍水牡丹》等製作影像。
姚仲涵是專攻聲音藝術創作的新生代藝術家,在聲音藝術活動的策劃、推廣、創作上,都相當積極且活躍,他的聲音創作或結合影像,或結合裝置,變化度極高。而王仲堃的創作涵蓋了錄像和互動式機械動力裝置,尤以立體裝置是其強項;而陳萬仁則主攻錄像藝術,二○○六年以錄像作品《月台》獲得台北獎首獎,拼貼、細緻的細節,是其作品予人的感受。
跨界關係再深化
雖然現在台灣藝術跨界的合作案例越來越多,跨界的目的就是期待更多元的創意火花,不過,綜觀目前台灣藝術跨界的合作方式,視覺藝術家大多還是處於接受委託製作影像、舞台視覺設計或道具等被動位置上,而不是真正對等的跨界關係。因此,或許未來會在目前建立起的互信基礎上,繼續深化彼此之間的關係,更多的磨合與激盪,相信未來藝術跨界能展現出更深層的藝術表現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