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當期雜誌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

林伯杰

發表文章 22 篇
  • 波普Lucia Popp
    特別企畫 Feature

    哪些人 唱出令人難忘的莫札特之聲?

    莫札特音樂最大的要求就是沒有雜質且充滿彈性的嗓音,如何以完美的技巧傳遞出如樂器般的精準音色,又能夠清晰地表達劇中人物的細膩情感,便成為考驗眾多聲樂家的試金石。兩百多年,莫札特造就了無數輝煌的瑰麗美聲,且讓我們從莫札特最具代表的歌劇角色中,細數近半世紀以來,那些令人難忘的莫札特名歌手。

    文字|林伯杰
    第157期 / 2006年01月號
  • 雅堂與俗野的融合
    音樂

    雅堂與俗野的融合

    皮亞左拉說:「我必須讓『底下』的節奏部分具有搖擺的感覺,然後在『上面』裝飾音符」。然而在大型音樂廳中,不插電的吉他在音量上勢必成為弱勢,節奏組部分就因為空間過大而被犠牲,每每在手風琴與小提琴或鋼琴之競奏時,多多少少喪失了探戈音樂中最基本的舞蹈感覺。I

    文字|林伯杰
    第114期 / 2002年06月號
上一頁12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 網站地圖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鳳凰變》呈現了鄭家三代女性——董氏(右,米雪飾)、昭娘(左,張孟逸飾)、陳氏(中後,莊金梅飾)的故事。
    戲曲

    歷史的幽靈,女性的身影

    評秀琴歌劇團、阮劇團《鳳凰變》
  • 特別企畫 Feature

    給高中生的課外藝術練習

  • 腦海裡的旋律

    大腦的永字八法:書法與樂活的科學秘密

  • 特別企畫 Feature

    要學習溝通與改變的,是成年人

紀念大師劉鳳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