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坤良
發表文章 25 篇
-
專欄 Columns
台灣需要什麼樣的社區劇場?
劇場活動原本就包含可能的「社區性」,無需特別強調,如果要標榜「社區劇場」,則代表它以「社區」爲主要考量,與一般劇場脚色不同,也與座落於社區的劇場,或到社區演出的劇場有所分別。
-
藝術節 Festival
偶戲的傳統與現代 寫在1995台北國際偶戲節之前
有位偶戲專家曾說發明偶戲的人是世界第一位玩洋娃娃的小女孩,雖屬談笑,但也反映它的生活性與民間性。從偶戲的普遍性與多元性來看,台灣偶戲在傳統基礎之外,應有條件在劇場做各種嘗試與實驗。
-
專欄 Columns
重拾劇場散落的民間活力 新劇演出資料的蒐集與研究
延續新劇傳統並非單純恢復五、六〇年代新劇的表演型式與劇本風格,作復古或懷舊式的演出,而是掌握新劇的民間性與表現力,融入現代劇場之中,使台灣新劇的演出傳統與現代劇場活動銜接,成為台灣當代劇場的一部分。
-
專欄 Columns
民衆劇場之外
亞洲國家劇團在台北集會雖然新鮮,但似乎沒有給台灣帶來舉行「國際性」盛會的喜悅與「重返國際舞台」的徵象,他們的表演似乎也不易與台灣的社會文化產生明顯的互動。
-
台灣戲劇
爲台灣的野台戲整型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歌仔戲的源流,談到了野台的改善方法;這一期我們更邀請民俗曲藝學者邱坤良敎授,把野台戲的問題,從社會的角度探尋其解決之道,期使地方戲劇的文化功能得以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