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玫
-
音樂新訊 鋼琴與箏樂作品發表會
李子聲展特色 「現代化」古箏「漢化」鋼琴
「作曲結構完整,整合中西樂器的構思頗富創意。技法看似傳統,實具新意,看似不安、實為安定。」這是李子聲在獲得「入野義朗作曲紀念獎」時,評審團 對其獲獎作品廿一絃箏與絃樂團之小協奏曲《溯》之總評。這位台灣中生代作曲家,除了對鋼琴演奏與室內樂有相當的涵養外,自小學習過古琴、京劇鑼鼓及戲曲唱 腔等,更讓他在探索現代創作風格之聲響中,擁有深厚的傳統音樂藝術根基。 在廿五年創作生涯當中,李子聲寫給古箏的相關作品算是最多 的。原因之一是它「最擅各種吟柔表現,也是最具傳統特色之語彙」。因此在此次發表會中,他將邀請箏樂演奏家葉娟礽,偕同對位室內樂團中幾位樂手,並且親自 擔任鋼琴演奏,將自己不同時期與風格之鋼琴與箏樂作品在音樂會中展現。演出中,觀眾將能聽到這位亞洲作曲家「現代化」傳統樂器(古箏)、並且「漢化」西洋 樂器(鋼琴),對古、今、中、外的音樂文化,提出他自己的獨特見解。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首度攻「蛋」 朱團給你「擊度震撼」!
邁入廿六歲的朱宗慶打擊樂團,今年開春又展開創舉,首度挑戰萬人場地台北小巨蛋!藝術總監朱宗慶表示,征服小巨蛋並不是一個目的,而是希望能藉著這個場地,讓更多觀眾接觸到精緻的打擊樂。於是重新編整曲目並創置新曲,加上舞蹈、聲光等豐富元素,期待將擊樂的可行性再度推向高峰。
-
藝號人物 People 跨世紀的指揮大師
羅許德茲特溫斯基 俄國音樂的代言人
生於同樣的年代,羅許德茲特溫斯基是少數與幾位廿世紀俄國作曲家親身接觸者,他的名望讓知名的作曲家如浦羅柯菲夫、蕭斯塔可維奇等,都曾題獻多首作品給他。許多樂迷們不但透過他認識豐富的俄羅斯音樂,藉由他在各地的演奏,更能讓觀眾體會原汁原味的樂曲風貌,超越一甲子的指揮生涯裡,羅許德茲特溫斯基可說是一位名符其實的俄國音樂大使。
-
即將上場 Preview 巴赫權威大師 海慕特.瑞霖指揮
《聖馬太受難曲》 不朽經典的臨場體驗
作為古典音樂大師巴赫的不朽經典,《馬太受難曲》是許多樂迷的唱片收藏首選,但因演奏編制難度甚高,能搬上舞台演出的機會可說是不可多得。今年歡慶四十周年的台北愛樂合唱團特別獻上這個珍貴的禮物,邀請知名巴赫權威指揮大師海慕特.瑞霖,讓台灣樂迷有機會體驗這部經典帶來的無邊感動。
-
焦點專題(二) Focus 與梅湘《基督升天》一起感動……
《修女安潔莉卡》 朱苔麗美聲催淚
在這場曲目宗教意味濃厚的音樂會中,除了可以聆賞梅湘精采的《基督升天》,更可以透過「東方卡拉絲」、女高音朱苔麗的美聲,體驗浦契尼高人一等的催淚功力。《修女安潔莉卡》這部獨幕歌劇,全劇所有角色均為女性,也展現浦契尼在處理女生戲劇性上的功夫。
-
焦點專題(二) Focus 與梅湘《被遺忘的奉獻》一起震動……
「鼓動.春之祭」 「擊」動心靈的節奏
在NSO的「鼓動.春之祭」音樂會,將隨著打擊樂的起舞,推送震動人心的節奏!除了有常被並比的斯特拉溫斯基《春之祭》與梅湘《被遺忘的奉獻》,還有天才擊樂家馬丁.葛魯賓格再度來台展技,將演出安倍圭子為六根琴槌創作的《稜鏡狂想曲》及作曲家多爾曼的雙擊樂協奏曲《香料、香水、毒素》。
-
藝@CD
聲畫交織 蔣勳磁音傳「美」
由知名美學家蔣勳解說的《聲.情.印象》,是四張不同錄音所組合而成的套裝專輯,透過音樂與畫作的結合,讓整體音響變得更豐富、畫面變得更有想像空間。專輯不以特定的時代或派別作區分,而是以「主題」的方式歸納;沒有刻意找同期音樂家或深奧的旋律來作對應,而以古典、流行、經典改編及全新創作配搭,多樣化,但卻不干擾原有恬適寧靜的詩意。
-
特別企畫 Feature 聽蘿瑞.安德森說故事
《妄想》 傷逝之情轉化的詩意哀歌
「讓我來告訴你一個故事中的故事,那是一個在我的人生中,有關於激勵、肯定我前進的方法。那是一種誘導的系統讓我做這兒做那兒,然後我從這或那兒得到獎勵。基本上那是所謂紅蘿蔔與驢子的系統。」 「你在驢子前面懸著個蘿蔔,然後開始出發,只要讓胡蘿蔔一直在前面,無論如何,驢子就會從這兒跋涉到那兒。在我的生命中,這一向都進行得非常好。沒有人看到這機制作用或注意到它其實是如何進行的。」 「然後有一天,毫無原因地,我的驢子死了。我站在那兒盯著牠。牠看來是吃太飽了。牠臉上帶著一絲愚昧笑容。我用腳輕推牠。沒動。那獎賞,那承諾,那所有的系統停止運行。我張望著。站在那兒握著這個舊的紅蘿蔔。那塵土不斷飄落在路上。我可以看見遠處有些蒼蠅飛走。」
-
音樂新訊 德國型男鋼琴家
與巴赫緣深 史岱費爾德的新詮展創見
出生於一九八○年的德國鋼琴家史岱費爾德,似乎生來就與巴赫有緣。他出生的那年,正是以演奏巴赫聞名的怪傑顧爾德拍攝、重新錄製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的同一年。巧合不只如此,二○○二年他打破了懸缺了十四年的首獎,奪下巴赫鋼琴大賽冠軍,隔年首度挑戰灌錄《郭德堡變奏曲》的年齡是廿三歲,正好跟顧爾德第一次錄製這部作品的年紀相同。也因為如此,專輯一發行,史岱費爾德就被媒體拿來與顧爾德相互比較、大作新聞。 同樣是擅長演奏巴赫的型男,兩人在演奏上也有相通之處,在這點上,史岱費爾德不諱言曾受顧爾德演奏的啟發。但難能可貴的是,對當初寫給大鍵琴演奏的《郭德堡變奏曲》移植到現代鋼琴的表現上,他大膽地展露了他的創見,將許多聲部做了八度的調動來達到對比與區別。然而即使他的巴赫受人歡迎,德國《時代》週報卻也曾指出,巴赫是「他思考與演奏音樂的基本核心,但絕不會只在這個範疇中。」此次來台,他將從巴赫開始,接著彈李斯特、華格納到拉赫瑪尼諾夫,讓觀眾一次聽見不同時期的多種詮釋。
-
音樂新訊 廣藝愛樂創團首演
當電音三太子碰上貝多芬 台味十足送新音
打著「創團首演,就沒打算照規矩來」的口號,廣藝愛樂管絃樂團即將以不按牌理出牌的節目內容吸引觀眾耳目。為了這第一次的公演,樂團請來作曲家兼豎琴演奏家李哲藝創作了《電音三太子》與《貝多芬的前世今生》,並邀請NSO首席李宜錦跨刀演出。 成立於二○一○年的廣藝愛樂,一年多來已擔綱多場作曲家新作及音樂劇首演。今年創團首演的兩首曲目上下半場各有不同風格,首先登場的《電音三太子》取材自台灣廟會慶典中常見的歌仔戲、南北管、布袋戲等元素,加上台客電音舞曲創作成現代管絃樂曲。其中將安排古典及電子雙小提琴來搭配樂團。而樂聖貝多芬即使誕生於距今兩百多年,但到了今天,日常生活中的垃圾車、廣告歌曲、甚至是布袋戲的配樂,都還借用著他作品。因此在這首樂曲中將巧妙地結合台灣民謠與貝多芬的樂曲,讓觀眾在兩類不同的曲風發現相同的連結。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何必怕現代音樂? 讓范德騰說給你聽
NSO的兩場「畫黑豆豆的人」音樂會,請來過去兩年在表演工作坊《彈琴說愛》挑大樑的鋼琴家范德騰擔任說書人,用獨有的幽默風趣和「外國人說相聲」的口條來為樂曲解說。上下兩場曲目,以不同的方式為青少年,打開音樂之門,治療你的現代音樂恐懼症。
-
即將上場 Preview NSO「絃舞 彼得洛希卡」
三首樂曲 聆賞異國風情
由簡文彬指揮NSO演出的「絃舞 彼得洛希卡」音樂會,將演出三首帶著異國風情的樂曲,分別是梅湘《異邦之鳥》、莫札特《第五號小提琴協奏曲》與斯特拉溫斯基芭蕾音樂之一《彼得洛希卡》,前二者分別邀請鋼琴家羅玫雅與小提琴家諏訪內晶子擔綱,將帶著樂迷展開一場奇幻旅程。
-
特別企畫 Feature
10個面向,認識蘿瑞.安德森
要如何定義蘿瑞.安德森(Laurie Anderson)?這絕對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交代清楚的。在幾十年的演奏生涯當中,她一直是在音樂與行為藝術之間遊走著。簡單的演奏家、作曲家、視覺藝術家、歌手等稱謂,已不能夠全面涵蓋她所扮演的角色。因為她集各方才能為一身的最終目標,就是不想要只將聲音傳到觀眾耳中而已。 蘿瑞學的是藝術史,她是跨界的先鋒、她的男性打扮有女性的魅力、她的作品脫離不了感動的故事這位永遠走在尖端的前衛藝術家,改變了欣賞的角度,讓視聽感官加上思考都在一場演出中給予意外驚喜。當我們試了最大努力要定義她時,她已經露出小酒窩擠出調皮的表情,又走出一條新的道路。
-
特別企畫 Feature 與蘿瑞.安德森多次合作的台灣藝術家
黃心健:自始至終,她只是簡單地說一個故事給你聽
黃心健是台灣少數與蘿瑞.安德森有過多次合作經驗的藝術家,他與她合作了蘿瑞的第一張互動光碟,操作者可以透過不同的面向探尋她、聆聽她,也可以和她互動。在黃心健眼中,蘿瑞的演出「自始至終只是簡單地說一個故事給你聽,而且,全心全意地。」
-
藝號人物 People 中國旅美琵琶演奏家
吳蠻 懷抱琵琶不遮面 彈撥之間尋知交
知名琵琶演奏家吳蠻,是少數能以東方樂器征服國際樂壇的音樂家,在她手中,琵琶早已走出古典傳統,成為現代音樂家眼中筆下揮灑豐富的樂器。帶著琵琶,吳蠻也以「吳蠻與朋友們」為名,進入鄉野山林中挖掘珍貴又不為人知的音樂,讓這些素人音樂家們成為音樂會主角。今年,吳蠻找到台灣的原住民朋友,讓山林之聲與錚鏦之音,愉快唱和
-
特別企畫 Feature 現象觀察之十:原住民樂舞製作風潮
山林之音「原」味呈現 文化傳承「活」出未來
去年,台灣出現了好幾個精采的原住民樂舞表演製作,超越單純的觀光樂舞秀或儀式再現表演,而是透過族群傳說的重新編創,讓原住民的生活文化在劇場中具體呈現。這樣的製作,一方面讓觀眾能夠真正認識原住民的文化傳統,也讓傳統文化與時俱進,藉由文化的分享、創造更高的價值。
-
藝@CD
大師經典重編 飛馳鋼琴想像
古典名曲的創新改編,是許多音樂家喜愛的演奏形式。兩位鋼琴家的新專輯謝世嫻的《狂舞巴哈》與張凱雅的《敲敲幸福的門》,一位用佛朗明哥、夜曲、電音、探戈、鋼琴、極簡主義等譜曲來重新思考巴赫的意義,一位用爵士來重新詮釋貝多芬、李斯特、蕭邦、德布西創意盡在其中。
-
焦點專題 Focus 趨勢觀察
英雄少年接棒 老樂團轉變拼生機
近年,國際樂壇在樂團當家指揮或音樂總監的人選上,呈現了明顯的年輕化趨勢,尤其是許多知名老團,紛紛由廿、三十歲的年輕指揮當家,也造就了一番活潑氣象。在這個財政赤字當頭、樂團瀕臨破產邊緣的年代,新血的替換讓樂團冒著風險,卻也是改頭換面的一個契機。費心延攬這些年輕指揮,要的莫不是他們的大膽、潛力與創意,期許能藉著擦出的火花衝破低迷的景氣。
-
焦點專題 Focus 認識候選人
十雄出列 誰是明日大師?
十位指揮來自何方?他們是什麼來歷、哪位大師的愛徒?曾擔任過什麼職位?長什麼樣子?最重要的,現在又在哪些交響樂團指揮?在以下簡單的介紹中,將列出這些年輕人的年齡、出生地及經歷,並且在「特色」項目中引用《留聲機》Gramophone雜誌對他們的評價,讓您在短時間內就對他們的背景有全面的認識。
-
焦點專題 Focus 結果分析
笑傲江湖,就是他們仨!
冠軍/亞尼克.聶切-瑟昆 亞軍/瓦西里.佩特連科 季軍/安德列斯.尼爾森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