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
藝視窗 News
一代京劇名伶顧正秋辭世 生平將改編為京劇演出
【台灣】 一代京劇名伶顧正秋辭世 生平將改編為京劇演出 第七屆國家文藝獎得主、一代青衣顧正秋,於8月22日因病辭世,享壽87歲。顧正秋1929年生於南京,10歲入上海戲曲學校,以第一名畢業,19歲自組「顧劇團」挑班唱戲。顧正秋曾拜梅蘭芳等名角為師,她的表演兼容各家之長,創造出千迴百轉、獨樹一格的「顧腔」。1948年,顧劇團應邀到台灣演出,原只打算演三個月,卻因兩岸分裂,在永樂戲院一駐五年,締造京劇史上輝煌的「永樂五年」。1953年,顧劇團解散,顧正秋嫁給前台灣省政府財政廳長任顯群,轟動一時。而後夫婿蒙冤入獄,她不離不棄,寫下美麗的愛情傳奇。一九九七年,作家季季訪談顧正秋,出版口述傳記《休戀逝水》,回顧她前半生的京劇演藝生涯。中國京劇院計畫將該傳記搬上舞台,由編劇何冀平編寫為京劇,預計今年上演。(廖俊逞) 臺中國家歌劇院舉辦「藝術翻新基地」國際論壇 臺中國家歌劇院預計將於9月30日正式開幕,屆時也會邀集東西方頂尖文化藝術人士齊聚,特地於10月1日舉辦一日國際論壇,假歌劇院「角落沙龍」進行。歡迎各界關心台灣藝文發展人士報名參加。 此次論壇以「藝術翻新基地」為軸,用新視角新觀點,全面拆解劇場、城市、藝術、生活與人之間的關聯。論壇邀請英國文化協會藝術總監謝卓飛(Graham Sheffield)談英國經驗,從巴比肯中心到英國文化協會,如何以劇場力量翻新城市與國家。前亞維儂藝術節總監、現任里昂舞蹈雙年展主席費弗爾.達榭(Bernard Faivre dArcier)以其多年深耕文化藝術的豐富實務經歷,帶領聽眾認識舞蹈撼動世界的力量。劇場如何影響城市?劇場如何連結在地、國家及國際觀點,西班牙瓦倫西亞蘇菲亞皇后劇院總經理暨藝術總監大衛.利弗莫爾(Davide Livermore)和比利時列日藝術節總監尚路易.哥連尼特(Jean-Louis Colinet)與臺灣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三館一團的代表,將不藏私分享專業觀點,剖析東西方場館營運中,傳統與當代的互生共榮。 此外參與貴賓還有國立政治大學創造力講座主持人吳靜吉博士、雲門舞集藝術總監林懷民、布拉瑞揚舞團藝術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神奇劇場夢 Performers,GO!
低頭看看,前方十公尺有花瓣! 轉頭發現,變電箱上畫玉山? 寶可夢你GO了沒? 劇場的幻境要花錢, 虛擬世界就在手邊, 說來好玩,戲也能發生在眼前, 或在耳旁,或在街口, 把你拉近舞台,自由穿梭其間。 不只擴增實境,也要擴充想像力, 不只逃出密室,還要更多人來體驗密室, 不只角色扮演,更要利用扮演看見歷史。 他早說過了:「這個世界是座舞台,男男女女皆為演員。」 (小編:莎士比亞你夠了沒!)
-
企畫特輯 Special
羅密歐與茱麗葉 永恆之愛
二○○七年首度來台,音樂劇《羅密歐與茱麗葉》在台灣掀起一股法式音樂劇風潮,多首劇中歌曲〈愛吧〉與〈世界之王〉等也成為音樂劇迷的心頭至愛。暌違台灣近十年,這齣法文經典音樂劇將再度造訪,以新穎的演員組合,讓台灣觀眾在法式香頌與精湛歌藝演技中,重溫莎翁筆下的永恆之愛!
-
企畫特輯 Special
闔家攜手起步 勇闖藝術奇幻世界
繼去年首屆「新舞臺藝術節」走出新舞臺到高雄,本屆更將演出版圖擴及台南、大台北地區,以「家」為規劃主軸,邀集國內外共六檔演出,除了大小朋友都愛的新馬戲外,還有偶戲、戲劇、音樂等精采節目。而為了慶祝中國信託創立五十周年,六檔節目都將加碼推出一張票新台幣五十元的藝文欣賞分享價,每場限量五十張票,邀請更多新朋友靠近藝術一些,一同在今年秋季參與這場藝術饗宴。
-
特別企畫 Feature
世紀末的浪漫與璀璨 荀貝格的「生」與「死」
在廿世紀的最初的十年間,人類的思想有了巨大的改變。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普朗克的量子力學、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讓人們對自己、空間,甚至對宇宙的了解產生了劇烈的改變。音樂史上亦同,在那個浪漫到極致的年代,調性就像張滿弓的弦,從繃緊到崩壞,僅僅是一線之間。在這蓄勢待發的一刻,作曲家荀貝格毅然出現,奮力打破了數百年沿用的成規。 他的「生」開啟了一個時代,影響了豈止是他的學生輩;他的「死」並非一種終結,而是另一階段開始。不管面對的是譜紙還是畫布,荀貝格緊握用一枝筆,用生命塗抹著世紀末的浪漫與璀璨。
-
藝視窗 News
兩廳院表演藝術圖書館 推出「真人圖書館」活動
【台灣】 兩廳院表演藝術圖書館 推出「真人圖書館」活動 今年夏天,到圖書館借一本「真人」吧!兩廳院表演藝術圖書館自六月份推出「真人圖書館」活動,讓真人圖書館促進人際溝通和藝術分享。 真人圖書館概念源自經歷種族暴力的丹麥青年,將「人」當成可以瀏覽借閱的書,希望藉由真人之間的人際交流打破偏見和歧視;活動逐步發展成提供不同生活經驗和領域的人們互相交換想法和溝通學習的平台。表演藝術圖書館推出的「真人圖書」,只要提前預約,就可和真人書籍享受一個小時的閱讀時光。繼6月份的「空中好聲音」邀請Zoe、邢子青與詹怡嘉三位電台主持人後,8月的「書中好文字」則將提供兩「本」來自藝術評論領域的新書,邀請舞評人和舞者莫嵐蘭老師和身兼作家、導演和劇評人身分的耿一偉老師「上架」。接下來9月有「劇中好照片」的兩位舞台攝影家許斌與劉振祥,之後陸續上架的還有編舞家古名伸、蘇威嘉、黃翊等。 真人圖書館活動將在八月底新書上架,一個時段可提供至多五位讀者預約,閱讀時間為一小時,「不可外借」。兩廳院之友和非會員皆可預約,報名請參網頁serv.lib.npac-ntch.org/human/index.html。(劉真伶) 第一屆亞洲管風琴大賽受理報名 將於2017年舉辦 由台灣管風琴協會舉辦的「第一屆亞洲管風琴大賽」即日起至12月31日受理報名。台灣管風琴協會為美國管風琴家協會(American Guild of Organists,AGO) 在台分會,成立6年來秉持著推廣管風琴音樂的宗旨,致力於為台灣本地管風琴家創造更多的演出經驗,更曾於2014年規劃「第一屆台灣管風琴大賽」,此次將範圍擴大到亞洲,盼能促進與亞洲各國管風琴家的交流。 此次管風琴大型賽事為台灣首次舉辦,2017年舉行之時恰逢高雄衛武營造價一億兩千萬的管風琴首演,規模將會超越國家音樂廳,成為亞洲最巨大的管風琴。這次的賽事配合全新的演出場地,作為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奧運嘉年華 狂熱起舞吧!
奧運來了! 里約大冒險 南美洲大陸的第一次奧運嘉年華 八月五日將正式開幕 巴西政局與社會紛亂 加上近期爆出的禁藥問題 時運多舛的運動盛會 歌頌的正是人定勝天 不只要看運動員的頂尖對決 熱汗淋漓的捉對廝殺 還可以關注一下開閉幕儀式 看一場大秀如何編排呈現 如何動員調度、轉換場景 如何運用儀軌,展現巴西風情 順便回顧本地的賽事主辦經驗 明年登場的世大運 我們又該如何塑造台灣形象 讓世界體壇看見福爾摩沙之美
-
特別企畫 Feature
2016-2017新樂季搶先報
二○一六年六月,英國脫歐公投過半,不僅為全世界投下一顆震撼彈,整體景氣對未來的影響,也將從這裡開始!經濟風暴最先反映的,就是表演藝術圈,光看今年美國樂團從紐約愛樂一百七十五周年、芝加哥交響一百廿五周年到巴爾地摩交響一百周年都不大張旗鼓慶祝,就可以瞭解關鍵就在「預算」。 不過整數年,在德、奧、法國卻是另番風景。布梭尼一百五十歲冥誕、亨策九十歲冥誕、李蓋悌逝世十周年、約翰‧亞當斯七十歲生日無疑是演出現代音樂的好機會。反觀亞洲,從水藍、梵志登到葉詠詩,與樂團的合作年分竟不約而同都是整數。 無獨有偶地,我們的國家交響樂團也將邁入卅周年了!熱鬧非凡的音樂會加上活動占滿了整個音樂廳空間。當然,北市交的精采名家、國臺交的多元曲目、高市交的老少咸宜,還有臺北市立國樂團跟臺灣國樂團的兼具傳統與現代,無不令人驚嘆!那麼,該如何整理一整年的音樂會計畫?只要拿出行事曆,跟著本刊新樂季的整理做記號,那就準沒錯了!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讓現實走進劇場,當流離搬上舞台 挑戰真實
紀錄劇場是什麼? 紀錄劇場必然客觀嗎? 紀錄劇場如何翻轉舞台上的虛構與真實? 紀錄劇場為何在當今歐陸劇壇蔚為風潮? 在日常生活愈來愈戲劇化的今日,戲劇幻象已不足以呈現瞬息萬變的世界,紀錄劇場成了另一種表述真實的可能。這種透過真實的文件,強調真人、真事的劇場形式,社會性與政治色彩強烈,是探究現實生活的最佳利器。 戰爭、全球經濟市場、失業、難民、身分認同,德國劇場向來與社會議題緊密結合,近年當紅的「里米尼會議紀錄」,就高舉紀錄劇場的旗幟,其演出形式屢屢出乎意料,不斷創新紀錄劇場的表現方式。 本月特別企畫將帶讀者一探「紀錄劇場」,引介重要團隊。即將訪台演出《共同境地》的德國高爾基劇院駐院導演雅葉.洛能,也擅於運用紀錄劇場的手法,表現尖銳的政治議題。作品已兩度入選「柏林戲劇盛會」,深受觀眾歡迎的她,本刊亦趁此機會呈現獨家專訪。
-
焦點專題(二) Focus
翻新內在美 國家戲劇院休館UPGRADE!
上月二十六日下午國家戲劇院迎來本年度最後一場演出, 兩廳院新任吉祥物「馬克白」蹦跳登台, 成為最後一位踏上這個已使用了近卅年的老舊舞台的「幕後人員」, 並開啟接下來修館長達八個月的序幕。 這個歷時十年,歷任總監們念茲在茲的大計畫, 接續去年國家音樂廳的腳步,耗資更為龐大,耗時亦更久。 究竟這個被戲稱為「隱形的升級計畫」, 為什麼要修?要怎麼修?要修哪裡? 讓我們先行一窺從未曝光過的戲劇院神秘第六層後台心臟與舞台現況, 並期待明年三月重裝上陣全面升級的國家戲劇院, 能讓藝術家們「飆」得更痛快。
-
藝視窗 News
國光劇團首任藝術總監貢敏辭世
【台灣】 國光劇團首任藝術總監貢敏辭世 國光劇團首任藝術總監、資深戲劇家貢敏於6月14日辭世,享壽85歲。貢敏原名貢宗耀,筆名金聖不嘆,創作含括話劇、電視、電影、戲曲編劇、導演、評論等,亦是台灣新編京劇重要推手。 生於南京的貢敏,由於父親喜愛京劇,從小就對戲劇深感興趣,1948年加入國民軍話劇隊,演出話劇、平劇,1950年隨著軍隊的話劇隊來台,進入政戰學校第二期影劇系,結識聶光炎、瘂弦、張永祥、劉維斌、宋項如等好友。畢業後從事舞台劇編劇和導演,漸漸拓展到戲劇評論、戲劇研究領域。後進入中製廠,參與電影幕後工作,並從事編導,拍過多部新聞片、紀錄片、軍教片、劇情長片。 1995年國立國光劇團成團,貢敏應邀出任藝術總監,推動創作演出台灣題材的新編京劇,即後來合稱《京劇臺灣三部曲》的《媽祖》、《鄭成功與臺灣》、《廖添丁》。(莊珮瑤) 朱宗慶獲擊樂世界最高榮譽 入選國際打擊樂藝術協會名人堂 6月27日國際打擊樂藝術協會(Percussive Arts Society, PAS)於官網正式公告,宣布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朱宗慶獲選進入協會名人堂(Hall of Fame)。 國際打擊樂藝術協會創立已有55年歷史,旨在提升打擊樂藝術於世界的發展,目前有超過六千名會員,在全美國設有50個分會,美國以外地區也有28個分會,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打擊樂組織。協會的名人堂創立於1972年,目的在表揚教育、研究、行政等有重大貢獻的打擊樂專業人士,已是公認打擊樂界中最高榮譽。此次獲獎,是繼日本馬林巴木琴演奏家安倍圭子(Keiko Abe)於1993年獲獎以來,第2位入選的亞洲打擊樂家,也是第一位華人打擊樂家入選者。本次獲得此項榮譽,象徵世界打擊樂壇對於朱宗慶卅多年來致力推廣擊樂藝術的奉獻與成就,做出了最高的肯定。(李秋玫) 「補助國內表演藝術經典作品大陸巡演計畫」7月15日起受理申請 文化部「文化部補助國內表演藝術經典作品大陸巡演作業要點」自實施以來已有超過30個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喔,海~喲!台下的消暑時光
熱嗎? 那還用說! 去哪? 去海邊! 喔,海~喲! 是那麼近又那麼遠, 近得包圍了這島嶼四面, 遠得在生活裡不可多見。 卸了妝、下了台 舞台上的人兒衝浪、沉潛、觀海、戲水 照樣無一不來 靜靜等待時機,就為站上浪頭; 勤加練習泳技,只想克服恐懼; 內心衝動難耐,定要朝海狂奔。 潮起之後會有潮落, 大浪小浪不一定有其脈絡, 海是如此險惡、如此令人著迷、 如此廣闊無垠、如此充滿魔力。 試著跟海討教,向水學習, 從浪裡懂謙卑,在深海定下心, 或只是任其拍撫身體, 與海靜處,忘卻煩憂。
-
焦點專題 Focus
笑的見聞!參見喜劇前輩 Q&A
什麼是喜劇?喜劇怎麼演? 喜劇,只是搞笑而已嗎? 喜劇的秘訣是什麼?何謂好的喜劇表演? 喜劇演員,怎樣在生活中尋找笑梗? 站上舞台,他們如何讓觀眾發笑,又如何面對冷靜的觀眾? 郭子乾+林家騏 唐從聖+黃迪揚 鍾欣凌+賴玟君 陳幼芳+許乃涵 當喜劇新星遇上資深笑匠,會有什麼火花四射的精采對話? 從兩個世代喜劇演員的對談交流中, 我們一窺他們在笑聲舞台背後的內心世界。
-
特別企畫 Feature
歌劇《奧泰羅》 英雄的悲喜劇
聽著妻子為了別的男人求情,奧泰羅緊握雙拳怒火中燒。他相信妻子還是愛他的,但是猜忌就像毒蛇一樣,一步一步啃噬著他的理智大概就是這般的戲劇性,勾引著歌劇大師威爾第的內心。讓他在劇作家的靈感刺激下,再度拾起塵封已久的筆,譜出動人的音符。 適逢NSO樂季壓軸節目《奧泰羅》上演,本期特別企畫將帶大家探究威爾第的莎翁情結、了解劇作家與音樂家的互動,再進入歌劇中觀看音符下正反兩派主角的糾結。當然,更不能錯過即將登台的男高音麥可.雷赫斯基的專訪。人說成功失敗就在一念間誘惑讓威爾第成功,但誘惑卻讓奧泰羅失敗。「英雄的悲喜劇」,正在這扉頁間處處上演。
-
藝視窗 News
馬水龍六首室內樂作品出版
【台灣】 馬水龍六首室內樂作品出版 由邱再興文教基金會所主辦的「春秋樂集」於1991年由作曲家馬水龍教授創立,提供作曲家發表的平台,致力推廣台灣當代音樂。2016年「春秋樂集 SQ +春」音樂會在五月底舉行,發表國人作曲家謝宗仁、劉韋志及陳宜貞的作品。在演出之前,基金會安排了一個儀式,感謝畫家汪壽寧女士將珍藏的張萬傳作品數件,全數捐贈給鳳甲美術館。汪女士是馬水龍教授年輕時習畫的老師,因此贈畫之舉頗具意義。此外,歲月匆匆,馬水龍教授已經辭世滿一年,在這期間基金會並無停頓,整理馬教授六首室內樂作品,於五月出版,分別為《弦樂四重奏》《木管五重奏》、《白鷺鷥的願望》、《水墨畫之冥想》、《祝福》與《懷念》。這次出版的樂譜通路將比照過去的出版品,將在國內各大網站通路、實體書店及美國最大的樂譜網站sheet music plus販售。(李秋玫) 「2016舞躍大地舞蹈創作比賽」展開徵件 「2016舞躍大地舞蹈創作比賽」今年將邁入第17屆,將自6月16日起至7月15日止展開徵件,只要是對舞蹈創作有著想法與創意者,不限年齡、國籍、舞蹈類型,都歡迎報名參加。 中華民國舞蹈學會理事長賴秀峰表示:「舞蹈,即是透過肢體將情感及文化傳遞,舞躍大地舉辦至今,培育出近千名優秀舞蹈人才、百位優秀編舞者,歷屆得獎者並於國際賽事大放異彩,並持續散發能量,鼓勵各種舞蹈類型的創作者能精益求精,增強台灣文化軟實力,閃耀於國際。」曾獲得多次年度大獎的編舞家張堅貴亦表示,舞躍大地舞蹈創作比賽已成為他每年創作的動力,期待今年有更多作品參與比賽。 參賽作品不限舞蹈種類,惟須以藝術舞蹈創作為目的,且須為未曾得過全國性公開比賽首獎或第1名之作品。舞者人數3至20人,舞蹈長度以10分鐘以內。初賽以參賽作品影片評選,選出30首舞作進入決賽。決賽將以現場演出方式評選出金牌獎1名20萬、銀牌獎1名16萬、銅牌獎1 名12萬、優選5名各10萬,今年並新增列獎項為佳作7名各2萬、國際交流獎1名。 參賽者可至專屬網站www.cdc.org.tw採網路報名或下載紙本填寫報名,列印並掛號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大暑解悶 微樂,山丘
越過山丘,即使無人等候, 還有星斗成堆的滿天浪漫, 走出戶外,不只看雲吹風, 什麼都不必說也能自己想通。 夏日將至,端午在即, 何不遁入山林野外,避避暑氣, 或者嘗試攀岩抱石,奮力登高。 兄弟登山,各有所思, 看黃健瑋山間露營,重建兒時的家; 聽陳漢金聆賞天籟,遙想宇宙之秘; 跟黃民安一同挑戰,玩出興趣精髓。
-
特別企畫 Feature
反轉藝視界 海角創樂園 台東藝文漫步
三條台東藝文主題路線,探訪劇場、歌謠、藝術聚落 三位藝術家親自帶路,在山海間漫遊人生軌跡 十二款地方人物,讓生活的入口自然飄浮在書頁間 海岸山脈 部落 太平洋 跳舞 歌唱 鐵道邊 有人說:藝術即生活 有更多的人說:我們先是人,才是藝術家
-
特別企畫 Feature
12款台東的生活態度 在地特色人物速寫
不要輸給雨 不要輸給風 也不要輸給冰雪和夏天的炙熱 保持健康的身體 沒有貪念 絕對不要生氣 總是沉靜的微笑 一日吃四合的糙米 一點味噌和青菜 不管遇到什麼事 先別加入己見 好好的看、聽、了解 而後謹記在心不要忘記 在原野松林的樹蔭中 有我棲身的小小的茅草屋 ──宮澤賢治《不怕風雨》雨ニモマケズ 台東當然不只藝術,老實說,藝術之外的真實生活更動人。 我們讓十二個人成為進入台東的入口, 他們做著相異的工作,但都有相似的,不畏風雨的特質。 他們的入口漂浮在台東市區、在台11線、漂浮在都蘭、在鸞山、在知本 有些理解是唯有實際抵達才能夠獲得,走吧,一起穿過入口,去台東。
-
藝視窗 News
一代大師「梅派傳人」梅葆玖辭世
【台灣】 一代大師「梅派傳人」梅葆玖辭世 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之子,「梅派傳人」梅葆玖在4月25日於北京病逝,享壽82歲,正宗梅派藝術自此成為絕響。梅葆玖1934年出生於上海,是梅蘭芳的第9個孩子,10歲開始學藝,工旦行,13歲正式登台,18歲與父親梅蘭芳同台,終身致力於「梅派」藝術的傳承和發展。梅葆玖的嗓音甜美圓潤,唱念字真韻美,表演端莊大方,扮相、演唱都近似其父,在青衣、花衫、刀馬旦、崑曲等諸行當均有極高造詣,備受戲曲界推崇。 梅葆玖生前任中國國家一級演員、北京京劇院梅蘭芳京劇團團長,1989年獲美國紐約林肯美華藝術中心授予的亞洲傑出藝人獎;2010年獲國藝藝術贊助大獎。他曾二度造訪台灣,1996年在台北市中山堂演出《龍女牧羊》,2011年則與弟子魏海敏演出《梅葆玖魏海敏─遇見百年梅派》。(廖俊逞) 因應臺灣戲曲中心開館 「創意競演」展開徵件 臺灣戲曲中心將正式營運啟用,特別推動「創意競演」節目徵集計畫,大表演廳規畫徵選6個團隊、小表演廳規劃徵選8個團隊,除提供節目製作費用,並透過劇本工作坊、讀劇、試演、正式演出等輔導機制,激勵戲曲界首演作品的創發。 針對入選團隊,第一階段將安排資深編劇、戲曲指導與製作指導,與年輕藝術家就作品內容進行對話,透過劇本工作坊與讀劇會打造劇本雛形。第二階段則提供經費讓團隊進行片段試演,並就試演結果篩選一半團隊進入決選,由戲曲中心與團隊共同分攤製作經費,於臺灣戲曲中心辦理正式對外售票演出。決選後,大小廳各將選出最後優勝1至2名,優先取得與臺灣戲曲中心未來合作之提案權利,戲曲中心未來1年至3年編創全新節目之部分製作費用。徵集計畫收件自即日起至2016年5月31日下午5時,詳情請參www.ncfta.gov.tw/,或電洽02-2555-0288轉215劇藝發展組陳小姐。(莊珮瑤) 北市國舉辦國際作曲大賽 即日起展開徵件 為鼓勵國際優秀作人才投入國樂合奏曲的創作,臺北市立國樂團特別舉辦國際作曲大賽,報名自即日起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Boy's Love腐學進修班 耽美的妄想小劇場~萌萌噠!
耽溺於想像的美, 重塑文本之謎 劇場裡的潛台詞、 不論多麼微小的設定、 故事中略過不提的暗場練習, 只要有萌萌的縫隙, 就能一頭鑽進。 腐女之力, 是拓展創作的面, 是熱情延展的線, 是在各種細節, 努力消費、盡情配對, 最後成為一本小小的冊子、 一張小小的卡片, 所有喜歡都要歡喜, 愛上了就好好去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