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舞台超級戰區!倫敦劇場全攻略
:::
Feature















Feature 專題
去年在倫敦登場的奧運盛事,全球矚目的焦點除了競技場上的賽事外,還有讓人驚嘆連連的開幕大秀。 這場以不到京奧三分之一的經費,巧妙結合各種戲劇元素,展示英倫文化特色的演出,導演丹尼.鮑伊,即是出身皇家宮廷劇院。 丹尼.鮑伊說,在有著悠久和輝煌戲劇歷史的英國,劇場,對所有從事表演台前幕後工作的人來說,無疑是最佳的訓練途徑。 早在十六世紀,倫敦就已出現專業劇場, 而長期上演莎士比亞劇作的環球劇場,更是舉世聞名。 長達數百年的發展,今日的倫敦劇場分工精細的產業規模,從演出製作、行銷管理、媒體評論、學術研究到文化政策,環環相扣,形成健全的表演藝術生態。 例如,今年十月剛過五十歲生日的英國國家劇院,無論是經營、策展、美學高度、產業連結度和趨勢性,都可作為世界上任何一間國家劇院的典範,也是廿世紀中至今深深影響英國劇場發展走向的劇院。 此外,以劇作家為重心的皇家宮廷劇院,輸入國外表演藝術的巴比肯中心,歷史悠久的老維克劇院,年輕活力的楊維克劇院,以及西區上演音樂劇的商業劇院等,在倫敦劇院地圖上,多元發展、各自精采。 不同於其他歐陸劇場現象的是,莎劇作為英國劇場的傳統,至今英國劇作家仍享有高於導演的地位。在倫敦劇壇能夠大放異彩的導演,幾乎都具備賦予經典文本當代風貌的詮釋能力。 除了國內觀眾熟知的合拍劇團導演賽門.麥克伯尼、即將於明年台灣國際藝術節三度訪台的迪克蘭.唐納倫之外,本刊特別為讀者引薦六位倫敦劇壇的超級巨星,從他們的作品介紹解析中,一探倫敦當代劇場的新風貌。

他的小說 是寫給我們每一個人的
卡夫卡與當代表演藝術蟲變之哀 浮生之夢
當代傳奇劇場《蛻變》的劇本改編除了變成蟲,可還有其他選擇?
吳興國談《蛻變》 劇場中探問卡夫卡靠經典多近? 離傳統多遠?
吳興國以西方定位東方的美學探索從「姿態」出發 劇場變變變!
國際舞台上的卡夫卡作品改編魅力無邊卡夫卡 劇場粉絲說狂想
專訪黎煥雄 、羅文瑾 、 高俊耀
讀懂雲門舞集的5個關鍵詞
林懷民障礙
禮敬大地 自然成舞
林懷民的《稻禾》故事點滴堅持 「色」取台灣
林懷民╳安郁茜
德奧
回歸德奧音樂主流 指揮、慶典菜色豐
英美
景氣不佳 樂團求「穩」難求「新」
法國
名團名家匯聚 古典樂迷的夢幻之都
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