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美國報紙媒體萎縮,專業的表演評論家失去發表舞台,對作品「一言定生死」的時代已不復存在。但因網路及社群媒體的興起,評論卻是愈來愈多且愈來愈快。原本報紙的專業評論逐漸被藝術公關所取代,這樣的評論生態,未來會怎樣發展,誰也不能預見。演出、評論、觀眾的關係,還在繼續改變中。
傳統的百老匯劇場與評論的關係,是開演夜製作人與演出團隊在時報廣場附近的餐廳裡徹夜慶祝,等到凌晨報紙出來,看評論決定慶祝可能繼續下去或是草草了之。
「一言定生死」的時代不復在
但是當二○一一年《蜘蛛人》音樂劇演出時,在有史以來最長的一百八十二場預演期間,每晚的演出情況、觀眾反應,第二天馬上就在網路聊天室上流傳,其熱烈程度,甚至逼得一些主流媒體的評家不得不在正式開演前就發表評論。等到二○一三年NBC電視劇Smash要呈現百老匯的現況時,劇中虛構的音樂劇Hit List第一場預演,台上還沒結束,劇組已經在台後搜尋Twitter的留言。
這是今天紐約評論界的寫照,由於紙業媒體萎縮,專業的評家是愈來愈少,但因為網路及社群媒體的興起,評論卻是愈來愈多,而且愈來愈快。紐約不但是全美的表演藝術中心,也是媒體中心,所以其生態就是其他地方的縮影。
如果要問評論的目的,大概最主要的是給觀眾買票時提供一個指南。也許在不太遙遠的過去,真的曾經有評家可以「一言定生死」的時代,像是上世紀中期的劇評家Brooks Atkinson、樂評家Harold Charles Schonberg,都有筆力千鈞的聲譽,直至八○年代,《紐約時報》劇評主筆Frank Rich仍可以在其回憶錄宣稱,是他的鼓吹讓松罕的Sunday in the Park with George能演到六百場。
但即使權威如Rich,也擋不住當時以《悲慘世界》和《歌劇魅影》為首的「英流」入侵。至於進入廿一世紀,百老匯早已認清票房與口碑往往不可兼得,所以各種由電影改編、由舊曲串成的所謂「點唱機音樂劇」,不管評論怎麼罵,還是層出不窮。要想看評論的影響力,只能去話劇、有限檔期的、及劇場容量小的外百老匯裡去找。這還是就演出場次稍多的戲劇而論,至於像舞蹈、音樂等常只有三五場的演出,等到評論出來(最快也要隔一天),早就下場收台,就算觀眾想看也看不到了,實在說不上對票房的影響。
報紙專業評論失去舞台
有一定知名度的評論還是不少,除了《紐時》是各家中最具權威也是劇迷最愛挑錯的對象,其他還有劇評《洛杉磯時報》的Charles McNulty和《芝加哥論壇》的Chris Jones、樂評如《華盛頓郵報》的Anne Midgette、《紐約客》的Alex Ross、《洛時》的Mark Sewd,舞評如《紐約客》的Joan Acocella等,但他們的影響力都只限於圈內人。這是為什麼近年報紙雜誌裁員,評論家都是第一波失業的。絕大多數美國地區報紙,早已不再刊評論,要有也是轉載通評社或其他大報,而且這通常只是影評。美聯社在去年決定停止評外百老匯及歌劇,就是歸因於沒有市場需求。
消失於報紙媒體的評論,轉進0與1的網路間,但這個虛擬世界沒有既定的規則,不須遵照演出單位的時間表,等開演後才評,這個世界尤其喜歡你來我往的互動,最熱中的活動就是挑著名大報評論的錯。網路普及影響的不只是評論,連純屬資評性的listings,都愈來愈少見於油墨。《紐約客》、《紐約雜誌》的改版,都大幅減少羅列的演出表,倫敦的Time Out自去年底停止列古典音樂,芝加哥的Time Out更是完全轉到網路上。
但說穿了,評論雖多,除了業界中人,沒有誰會花時間上網來讀,這也是為什麼《紐時》的評論,還是在紐約演出者最在乎的。就算不能促成在紐約多賣幾張票,好的評論,還是可以把節目推銷到其他地方,畢竟一紙《紐時》的佳評,在全世界的表演藝術圈裡,還是有金字招牌的效力。然而紐約演出多如牛毛,即使是每天都有獨立藝術版的《紐時》也無法一一細數,搶奪版面的競爭就更加激烈,也因此專業評論不斷減少,藝術公關卻是愈來愈多。
這樣的評論生態,未來會怎樣發展,誰也不能預見。演出、評論、觀眾的關係,還在繼續改變中。
美國藝評哪裡看
《紐約時報》www.nytimes.com
《洛杉磯時報》www.latimes.com
《芝加哥論壇》www.chicagotribune.com
《華盛頓郵報》www.washingtonpost.com
《紐約客》www.newyor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