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報》的評論十分豐富。(取自網路)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我的專業是評論人 國際觀察—英國

不獨尊一家之言 專業評論各自發聲

英國的評論人社團「評論圈」是重要的藝術評論專業網絡,範圍包括舞蹈、戲劇、電影、音樂和視覺藝術。著名劇評發表平台多是全國性的大報,深受讀者重視。然而英國的劇評少有獨尊一家之言的狀況,報紙間的褒貶也不盡相同,常出現不同評論各有所愛的狀況。同時,觀眾在選擇作品購票時,也未必會對評論照單全收。

英國的評論人社團「評論圈」是重要的藝術評論專業網絡,範圍包括舞蹈、戲劇、電影、音樂和視覺藝術。著名劇評發表平台多是全國性的大報,深受讀者重視。然而英國的劇評少有獨尊一家之言的狀況,報紙間的褒貶也不盡相同,常出現不同評論各有所愛的狀況。同時,觀眾在選擇作品購票時,也未必會對評論照單全收。

走在倫敦西區,劇院外的海報上,常以紙條加上劇評給的星等評價,和評論文章中的點睛句子,海報上的星星愈多,也就愈容易挑起觀眾好奇。在倫敦,新的戲劇製作多半由為期一週左右的預演場(preview),觀眾可以以較便宜的價格觀賞preview作品,而正式的首演媒體場(press night)多在週間,是各大藝評、記者受邀觀賞的場次,評價如何就在此見真章。新作品或製作得到正面評價,也是藝術性的重要肯定。著名的已故藝評Kenneth Tynan對一九五六年問世的作品《憤怒回首》大有好評,也帶動了當時英國戲劇的新潮流。

專業評論社團、報紙評論頗具分量

英國劇場評論已有百年以上的傳統,評論人社團「評論圈」(The Critic’s Circle)其前身「劇場評論社」(Society of Dramatic Critics)在一九○八年成立,成為英國重要的藝術評論專業網絡。今日的「評論圈」包括舞蹈、戲劇、電影、音樂和視覺藝術在內,共有超過四百位會員,每年舉辦會員大會,並且對當年度重要的作品頒發獎項,亦是英國表演藝術的重要獎項之一。

就刊登媒體而言,著名的劇評發表平台多是全國性的大報如《衛報》、《泰晤士報》等日報,還有在地鐵站發送的免費報紙《倫敦標準晚報》等,是最多讀者熟悉的消息來源。劇場界重要的週刊《舞台》The Stage也是重要的評論指標,其他專業週刊如《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也有固定的藝評在紙本及網站上發表。隨著傳統媒體拓展網路平台,評論公開在其網站的速度也多在演出後廿四至四十八小時之間,篇幅多在五百字上下,亦曾見更長的篇幅,可看到評論家對照同一劇本的其他製作版本,或是回顧創作者的風格轉變。

在眾多媒體中,又以《衛報》的閱讀率最高。戲劇、喜劇、舞蹈及音樂會等演出,都有一至兩位的評論人固定撰寫報導和劇評、舞評。其中戲劇評論Michael Billington自一九七一年起即為《衛報》撰寫評論至今,曾在二○一○年《舞台》舉辦的劇評閱讀調查中,名列讀者最愛、最受重視的評論家。

觀眾獨立思考不會照單全收

儘管如此,英國的劇評少有獨尊一家之言的狀況,報紙間的褒貶也不盡相同,常出現不同評論各有所愛的狀況。同時,觀眾在選擇作品購票時,也未必會對評論照單全收。著名例子如《悲慘世界》及We Will Rock You,在首演當下的評價其差無比,卻也日復一日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入場,成為倫敦重要的長青作品。

近年幾齣題材沉重的戲劇作品如《一九八四》、《中美共同體》等,在製作劇場獲得好評後,移轉到西區,做商業演出,或是後續的巡演。《中美共同體》演員少有明星大牌,卻能有此成績,進而橫掃今年的奧立佛獎,評論的肯定及加持想來也是原因之一。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英國藝評哪裡看

報紙:

《衛報》www.theguardian.com/stage/stage+tone/reviews

《每日電訊報》www.telegraph.co.uk/culture/theatre

《舞台》www.thestage.co.uk/reviews

網站:

The Arts Desk  www.theartsdesk.com/reviews

Time Out網站除了提供戲劇特價票外,亦有固定的評論:

www.timeout.com/london/theatre/london-theatre-reviews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