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舞台肢體新浪潮 舞台肢體新浪潮 時代的脚步往前邁進,表演藝術不斷從其他領域尋求新的舞台風景。從雜技、馬戲、體操到道具,都是這些表演創作者取拮靈感的來源,呈現出一片令人驚豔的另類景觀。然而,舞台挑戰傳統的表演新浪潮是否能爲原本的藝術形式帶來新的衝擊?抑或是一時的熱鬧風潮? 「影像展覽」再現近五年來,曾經來台灣演出的國外團體表演的舞台印象。另外,我們也訪問今年以「全面展現肢體新世代」爲主題的台北藝術節中邀請的多位藝術工作者企圖從中尋找出,他們創作的脈絡。而國內的藝術工作者們也以座談會的方式,激發台灣創作新觀的可能性。
特別企劃/走出神童神話的梅紐音 走出神童神話的梅紐音 1916-1999 有許多神童後來失去了舞台;有許多神童的名字永遠只以神童爲人記得;也許他們令人讚歎的神奇光輝,隨著童年歲月一起消失;也許他們很早就登上了山頂,但卻也成爲他們自身的屛障。今年三月十二日於柏林逝世、被喩爲本世紀最偉大的小提琴家之一的梅紐音,不僅超越了音樂本身,也在走過非常神童時期之後,發揮了其自身生命的其他潛能。他在跨越不同的領域裡所散發的才能、慈愛、人道精神也爲音樂世界甚至人類注入了更深刻的生命意義。
特別企劃/獎不獎,有關係 獎不獎,有關係 去年年初及今年年底,由報紙及網路媒體舉辦的表演藝術獎,引發劇場界許多正負面的評價。獎項的設立除了鼓勵表演藝術界的從業人員外,對整個生態的發展也有正面的刺激;獎項的設立更是一種美學標準的建立,但,台灣的客觀環境是否已足夠成熟?本期我們除了從各種角度來探討獎項需求的民意基礎及技術考量外,更蒐集了國外知名的獎項,了解在不同的文化環境發展下,各獎項的特色、背景及影響。
特別企畫 Feature 特別企畫/劇場.創作.行銷 劇場.創作.行銷 世紀末的台灣已經進入了一個全面行銷的時代,行銷的概念不只限於商品,就連政治、文化也無可避免。從近兩年台灣劇場的運作上,我們可以看出各中大型劇團對行銷的日益重視;然而,在表達自我意念的「創作」與市場導向的「行銷」之間,是矛盾對立,還是相輔相成?而劇場的行銷又有什麼特殊的思考與做法?透過對劇場創作者與行銷人員的訪談,我們來探究這其中的微妙關係。
找贊助,知己知彼;做行銷,成立聯合團隊 文字|趙文琪 第76期 / 1999年04月號 在表達與生存間尋找平衡點 當創作遇上行銷 文字|傅裕惠 第76期 / 1999年04月號 行銷是一種「溝通」 劇場行銷經驗談 文字|趙文琪 第76期 / 1999年04月號 通俗引領風騷,百花可能齊放 台灣劇場的市場現況與未來趨勢 文字|莊珮瑤 第76期 / 1999年04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