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印象手記
她們等著。群舞等著幾秒鐘的手舞足蹈;製作人等著細訴角色的演員,表演她的作品。等待,難得演好的人生戲碼。
-
環球舞台
把夢想幻化成完美絕技
如果沒有聲音,尖叫吧! 如果沒有雙脚,快跑吧! 如果沒有希望,創造吧!
-
焦點
記憶的森林,撩繞的髮絲
《家族合唱》旣不想講「歷史」,也不想再「悲情」,這些老照片是解嚴後的全新發現,對雲門來說也是一種全新的表達。
-
焦點
小提琴大師奏探戈
他像是一座奇妙的橋,搭建在古典與現代的溪流間,連結著夢幻與現實間的灰色地帶。
-
焦點
璀燦豔絕歌舞伎
源起於江戶時期的歌舞伎(Kabuki),一直是日本庶民文化的具體呈現,不論是其富時代性意味的劇情推展、舞合技術追求的感官刺激,都可從中窺見日本民間的創造力。九月,市村萬次郎將帶來Kabuki For Evenyone,透過科技的輔助,舞台上以巨大螢幕介紹後台技術,讓觀衆能更淸楚了解歌舞伎藝術之美。
-
藝術節 Festival
屬於亞細亞的戲劇藝術節
向以發掘年輕前衛劇團潛能著稱的日本小愛麗絲劇場,今年結合亞洲各國,推出小亞細亞戲劇藝術節,除了日韓中港台等地十六個劇團齊聚東京演出之外,九月份日本劇團「榴華殿」將來台,於台北據點──皇冠小劇場演出,之後再赴港韓巡迴;魏瑛娟「莎士比亞的妹妹們」劇團則帶著新作《666著魔》八月赴日與會,九月回皇冠公演,一條連結東亞城市小劇場網絡的動綫,這個夏天已然形成。
-
澳洲
南澳洲的舞蹈重鎭
雖然七月的墨爾本已進入冬季,但熱情的藝術家們,卻溫暖了這個位於南澳的城市。對綠磨坊來說,充份的交流遠比辦大型的藝術節來得重要。
-
美國
自由、開放、立即感染的舞蹈
世界各地「接觸即興」的受傳染者紛紛回來爲接觸即興慶生,就好像一個大家族的聚會是那麼怡然自得,沒有什麼非要參加不可的,這和參加其他舞蹈節的經驗太不同了。
-
台前幕後
打擊樂新銳雅痞 沙弗利二重奏
沙弗利二重奏是目前炙手可熱的年輕打擊樂團,純熟的默契與精湛的技巧令人嘆爲觀止,他們最大的貢獻在於不只開發了許多新曲目,更改編大量其他樂器演奏樂曲爲打擊樂版本,爲打擊樂演奏開拓了新天地。
-
台前幕後
藝術家與群衆的媒介
拐進孔廟旁的友愛街不遠,一棟有著中國式、融合著西方樣式的建築──這是一座不供信徒做禮拜的藝術敎堂。
-
台前幕後
琴笛合鳴,樂陶陶
在音樂口味上調整以接近大衆,並不意味著音樂品質的放棄,「陶笛之歌」融合的樂風獲得市場成功,證明跨界音樂仍大有可爲。
-
台前幕後
肢體就是編舞家的畫筆
劉紹爐以氣、身、心合一的理念創作已有四年,如今,他的「嬰兒油舞蹈」以另一面貌重新出發,藉作品《油畫》探索繪畫與肢體的關聯。
-
現代音樂盒
素人素樂素知識份子 約翰.亞當斯
亞當斯沒有生活上的急切壓力, 因此在創作上造就了 獨特知識份子的味道, 與其他七〇年代崛起的 新音樂家相較明顯不同。
-
爵士縱橫談
來自法國的生命詠歎 米謝.派卓希安尼
演奏台上狀似矮小的米謝, 總是藉音符投射出一幅 巨大的身影, 聽他演奏宛如正在進行一件生命的雕塑工程。
-
世界音樂風
民謠活了!
在受到壓抑的民族認同上, 蘇格蘭年輕人依靠, 民謠與民謠中的母語成爲情感回歸的主要通道。
-
網路藝文列車
表演藝術網路熱方興未艾
網際網路強勢延燒全球, 全世界資料垂手可得,微軟總裁比爾.蓋茲 稱之爲「第三次文藝復興」, 對宣傳管道不多的台灣表演藝術團體而言,網路提供全新的展望。
-
電子馬戲團
石器時代的舞台生存秘技
舞台上的演出千變萬化, 每天都有新的情況發生, 不停地要應付各種突發狀況挑戰, 這就是舞台演出最迷人之處。
-
舞與影的對話
舞王躍上銀幕 歌舞片發端
真正的歌舞是有聲片之後才有的產物, 所傳達的精神多半浪漫而樂觀, 造就了許多令人難忘的歌舞明星與經典。
-
特別企畫 Feature
台灣外交,遞張「文化」名片吧!
經濟外交再也不是台灣進軍國際的萬靈藥,政府必須擔任「文化出征」先鋒與後盾,將獨特創新的台灣藝術推上國際舞台,把台灣文化的名號打得震天價響。
-
特別企畫 Feature
馬不停蹄地尋找舞台焦點
參加「亞維儂藝術節」,對台灣表演團隊而言,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機會,不僅因該藝術節歷史悠久,聲譽遠播;更重要的意義在於:登上亞維儂舞台,就是登上世界舞台。其在劇場界的聲望,不亞於「坎城影展」之於電影界。凡是「亞維儂」的表演節目,都需經過執行長費弗達西耶評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