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焦點
梅派新戲《龍女牧羊》
《龍女牧羊》是梅蘭芳晚年留下的一齣未完成劇目,透過幾位曾經親炙梅藝的先生,透過再傳弟子魏海敏的領會實踐,希望能俱足表演一齣是梅派藝術的《龍女牧羊》。
-
焦點
劉鳳學的「星座」誕生 新古典舞團新作《黑洞》
黑洞基本上是指一個引力極強的旋渦,強到連光都被牽引進去,無法脫逃,所以從外面看,只是一團黑。劉鳳學從此引伸出黑洞所象徵的意義──「無限之重力和無法逃脫之引力」,發展出一系列有關「力」對人體動作的奧妙。
-
焦點
舊曲新詮
今年三十九歲的安傑林.普雷祖卡(Angelin Preljocaj)是出生在法國的阿爾巴尼亞裔。自一九八四年創立自己的舞團至今,普雷祖卡得了無數的編舞獎。他此次帶來的三支舞碼均爲俄國芭蕾舞團歷史經典的重新詮釋。本文擬就《婚禮》(1989)一舞探討普雷祖卡的編舞風格,並嘗試讓它與先存的尼金斯卡版本產生對話。
-
台前幕後
獨樂樂不如與衆樂樂
劉紹爐編舞不講什麼偉大的道理,只想讓舞者和觀衆都能「樂在其中」。在「光環」的天地裡,許多人兒時的夢可以被實現,身體所受的層層制約一步步在舞蹈中被鬆綁,再回歸到生活之中。
-
台前幕後
《京戲啓示錄》之啓示
李國修在《京劇啓示錄》中,表露了對歷史的體悟,對人情世故的解析,對當代的看法,是一總結「戲中戲式結構」,甚至是屛風十年的作品。
-
新秀登場
從「打雜」走向導演之路的徐譽庭
屛風表演班藝術總監李國修刻意栽培的女弟子徐譽庭,日前才以舞台劇正式處女座《黑夜白賊》,獲得許多肯定。從室內設計工作、劇團打雜、製作助理徐譽庭靠著持續的努力,一步步由學徒走向了導演之路。
-
異人館
「我只是想追著雲,過著有人性的生活」
在台灣藝文圈,提起謝宗益,除了對他在雲門舞集的表現及舞作《狂人日記》的深刻印象外,他與明華園合作的《戲螞蟻》鬼魂一角,更是有口皆碑。但旅法十年,令他對台灣的種種無法忍受。「憤世嫉俗」成了人人對他的第一印象熱愛自由,他選擇巴黎、舞蹈;也因爲跳舞、自由,使他後來妻離子散。但多少人又知道謝宗益的內心、想法,知道他對小孩子的疼愛,對兒童敎育的重視?
-
特別企畫 Feature
劇團行銷可不可以「搞即興」?
劇團的固定組織架構有哪些?爲了宣傳推票得做哪些工作?創團即將滿十週年的屛風表演班,讓我們看到所有的劇團行政、例行的行政工作,年度製作的行銷,都必須在計畫、控制當中。
-
特別企畫 Feature
打出一片天 擊樂第一品牌「朱宗慶」
在音樂界,朱宗慶不只是位音樂家,「朱宗慶」還是個品牌。十年來,這個品牌把打擊樂從交響樂團裡向來敬陪末座的綠葉角色打出了一片彩色的天空,逆勢操作成爲最受歡迎的樂器,「朱宗慶打擊樂團」是最受歡迎的樂團,連「朱宗慶打擊樂敎學系統」都成爲坊間獨門的、熱門的幼兒音樂敎學中心。
-
特別企畫 Feature
行銷老字號 雲門舞集二十四年的獨「門」經驗
「藝術行銷」,這個將藝術作品視爲「商品」來推銷的名詞,聽起來似乎不太搭調,但卻是目前國內藝術界的熱門行業。在美國,藝術行銷的概念源起於六〇年代,在台灣,則可回溯到國內最早的專業表演團體──雲門舞集。
-
後台千秋
粉墨不登場的容妝和盔頭
京劇演員頭部以上的造型與裝飾,交在「容妝」與「盔頭」的手上,前者負責女性角色,後者負責男性角色。他們被要求的並非設計上的創意,而是能否善待傳到他們手上的規矩。
-
愛丁堡
愛丁堡戲夢舞影 半世紀的藝術饗宴
今年五十周年的愛丁堡國際藝術節熱鬥非凡。節目上安排了老牌樂團演出經典樂曲、著名導演改編名家劇本,受歡迎的舞蹈團體連續造訪。國際藝術節、邊緣藝術節,甚至軍隊遊行都創票房佳績。其中演出的五個舞團在六套節目與兩齣歌劇中,更呈現了豐富的表演風格。
-
亞維儂
演員的志業
亞維儂是個大量製作新戲的藝術節,成敗自有難料之處,然而,這卻正是它引人注目的重要原因。善於製造事件,開發新的演出環境與形式,使它維持新鮮開放的風格,和愛丁堡那種「大師排排站」的旣定模式大異其趣。
-
專欄 Columns
期待世界華文戲劇節
相對於法語戲劇之於亞維儂藝術節,英語之於愛丁堡藝術節,華人散布世界各地,全世界有四分之一的人口應該都懂華文,而我們是否也可考慮一個世界的華文戲劇節?
-
世界民族樂器
驚天動地唯鼓聲:說鼓
鼓是有史以來功能性最強的樂器之一,而且一向扮演著頭頭的角色。世界各民族的傳統樂團十之八、九都以鼓領導。古時鼓對文化非音樂的功能遠遠超過其音樂的功能,而且鼓在很多社會都具有魔力,有神有靈。
-
回憶與悼念
到了我這個年紀還在漂泊……
有小劇場才子之稱的田啓元(1964〜1996)於今年八月二十九日中午十二時五十分,因「後天性免疫系統不全引起骨髓病變」病逝於台北仁愛醫院。在以下的訪談整理中,他談到了對自己、劇場、創作的看法。
-
回想與回響 Echo
回顧《原野》
時間決定了戲的成熟度,在許多演出經驗中,總覺得時間太短,許多發現必須在演出中才能出現,但《原野》的經驗是將這些發現提前在排練中產生。
-
導演劇場
導論:導演的劇場.劇場的導演
簡單的說,導演的工作就是「將劇本上的文字『翻譯』成劇場演出」;同時,他得在和其他藝術家合作過程中,創造出統一的語言及觀點。本文先概要介紹了六位早期的劇場導演,並兼論導演和劇場的關係。
-
紐約
繼續想像!繼續充滿活力! 英國同謀者劇團
有人說:「英國劇場太過迷戀於文字」,作品大多改編自文學作品的英國同謀者劇團可沒有這麼「迷戀」。他們讓充沛的想像力、肢體、燈光、音樂融合出一台台充滿活力的好戲。
-
英國
來自南美洲的活力
近來,擁有拉丁美洲文化背景的舞團備受矚目。其融合現代舞、踢躂舞、爵士舞及非洲舞步的特色令人耳目一新。其中來自巴西的「肢體群」最受西方觀衆喜愛,其足跡已踏遍許多國家。這次他們來到倫敦著名的沙德勒之井劇院。